任务驱动下的专业成长
2020-07-14吴超
吴超
回想自己从接触单元整体教学到今天已经有6个春秋了,认识一点一点地加深得益于接到的一项又一项的任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次听到“整体教学”这个名词是在新学期教学安排会上。李怀源老师当时是我所任教学校的校长。“要全面进行整体教学,从一篇一篇地讲变为单元整体教授,低年级要包含‘识字—朗读—写字—积累运用—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课型 ,高年级要包含‘导读·理解—领悟·表达—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课型。”那时刚刚上班两年的我,听到这一段话,有种眩晕的感觉。“不可能”——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日常的教学一篇一篇地讲,学生还未必明白,一个单元一起讲连老师都会糊涂。“课时不增加。”还没等我清醒过来,又听到这样的话语。“没时间”——这是我的第二个想法。哪节课不得反复“砸”?不得留出复习时间?还要加入整本书和实践活动,怎么可能?我内心无比的抗拒。
在极端不情愿的情况下,我所任教的四年级组接到了一个展示课的任务,就是要展示单元整体教学。一组课文,四种课型:导读课、理解课、领悟课和表达课。表达课不就是口语交际和写作文嘛,万变不离其宗,不是新课型啊,这个简单!于是我抢到了这个课型。在前三个课型的执教老师抓耳挠腮地想办法时,我已轻松地设计好课了。没想到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课堂完全失控,我千方百计地想把学生引入设计好的情境,但学生就是不入套,还是反复在谈课文。我铩羽而归。“单元是个整体,没有导入怎么理解?不理解又如何领悟?前面都没有,作文怎么出来?”这是评课时李老师的原话。
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得不跟随整个团队,从导读课备到理解课,再备到领悟课,最后才备表达课。怎样把前面的所学都用到我的表达课中,成了我的大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就必须对前面的课型有所认知。重构,必须放弃以往的教学思路!这是我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最终结论。先把本单元所有要落实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再按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要素分类。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经过一次次的梳理后再次提炼框架,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每篇课文都有着类似的地方——朗读的点、写字的点往往最早出现,紧接着就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点,然后是对作者写作手法总结的点,最后是应用的点。这不就是这四种课型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吗?于是一一对应送入课型,还要做好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为后一课型的铺垫。我的表达课要基于前三个课型的成果进行应用——原来我选了一个最难的课型啊。好在经过反复调试和细节修改最终把课上了下来,学生应用课文中的词句和写作手法得心应手,效果竟然比单上作文课还要好。
在之后的两年中,我又和几位同事合作上了其他课型,虽然也遇到了问题,但是有了之前的基础,按照重构梳理的思路,问题也磕磕绊绊地被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并且教学课文的时间真的缩短了,原来的课时安排内竟然真的“塞”下了整本书和实践活动。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两年后的新学期安排会上,所有语文老师又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整体教学2.0版上线。”新版本意味着改革,改什么?为什么改?我摸不着头脑。两年的实践,我已经初步摸索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套路”,各个课型也已经驾轻就熟,好不容易從单篇的讲授转变过来,面对改革我有些犹豫。“当然不是改回去,单元整体教学通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我们是进化,让单元整体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那到底怎么改呢?“先看书。”李老师说,“先找到理论的支撑才能进行实践研究。”于是我开始了读书之路。经过李老师的推荐,我开始阅读钟启泉的《现代课程论》。其中第四章“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及其超越”的第四节“整体教育论”吸引了我。“整体”意识的增强,让我对“整体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原来整体不单单是打碎了又糅在一起啊。继而我又研究安桂清的《整体课程论》。后来又接触到国外的PBL、STEM、STEAM等名词。在研读这些概念的时候,我发现它们都指向一点: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解决“教”和“学”的问题。于是,我又开始研制“整体作业设计单”的项目。一开始,我认为只要找到学习资源中的规律就可以了,明确教学目标后按照教学评价设计。一番大量的工作完成后,初次实施后的问题就出现了:没有基础的学生看不到“整体作业设计单”和资源的联系,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没有依靠。针对问题解决问题,那就再设计预习单和学习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就这样,我设计出了“预习单、学习单、作业单”三单合一的“整体作业设计单”。
从遇到问题开始研究,到92个单元(除了两个拼音单元)的整体作业设计完成,整整用去了15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阅读理论书籍和对学习资源的研究成为我考取研究生的重要能量——应用写作42次,设计制作26次,文学创作24次。“整体教学2.0版”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让我对教学有了重新的定义,我能感觉到,它是教育走向未来的通道。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刚刚完成升级,整体教学又遇到了新问题:有些学生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凭什么不喜欢?费了这么大力气,学生一句不喜欢就都白费了?“当然不白费。”李老师说,“但是出发点出现了问题。”不是自主学习吗?不是掌握语文的学习规律吗?都满足了啊!“整合作业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学习成果不等同于学习过程,学生怎么学会才是关键。分析课文内容及其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小学生而言基本上是纸上谈兵。以分析讲解为主的教学,只是信息的简单传递,缺乏真实的学习情境和交互式的活动,书本中的价值观和生活中的价值观不匹配。学生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与书中的人物真正对话。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童年阶段就能找到一个榜样,然后按照他的样子去成长。”李老师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我知道问题的答案可能藏在书中,于是听取李老师的建议去阅读了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3本书:《为了整合学业获得:情境的设计和开发》《整合教学法:教学中的能力和学业获得的整合》《为了学习的教科书:编写、评估和使用》。没有想到情境竟然如此重要,好的情境竟然就是一位好的老师。经过学习研讨,李老师最终确定了研究任务:(1)设计整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2)把小学6年12学期的语文学习作为一个大的情境,将每一册教科书、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整合成一个大的教学情境,每个单元是相对完整的情境单元。(3)将整合教学内容的学习,整合学习任务的完成,放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使语文学习变为学生的需要,建立语文学习与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
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有挑战性的闯关游戏,最喜欢的故事恰恰是老师们推荐过的整本书。我经过对比,发现整本书中的情节就可以设计成游戏。有了这个重大发现,我们就可以对之前做过的“整体作业设计单”进行重组了。经过反复的磨合实践,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整合学习情境形成。按照低、中、高三个学段,分为12个学期,每个学期以学生阅读过的一本书的形式设计总体情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同再一次走进书中,在虚拟的情境中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一至六年级以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培养探索、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就是这样被一项项任务催促着成长,深入其中。伴随着单元整体教学的不断升级,我对教育的认知也从课到课程,从实践走向理论再回到实践,从方式方法到育人理念逐步提升。整体教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升级优化,我也会始终在任务的驱动下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