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

2020-07-14Susan

大学生 2020年7期
关键词:首钢街巷艺术设计

Susan

在2020中央美院研究生的“云”毕业展上,风景园林、城市设计和建筑学院的一些学生把目光聚焦北京,北京的老城、街道、地铁、郊区、村落都成了他们艺术设计的主角。这些作品让人们仿佛置身一个肆意畅想的北京城,仿佛看到了一个艺术气息越来越浓厚的北京。

《NN合生博物汇—北京合生汇生活博物馆概念设计》

作者:宋美琳

研究方向:空间展示设计

指导教师:黄建成

城市中不同功能型空间之间的边界日益消融模糊、自发交叠,因此,具有复杂适应性的融合型空间或将成为当下以及未来社会空间形态变化发展的趋势之一,作品探讨商业与文化展示空间的融合,及其演变与交融的可能性。

《遇见街巷·预见城市 —— 延寿街街巷环境空间景观设计》

作者:林雪莹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学

指导教师:侯晓蕾

老城街巷公共空间,可以作为交通廊道运载传输,也可以是单纯观赏参观的对象,但它更是城市日常生活的发生场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邻里交往的载体,城市特质的展示窗口,以及生活在其中人们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外部延伸,承载着城市居民购物、休闲、交往、学习、工作等多种功能。

通过空间自发更新的事实,作者发现人作为空间主体的重要性。于是,她对延寿街场地进行分析,保留场地整体的线性结构,从道路基面空间、过渡性空间、围护界域空间、设备设施空间以及景观节点五个方面入手,对呈现碎片化的空间现状进行梳理整合,以微更新方式介入街巷空间,通过对场地较小影响的手段将街巷沿线空间加以串联,软硬相间、错落有致,拆违与保护相结合,将生活的仪式感、空间叙事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

《中轴记》纸媒

作者:赵莉娜

研究方向:公共藝术与空间设计

指导教师:王中

北京城独有的城市魅力,其背后蕴含的城市文化、精神以及记忆等都与北京中轴线的发展密不可分。作品选址北京钟鼓楼片区,通过对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公共艺术计划的形式将空间打造成为“城市舞台”,重塑场域精神。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永定门公园更新设计》

作者:张玮琪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苏勇

张玮琪通过将水体引入公园中来形成良好的生态空间,将公园分为中轴线游客体验路线及公园两侧居民休闲路径两种功能区,增加功能多样性,将南北两侧被车行道切断的空间重新织补并打造不同的空间景观,设置历史展示墙群、历史感雕塑等方式增强文化性,分别对应了“城市双修”理论框架中的生态修复、功能修补、空间织补、文化唤醒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些手法将永定门这个大型绿地公园打造为综合性的多层次的全市性公园。

《静宜盛市——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设计》

作者:蒯新珏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李琳

街巷胡同,作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既是古都文化的见证,也是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集中体现。城市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将更依托于既有街巷空间的改造。作者结合当前街巷空间问题,关注城市精细化治理展开,在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项目的设计实践中,归纳出现阶段街巷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设计》

作者:王浩坤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王小红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基地位于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南侧,基地南侧为北京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设计立足于自然与城市两个属性,连绵屋顶的建筑体量呼应遗址公园的起伏景观,并成为连接公园与基地另一侧城市行政办公区的媒介。作者研究了德国建筑师夏隆的有机建筑作品手法,将建筑内外整合,探讨根据每个项目的特殊性,从人与空间的关联出发,把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人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垣·忆》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王中 李悦

作者对京西爨底下古村落人居环境,以及村落所特有人文景观——古石墙进行研究后,提出构建叙事性景观游廊,串联村上与村下、游客与村民、历史与当代。设计依托于历史古墙,引入以“序、忆、空、觅、省、望”的空间叙事线索,引导人们与村落历史“对话”。

《冰雪筑梦 —— 北京轨道交通11号线西延线路北辛安路站过渡空间设计》

作者:畢媛媛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崔冬晖

北辛安路站位于北京轨道交通11号线西延线路(11号线先行建设的“奥运之线”),2022年将服务于冬奥,满足冬奥赛时及赛后大型活动大客流出行需求。

作者根据“环境戏剧”策略对站内过渡空间进行设计,整体空间为冰雪运动主题。在交通路线中选择人流量较大的楼扶梯垂直交通空间设计核心筒,并延伸到地上,引入自然光线。核心筒的站厅部分,在满足交通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古代冰雪运动文化展示氛围空间;站台部分以现代冰雪运动(冬奥项目)——跳台滑雪、花样滑冰、冰壶等为空间主题氛围。站内流线过程中接收从低到高饱和色彩的视觉感受,给乘客带来进入站内第一视角的冰雪运动空间氛围。

《铸忆之境——北京地铁首钢站设计》

作者:姜苏洋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崔冬晖

在老北京人心中,首钢已是久远的记忆。作者充分选取首钢内部极具记忆特点的物件作为媒介进行记忆呈现。在轨道交通的特定空间内精心布置了几组“记忆装置”,这些装置作为承载记忆的容器,展示或融入了首钢记忆的物件,再现了首钢记忆的场景。“首钢记忆+馆”的结合,多维度展示首钢的历史和过去。这些装置配合灯光媒介形成的空间,也将成为乘客游览的历史引导,同时形成一段段关于城市记忆的蒙太奇。设计中,首钢与时间、空间、事件相互渗透、时断时续,与乘客形成丰富的对话。

《白日梦——艺术游乐体验馆》

姓名:冯珊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程启明

美术馆是审美体验发生的场所,这是美术馆的灵魂,也是其焕发生机的关键所在。美术馆建筑作为美术馆性格的体现载体,建筑空间的审美特性是激发人审美体验产生的重要方面。作者选择儿时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小岛作为项目位置,它位于城市中央,却仿佛与世隔绝,像是漂浮在城市中的另一个时空。在这里,这个小岛上,人们是否能够做一场没有意义的白日梦呢?设计意图营造出不同于现实生活场景的建筑氛围,这里是一个艺术游乐的场所,一个体验的空间,让人们专注于虚幻而又真实的感觉,处在清醒的幻境之中,在梦境中迷惘,在梦境中体味……

责任编辑:朴添勤

美院里很多毕业生的毕业创作需要专业的工具或设备,如:服装艺术设计系会需要缝制机器,雕塑系可能需要金属焊接机器或木雕的工具,玻璃艺术设计系需要玻璃窑炉等。2020年疫情期间大家宅在家里,毕业创作怎么办呢?

猜你喜欢

首钢街巷艺术设计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星.云.海》
《花月夜》
雨中的街巷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老城区街巷整治后评价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