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压加负应精准

2020-07-14黄晓珊

大学生 2020年7期
关键词:水课专业课院士

黄晓珊

一名网名为丝丝的温州大学英语系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道:“大学真的一点儿也不轻松好吗!光英语专业的学习就包含演讲、精读、泛读、视听说、文化概论、语音等,每一门都是专业课,都要检查作业,都要考试。”

笔者作为一名985在读工科生,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进行了小范围调查,得到的普遍答复是:目前的大学课业,在付出一定的时间和认真努力的态度下,才可以完成。

“我感觉别人的大学都很轻松,怎么你上得这么辛苦?”这是上大学后,长辈们常常对我说的话。他们口中所谓的“别人”,就是那些影视作品里,日常翹课,宿舍唠嗑,没事谈谈恋爱,考前临时抱佛脚,轻轻松松就能通过,最后还能拿奖学金的神仙人物。

我并不否认,大学里确实存在这种学习效率极高的大神,但是大部分还是普通人,需要老实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努力准备考试,甚至要熬夜学习,才能在期末拿到比较好看的分数。

另外,大学生的表达方式更倾向于展现结果而非过程,有时容易让外界产生误解。比如,耗时一个月筹备校级活动,最后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张活动照片,我们发出来,或许想传达的是“看看这个活动,是我参与筹办的,我真自豪!”但外界一解读,可能会变成:“大学生就是吃喝玩乐,尽整这些有的没的。”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大学生在家上网课,很多人认为很轻松,其实不然。我们每天要在电脑前看直播录播课4-6个小时,上完课要做基础作业,例如小测验、大作业、论文,然后还有学校要求的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习强国、U校园等学习平台上的作业。

其实社会上对这份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院士的提案理解并不十分准确,张院士在《关于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增压的提案》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深化高考改革的步伐。二是建议出台激励高校教师参与金课建设、坚决淘汰水课的指导性政策,使教师自觉主动地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科学增加课程难度,适度拓展课程深度,使大学生学业增压成为质的复合增长,避免异化为量的简单叠加。三是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

细细分析,张改平院士所说的,并不是“给大学生增负”,实际上是“给高校增负”“给老师增负”。这话说到了同学们的心上。有些高校的课程安排的确不够合理,有大学生说:“我们学校常常是大一毛毛雨,大二下小雨,大三大四倾盆大雨,而且大一大二的专业课常常浮于课本理论,缺少实践。”“部分没有实际意义的水课占据大量课时,导致专业课课时被压缩,有时为了赶教学进度,老师只好省略掉教学内容或直接让学生自学……”

大学教学中,老师很重要,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可以增加课堂魅力、知识魅力,引起学生强烈的感想与共鸣。同样的一节工科数学分析,有的老师可以讲得生动形象,由浅入深,有的老师却只会照读PPT,最后还不忘说上一句“学习本身就是枯燥的过程”。

步入大学的学子,并不是抱着“混大学”的心态入学的,教育改革真正要解决的不是学生的“不想学”“不愿学”,而是“不会学”“不爱学”。有谁不希望能通过专业学习,尽早找到自己的定位呢?

不否认大学里存在少数“醉生梦死”的大学生,对他们,应当像“脱贫攻坚”一样精准到人,由辅导员和老师深入走访,了解其真实情况,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目标和方向。而盲目“给大学生增负”,挥舞“增负大棒”,抡到谁就是谁的法子行不通。恐怕影响最大的,反倒是那些自律的大学生,他们是否会被突然增加的过重学业压力打乱学习计划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马春梅

猜你喜欢

水课专业课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治理“水课”打造“金课”
高校公共体育课“水课”现象分析
院士速递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水课”现象研究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