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咽音训练的四个无声练习

2020-07-14梁月花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2期

梁月花

摘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咽音训练的第一个步骤——无声练习,有借鉴,有创新,教学相长。

关键词:无声;抬头;震摇;蛤蟆气;形成纵沟

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

史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93-01

早在二十年前笔者就拜读过林俊卿老师的《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直到如今,林俊卿老师的咽音训练方法受到了诸多声乐学习者与声乐教学者的青睐,笔者也从中受益颇多。咽音训练主要是提高发音能力系统的一种发声方法,咽音训练的第一个步骤——无声练习,对声乐教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无声练习包括四个练习,第一个无声练习是用抬头的方法张口,即用头后部的力量把头抬起来,以促使口腔自如往上张开。实践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下巴放松不了,下巴会随着抬头动作上下移动。后来,我尝试让学生从闭口抬头中寻找到脖颈处抬头的横轴,又从额头找到抬头的辅助力量,从而形成夹子的两点,更好地达到下巴放松,我把它叫做夹子理论。夹子向后用力夹,从而改变了学生把注意力放置于下巴的习惯,达到打开了口咽腔,放松了下巴的目的,又方便于学生理解和练习,更缩短了练习的进程。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练习“提气”和“把舌头推出口外”。在胸廓稳定的前提下,把气息从腹上部提到背上部及颈后部,这里切记提气的感觉和吸气相似,但不吸进空气。当感到气息提到颈后部的那一刹那,用夹子理论把口张大,继而舌头推出。舌部推出是茎突舌骨肌把舌骨提高的效果,不是舌头主动伸出来的结果。

第二个无声练习是震摇下巴。当学生学会了用抬头的方法张口,并养成了放松自然的习惯,练习震摇下巴就比较容易了。练习的时候,要以额头顶部与颈部形成的轴为轴心,下巴和舌头一起左右快速摇动,每秒钟能震摇两下且不头晕算合格。

震摇下巴是为了让下巴和舌头更加放松,这个时候,我经常提醒学生,下巴和舌头不是你的,不可以随意去操纵。舌头被动伸出来以后,舌骨后而的位置必然提得很高,这是正确的。如果甩动时头顶部也跟着摆动,说明颈部的肌肉用力不足,颈部与头部不够稳定,是不正确的,而且头部摇晃往往会引起头晕,这也是检验学生练习正确与否的一个评价标准。

如果在抬头的时候微笑,还可让咽部促使舌骨后部提高,这是解除下巴紧张很好的纠正办法。震摇下巴,对于那些习惯了用挤卡喉咙来唱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练习。对于一些失音、沙哑的学生,用过这一练习法把下巴和舌头的紧张消除之后,其发音状况会有明显好转。

第三个无声练习是用“蛤蟆气”的练习法训练横膈膜及与控制歌唱的气息有关的肌肉。所谓“蛤蟆气”是中国京剧传统的称呼,是因为练习时腹部起伏跳动像蛤蟆在喘气。歌唱时如何控制气息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天然发声方法和咽音的发声方法对于歌唱的气息控制有着明显的不一样。纯天然发声使得声带始终做整体运动,相对而言,应用咽音方法唱,由于咽下部形成了一个细小的发音管,气息被约束成气柱,在气柱经过喉腔的时候,使得呼气的阻力减小。只需吹动声带边缘来发音,排气量也比纯用天然方法要节省的多。

“蛤蟆气”的练习方法是:身体站稳,慢慢吸气,吸到胸腔饱满时,一边保持胸廓饱满状态,一边运用横膈膜与腹肌互相对抗而不断地做轻短的“吸入”与“呼出”这两个动作,直到无力继续时停止。

开始练习时要先慢吸慢呼,每秒钟约一呼一吸两次,然后,慢慢加速,直到一口气能快吸快呼三分钟以上才可算合格。学生会出现胸廓不够打开或者打开过度。这时要提醒学生吸气时胸腔达到约百分之六十到八十五之间就可以了,而且感到胸背部相当用力,以保持胸膛挺高。在胸廓很坚定的情况下“吓气”,“吓”出的气必有弹性。

这个练习是训练吸气肌肉群,主要是横膈膜控制发音的“激起”与“结尾”,不断增强横膈膜的活动能力对于声乐学习很重要。

第四个无声练习是训练舌头形成纵沟。我们知道,喉腔是基音共鸣室,其发出的音是有一定响度和高度的;二咽腔和口腔联合在一起,只是对喉腔发出的音起到了泛音共鸣的作用,也就是说,口咽腔只能改变音色而不改变音高。口咽腔这两部分不仅是共鸣室,而且是声音透出的通道。那么,怎样形成管状通道呢?除了口唇外形,只有调节舌部,才能使得口腔和咽腔形成管状。

教学中发现,舌尖向前抵住下牙,舌头根尽量向前时,舌头很快就形成纵沟。当然,促使舌部凹成沟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让舌头后部下降,而是利用抬软口盖的力量把舌头后部的两侧提起来。做正确以后,需要不断练习,至少每十秒钟以内做成十五次纵沟才能算过关。

四个无声练习,证实这种发咽音的机能確实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发音机能,与天然的发音技能有很大区别。那些对咽音机能起重要作用的肌肉,大多数不是天然说话或者唱歌所常用的肌肉,而咽音训练的四个无声练习,足以加强相关肌肉的活动能力,是声乐教学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林俊卿,咽音练声的八个步骤.

[2]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