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发展策略
2020-07-14王思雯
摘 要:倡导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环境会计作为推进低碳经济的重要工具,逐渐被国际社会关注。本文通过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之间的关系分析入手,围绕我国如何解决环境会计发展中制约因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出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会计;碳排放;实施策略
一、引言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北极冰川的融化,北极熊的无家可归,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都揭示了环境在进一步恶化的事实,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环境会计的提出及其应用,开启了人类用“会计思维”分析环境问题的新思路,以促使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以1971年比蒙斯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性成果,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然而,中国的實际应用方面却不尽人意,环境会计体系仍不完善。高污染、高能耗、碳排放居高不下,致使北极冰川正在加速融化。本文是基于低碳经济的前提下对环境会计的发展做出的研究。通过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发展策略的探讨,可以为遏制我国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改善提供决策参考。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是将会计学和环境经济学联系起来,经过有价值的管理方式,使得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得到和谐的发展。它通过运用会计学的一些措施来促使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同时也结合了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计算和反映一些公司中和环境相关经营活动的管理方法。它可以用普通会计的一些做法来对一些自然的资源做出治理和调节控制,进而使它们得到充分的应用。此外,它还可以对企业排放的废物进行监管,进而促进保护环境的作用。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运用技术,制度创新等方法,使得企业做到少使用高碳能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进而使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出量减少,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在于减少化石燃料等一些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而开采出新的可再生能源。在现阶段,全球的经济发展依然是依赖煤炭,石油等资源,这些资源在持续燃烧下会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得全球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带来一些雾霾现象和带来温室效应。将传统的经济方式转换为低碳经济方式,有助于环境保护,同时也可以使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的关系
1、两者的区别
低碳经济与传统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别就是低碳经济注重合作。在低碳经济的角度下,企业的发展不单单与本企业有关,企业的自身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企业或国家的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的就是减低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减少使用碳排放过高的资源。因此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将会更加关注环境的保护问题,在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政府来说,其对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严格约束,将会使企业改变以往的经营模式,进而注重环境保护,研发新能源,把控污染物的排放。而环境会计不仅在企业起到作用,在政府部门也将会起到绝对的作用。因此,环境会计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产物。
2、两者的联系
环境会计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在各个大会均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此处就可以体现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性。根据环境会计的要求,企业若在使用资源时对环境产生了一些影响时,需要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进行计量。环境会计是一个新出现、刚刚发展起来的会计分支,在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低碳经济也处于初级阶段,也需要国家大力支持。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环境会计发展的困境
我国在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在环境会计的应用研究方面并不乐观,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缺乏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环境会计的发展历史已有几十年,但在中国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在理论研究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传统会计理论已深入人心,环境会计的发展必将面临巨大挑战,会计理论体系的建成也是十分复杂的。现阶段,国家的会计理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才能正式的实施。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到目前为止,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但在会计方面法律制度还有一些缺失,主要就是在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制度上面。由于环境会计的发展也是正处于起步阶段,法律法规难免有一些缺失。虽然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环保问题,但仍需要完善。致使一些不良企业钻政策制度的漏洞,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丝毫不顾及环境是否被破坏的问题,持续排放废物。因此,应及早健全并完善国家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三)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够
环境保护是国家一直在倡导的理念,国家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个别地方政府受地方保护主义、GDP论英雄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企业经营者,只顾眼前的利益,将环境保护问题抛之脑后,完全不考虑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企业若考虑环境问题的话,必然会引起企业环境成本大幅度上升,进而会导致企业的利润也会下降。因此,大部分人为了企业的利益,对环境成本考虑的少之又少,造成了现在环保意识淡薄的现象。
(四)环境会计专业人员的缺失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环境会计人员十分缺少。因为环境会计较普通会计人员来说,环境会计人员在工作时,专业要求高,工作复杂,而且在工资待遇方面却与普通会计人员相同。在此方面有很多环境会计人员转型做普通会计人员,导致大量环境会计人员的流失,由于专业性要求高,工作重等特点,导致想考环境会计的人员也是越来越少。在高校中,设立环境会计课程的学校也是少之又少。企业在环境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会面临巨大的教育费用的负担,也是环境会计人员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到目前为止,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关于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损益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低碳经济注重环境保护,因此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关于环境问题造成的成本费用、损益等都应真实合理地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建立完善的核算体系。只有具备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才能指导实践,促使环境会计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健全环境法律法规制度
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颁布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在2015年颁发了史上最严格的新环境保护法,2018年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等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我国环境会计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国的环境会计制度在不断完善中,但仍无法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满意。若想要企业做到环境保护,重视环保并做出实际行动,就应该加大对破坏环境的企业的惩治力度,并且加大企业环境违法违规成本。对于过度排放废弃物的企业,进行罚款,直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强化执法力度,增强环境治理的严肃性和震慑力。
(三)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企业对环保的重视与否取决于其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于提高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至关重要。然而,环境会计信息是十分复杂的,环境会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需要国家的财政部门与环保部门共同努力,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常态化监管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社会的共同监管,用舆论的武器让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升是很有必要的。政府可以给予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企业奖励。企业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进而企业的碳排放量减少,进而起到了对自然保护的作用。
(四)加快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的育成
在高校中,应设立环境会计这一学科。在源头上解决环境会计人员缺失的问题,在平时课堂上,在进行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相关知识传授的同时,让同学们运用“会计思维”去思考环境问题。因此,在高校中应大力推进环境会计课程的设置。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宣传环境会计的力度,率先垂范,在项目投资、工程建设等方面积极研究、探索推进环境会计的应用,从而构建全社会、全民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氛围。
五、结语
推進低碳经济使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很大改善,而且对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在提倡低碳经济下环境会计的发展时,会受到很多制约因素。例如:环境会计体系在我国还不够完善。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健全环境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环保意识,加快环境会计专业人才育成的对策建议。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会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宋东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现状[J].生态经济,2010(09):23-25.
[2]张本越,申振.生态文明视阈下我国环境会计的重新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03):68-76.
[3]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04):87-91.
[4]张本越,焦焰.政府与企业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研究[J].会计之友,2017,2(04):102-106.
[5] 张本越,王仙竹.基于环境绩效的平衡计分卡应用创新[J].会计之友,2017,10(19):99-102.
[6]宋美红.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会计发展思考[J].全国商情,2016(22):86-87.
[7]钟卫稼.关于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1(08):22-25.
[8]刘金彬.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6(14):31-35.
[9]詹学刚.我国环境会计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2016(22):117-118.
作者简介:
王思雯(1998-)女,辽宁鞍山人,本科生。
通讯作者:
张本越(1964-),男,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经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