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堂合唱教学对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2020-07-14李斌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小学音乐

李斌

【摘要】合唱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通过对一些固定曲目的排练进行合唱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音感。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凸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对此,就课堂合唱教学对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展开浅析。

【关键词】课堂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 音乐核心素养

整个小学艺术教育中小学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音乐中合唱教学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部分,对于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合唱教学不应该仅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手段,而应该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培养小学生个人音乐表现力的同时,还应该与其他小伙伴建立起共同的表演经历,低年级的学生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齐声合唱,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进行自然准确的合唱,还可以参加各种音乐合唱活动或者比赛。合唱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音感、乐感,对于提升小学生音乐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学校和社会中举办的各种各样形式的合唱表演和比赛的情况下,为小学生联系合唱提供了更广的平台的实践机会,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

由于新课改的执行,对于小学音乐通过合唱教学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合唱教学,就需要充分了解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改进。虽然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及家长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音乐合唱教学中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改进。第一,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普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不断地在讲台上带领学生唱,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被动地接受合唱的相关知识,长此以往,小学生会逐渐地失去对于合唱教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第二,教师本身没有对合唱教学工作的开展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合唱教学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需要全部学生的参与,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并且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需要耗费很多时间,而且即便如此,也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合唱中进行较好的配合,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合唱教学会慢慢淡化,采用其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弥补,这样就造成合唱教学的学习时间较少,效果较差;第三,在整个合唱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于合唱的态度较为消极,不愿意认真地配合,因为在合唱教学中,不同的小学生会负责不同的声部以及不同的合唱内容,其中有一些学生因为怕自己在当中的角色发挥出现问题而新生胆怯,从而表现得不够积极,会直接影响到音乐合唱教学的效果。

二、课堂合唱教学对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1.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往,很多小学生对于小学音乐的教学会错误地认为就是学习唱歌,刚开始还能够坚持学习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慢慢地失去耐心和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上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其中。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运用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比如在湘教版的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课中第二课时《唱呀,跳呀》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技术收集与这节课程相关的一些资料信息,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这节课的合唱表演欣赏,可以为小学生播放网络上那些优秀少儿关于这首歌的合唱表演,以此让小学生受到合唱的感染,让小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真正明白唱歌和合唱之间的差异,从而能够让小学生在接下来的合唱中可以随着《唱呀,跳呀》的音乐有节奏地进行拍手和跺脚,进行合唱中动作的统一,使得小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合唱中,并从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小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富有表情的演唱。在整个合唱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进一步激发出小学生对于合唱教学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加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再提出教学要求,这样能够让小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2.增强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合唱教学中最基本的一个组成单元就是合唱成员团,在这个成员团中,如果少了一个小成员也许对于合唱整体的效果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成员团中只有一个人,就无法发挥出合唱的效果,因此合唱教学就是将小学生的天性和现代的音乐理论和文明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艺术,在合唱的表演或者比赛中,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不同于其它的个人音乐演唱,它的表演或者成就不是通过一个人的刻苦练习就能达成的,而是始终建立在一个合作的集体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这相对于单个人的音乐学习,学习氛围会相对的轻松,但是在整个合唱表演中,如果合唱成员中缺少一个人对于整个演出效果影响不是太大,如若是在整个大合唱过程中有一个小成员没有发挥好或者发挥失误则会影响到这个演出效果,因此,在进行课堂的合唱教学过程中,也是不断地培养增强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比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欢迎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完全地按照教学内容进行合唱表演,第二个小组则专门找一到两个小学生作为故意捣乱的小组成员进行合唱表演,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两者之间的对比,让他们明白在合唱这个音乐模式中,需要的就是大家齐心合作才能得到完美的效果,從而通过课堂合唱教学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的精神。

3.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生正处于大脑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于事物的认知不够完善,但是对于事情的认识却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认知少也就极大地放宽了小学生敢于创造和想象的边界。但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教师及家长更加重视小学生语数外的成绩以及毕业时能够升入的中学,这样的环境极大地束缚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小学音乐中的合唱教学则具有鲜明的立体多声部结构,小学生们在参与合唱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对于音乐的内容进行广阔的想象,合唱不同的歌曲可以让小学生一会儿身处一望无边的广阔草原,一会儿又置身于仰望灿烂的星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激发出参与合唱小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湘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课的《红旗飘飘》中,在小学生进行合唱的同时,可以对于体育项目以及体育明星进行联想,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三、结论

综上可知,合唱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它对于提升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洁.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黄河之声,2016,(10) :37.

[2]林妙静.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对策[J].科教文汇,2016,(03) :130.

[3]神璐.音乐新课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功能体现——基于2017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8,(10):80-81+132.

[4]黄宝珍.试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的综合教学策略——以音乐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2):92.

[5]陈慧.关注音乐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J].大众文艺,2017,(14):249.

[6]卢莎莎.浅谈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J].艺术教育,2017,(17):74.

猜你喜欢

音乐核心素养小学音乐
发展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探索
小学生歌唱教学五步法
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
乐享律动,品质花开
感悟音乐的魅力
试析音乐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