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岛夏日

2020-07-14庞晓畅

求学·文科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香港生活

庞晓畅

题记: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人面对全新的生活,大概认真过好这样的生活本身也是一门艰难的课程,而从生活这本大书里,我们将学会很多很多。

向南去,向南去——8月,我坐上了开往广州的高铁,在广州换乘后最终抵达香港西九龙站。这是我的学校所在的北京以南,是我的家乡以南,是辽远无边的大陆以南。就这样,我的交换生活开始了。

在过去按部就班的两年的大学生活里,我习惯了独来独往和自我封闭,两年的大学生活仿佛一场孤独的赛跑。也许是我自己的原因,我感觉自己从未真正融入“大学”这个色彩斑斓的名字。我厌倦管束,又渴望新鲜——年轻的心总是梦想着展翅高飞到天的那一边。然而,在开往西九龙的高铁上,当不会讲一句粤语的我缩在座位里,被悬浮在车厢上空的天书一般的语言包裹着时,当我一个人站立在海关面前听不懂周围人说的任何一句话时,当我在手机上一遍遍地研究那纵横交错的地铁线时,当我拖着行李在港中文的山路上迷了路时,我忽然发现,也许我憧憬了许久的交换生活并不如我所想。那时,我完全不知该怎样想象未来四个月的生活。

港岛的夏天是那样的漫长,天气潮湿而闷热,窗外的金色阳光像飞过潮水的蝴蝶。

幸运的是,我和其他一些来自大陆的交换生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来自全国各地,选择香港的理由也各不相同,然而,从交换生活的第二天开始,到最后离开香港,我们成了这段交换生活中彼此最坚固的依靠。我们结伴上下课,一起去商场采购,一起去图书馆学习,一起等开往山顶的巴士,一起给朋友过生日,一起去天台看星星和去山脚下看连绵的海岸线。在这片似乎没有尽头的暑夏里,在这座我儿时只以游客身份来过一次的小岛上,我是谨慎甚至有些胆怯的外来者,而我的朋友们,我萍水相逢的朋友们,却让我一刻也不曾觉得孤单。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的交换生活里,在这场发生在异乡的萍水相逢里,在这个和朋友们一起买冰可乐、一起讨论作业、一起在天台熬了通宵看山海中的日出、一起参加课后郊游的南国的水汽里,我后知后觉地体验了真正充实而烂漫的“大学”生活。

谨慎、小心、忐忑,甚至是恐惧,这样的心情时有,然而如今回想起来,更多的是快乐、感动、充实与幸福。

在那里的每一个周四的下午,我都会坐在三楼的窗边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也是在那里,我重读了英文版的《倾城之恋》——这个与香港紧密相连的故事。“‘流苏,你的窗子里看得见月亮吗?流苏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哽咽起来。泪眼中的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棱。”每每读到这里,我总会想起港中文旁边的吐露港:礁石和对岸的山峦沉默,暑热在夜幕降临时慢慢散去,有海风带着柔和的月光吹来。

没有课的晚上,我们常沿着僻静的下山小路,从宿舍慢悠悠地走到海边。书里的白流苏望着月亮只觉得这一切都美得不真实,仿佛是一场梦,而于我又何尝不是?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人说,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在这里,东西文化的交汇如同岛屿拥抱海水,如同大地拥抱月光。在绵长的夏天里,我们躲在山中的咖啡厅里看灿烂阳光下的太阳雨;在冷气过足的图书馆里读英文小说,或者唐宋文人的诗;在逸仙楼看瀑布;在紫霞楼看晚霞;在山下的网球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say hi。在英文课、在用繁体字的中文课、在开给交换生的文化课上,我了解或者不了解,赞同或者不赞同,欣赏或者不欣赏——仿佛在车水马龙的现实里做了一场山中的大梦。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十月。北国已进入秋天,而香港的天气依然炎热。我曾以为接下来的生活会和这里的夏天一样,绵绵而无尽头。

刚进入十月,大家就商量着去兰桂坊给我过生日。我的生日正好是万圣节,而兰桂坊每年的派对都十分精彩。然而在生日的前一周,我们听说了一些不好的新闻。虽然我一直期待着局势会有好转,可很快我们就收到了学校的通知:出于安全考虑,请在10月31日晚避开兰桂坊。我很沮丧,不仅是因为我不能过这个生日,更是因为我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印象里美丽祥和的“东方之珠”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我在一片安定里生活了21年,在此之前我从没想到这样的安定也是一件如此值得感谢的事情。

生日那晚朋友们陪我坐在逸夫书院的露天咖啡厅里。我们在那个依然有些暑热的十月末的夜晚吃着榛子冰淇淋,看着对岸星星般的灯火。大家安慰我,没关系,我们十二月圣诞节前再一起去兰桂坊吧!

是啊,我们还没有听到盼望了很久的讲座,还没有读完周梦蝶的诗,还没有认识更多的香港朋友,还没有学会流利的粤语……

回到家里,回想这不到三个月的时光,有太多感慨。在中国那个湿润溽热的小岛上,有盛开的繁花,有一碧如洗的天空,有碧空下广远而安静的大海。在那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在我的专业英语文学这个知识层面,更是精神层面、思想层面的。在这里,我看到了东方文化,也看到了西方文化;看到了多元,也看到了狭隘;看到了先进,也看到了落后;看到了開放,也看到了保守;看到了繁荣,也看到了动荡。我想这些都会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社会与文化,也发自内心地感激我们的制度体系让我们可以拥有平静安稳的生活。

还记得刚到香港时,为了适应,我听了很多粤语歌,有一首叫《少女的祈祷》——“沿途与他车厢中私奔般恋

爱/再挤逼都不放开”“祈求天地放过一双恋人/怕发生的永远别发生。”交换生活的第二天,我们去临近的商场买宿舍里的生活用品,挑选不同颜色的被单如同精心挑选生活。我们有隐隐的担忧,然而更多的是憧憬,我们有无数句话想在空旷的街头对着夏日的山海大喊。我们发自内心地爱这段生活,就像爱一个注定要分开的爱人。

后来我无意中听到了《少女的祈祷》的国语版,里面有一句是“我已学会怎样照顾自己 虽然从来不容易/我也学会怎样领悟这道理 而永远也不会忘记”。我想,这大概可以作为这场梦最好的注解吧。

猜你喜欢

香港生活
香港之旅
展与拍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香港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