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交通大学:肩负使命,振兴中华

2020-07-14

求学·文科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辅修交通北京

一、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同时,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为“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国家首批“2011计划”14所牵头高校之一;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将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

二、学校的优势专业都有哪些?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学校依托“智慧交通”国家一流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和6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按照“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注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思路,形成了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1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另外,2015年经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中唯一的新能源领域的示范学院——新能源国际学院落户我校。学院所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能源国际班)于2016年开始对部分地区招生,2020年也将继续在部分地区投放计划。

三、精英人才培养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从2020年开始,学校在精英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主要体现在培养“高地”“高峰”拔尖人才。学校突出学科特色,定位“未来科学家”培养,重点打造“交通+经济”“交通+数理”“交通+人工智能”三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设立拔尖人才培养试点班,试点班采取“3+5”直博培养模式,设置完全导师制,学生采取动态选拔与淘汰机制,既面向基础学科培养未来系统科学家、经济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等“高地”拔尖人才,也面向优势学科培养具有引领学科发展潜能的“高峰”拔尖人才。

四、学校的国际合作项目有哪些?为学生提供了哪些交流机会?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学校目前有非常广泛的国家合作交流项目。从招生方面来说,目前本部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别为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制4年,“3+1”模式),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的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学制4年,“2+1 +1”模式),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合作的交通运输专业(学制4年,大四有3个月国外学习经历)。威海校区有7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制4年,“4+0”模式),有与兰卡斯特大学开设的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这些都是高收费专业,高考英语要求不低于满分的70%。

当然,对于非中外合作办学录取的学生,入校后也可以通过国际双学位、学期交流和短期交流项目,参与到国际交流中。

五、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是什么?转专业?双学位?辅修?升学率?出国比例?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北京交通大学积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对接国家发展新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行业特色为引领,坚持“基础宽厚、专业精深、思维创新、能力卓越、品德优秀”人才培养总目标,秉承“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持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主要体现在:

1.构建“四通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制定本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课程分级设置,打通本研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向上或向下选课,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可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实施科教融合创新计划、科研导师计划,强化科研育人,科研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共享,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就业导向的产学对接计划,强化学生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有灵活丰富的全英文课程体系,支持本科生国际游学交流,加强学生国际视野和跨国界沟通合作能力培养。

2.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学校自2016年起除特殊招生外,全面实施基本以学院为招生单位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学生按照学院大类录取,入校后通过专业介绍和学业指导,在对各学科有较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上,在大类内自主选择专业。学校优先按志愿分流,给予学生最大范围的专业选择空间。学校打通了相关学科内各专业低年级课程设置,科学重组、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按照相通、相近的原则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公共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意识和创新活力,让学生做到基础扎实、通专兼顾。

3.转专业与大类分流。学校有相对灵活的转专业政策,除了有特殊限定的学生,其他学生均有机会提出转专业申请。申请跨大类转专业的学生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便可以转专业。大类专业分流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结合学习成绩确定分流专业。在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时,对于申请人数较多的专业,学校设置了接收的最少人数。为激励优秀学生,学业成绩特别优秀和大学期间继续保持优秀成绩的优秀学生在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时可以优先选择专业。

4.实行辅修学士学位制度。学校大力推进专业开设辅修学士学位,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跨专业大类修读另一专业的辅修学士学位。当所选专业人数达到开班条件时,学生可修读该专业的辅修学位,修满规定学分并满足辅修学位授予条件的,可在主修证书中标注获得该专业的辅修学士学位。

5.升学就业情况。多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学校努力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的就业市场,与轨道交通、电子信息、能源电力、航空航天、金融服务、装备制造、国防军工、工程建筑、物流服务等行业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每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00余场。2019年,共有3559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56%,其中本科生國内外深造率达57.94%,保送研究生占毕业人数的22.4%,出国(境)深造的学生占毕业人数的21.66%。关于各个专业升学就业情况可登录北京交通大学招生资讯网—专业导读查看。

六、学校或招办的联系方式。

①咨询电话:010-51688441(疫情期间,咨询电话接听不一定及时,建议优先通过QQ群咨询)

②面向全国考生的官方咨询QQ群:830693395

③招生资讯网:https://zsw.bjtu.edu.cn/

④微信公众号:bjtuzs或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

⑤微博:http://weibo.com/bjtuzs

⑥抖音号: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

⑦头条号: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

⑧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猜你喜欢

辅修交通北京
繁忙的交通
北京的河
小小交通劝导员
京津冀地区外语辅修专业及辅修二学位现状研究和发展建议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