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语境下青春伤痕电影的深度透视

2020-07-14李一唯

北方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

李一唯

摘 要:纵观当代票房市场,青春片所占比重有明显提升,作者大多借用视听语言和人物主题的构思表达对已经或正在逝去的青春岁月之缅怀、对失落理想之追忆、对无奈现实之感喟以及对悲情人生的零度观照,并以此在主题和情感上勾勒出一条绵延的线索,含蓄而隽永,勾起观众心理认同感。本文将以《少年的你》《悲伤逆流成河》《狗十三》为例,着重探讨青春伤痕电影的阵痛与社会普遍存在热点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青春伤痕;校园欺凌;原生家庭与社会氛围;社会现实写照

和以往普遍存在的青春片拍摄套路不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下,想要凭借一贯以“小清新”著称的青春片拨云见日,必然要注重电影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现如今,“校园欺凌”“原生家庭”“未成年人犯罪”已然成为不得避之不谈的话题,新闻报道、媒体的粉饰都无法将现象背后的真实问题完整呈现,因此将社会热点问题融于电影之中,可谓是最好的选择。

一、校园欺凌——摧毁孩子的第一把匕首

校园欺凌是不少人一生的噩梦与牢笼,它是永远被封存在记忆中无法抹去的黑色,是回首过去仍不愿提及的阴影。校园欺凌无疑是一种怪胎,而且是一种原本不该诞生的怪胎。它之所以能够畸形出世,且频频而生,完全在于有其能够滋生与成长的土壤,腐壞的元素正在恶意滋生,现实问题必须得到重视,这也是国内大部分青春片纷纷加入校园欺凌情节的原因,不仅警醒世人及时铲除恶之花,还呼吁保护每一个孩童拥有童年的权利。

以新上映的热门影片《少年的你》为例,陈念和小北是生活中的两种极端,一个是品学兼优的模范生,一个是无所事事的街头混混,一个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机械的完成着父母老师的意愿,犹如提线木偶般三点一线的生活和拼搏,一个年满13岁离家流浪,过着所谓叛逆的生活,在成年人眼中,所谓叛逆和挣扎只不过是青春期的无病呻吟罢了,他们不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和宽慰,甚至不需要朋友的牵绊与支持,总有一天可以自行走上正轨,乖乖地当一个用功努力的学习考试机器。这样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人因为现实的残酷与客观存在的校园欺凌被捆绑在一起,在冷漠无情的成人世界里抱团取暖。

影片中的校园欺凌较为真实,因此带给观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肆意的谩骂、随意的诋毁、不堪入耳的言语笼罩着陈念生活的方方面面,像一只只邪恶的触手逐渐侵蚀着孩子心中纯洁不染的那方净土,伤不见血的言语暴力往往才是心灵深处最黑暗的恐惧,好似一个黑洞,漫不经心地吞噬着孩子对这个世界存留的最后一点憧憬与向往。霸凌者,在法律的面前,是这么的毫不忌惮,可叹可悲,又无奈。少年的霸凌者,是强势的群体,没有受挫没有苦难,他们的快乐就是凌驾于别人之上。而少年的被霸凌者,就是弱势的群体,没人在乎也没人保护,陈念就是“别人”。

施暴者是校园中的未成年人,这不得不引起群像的思考,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放眼望去,生活的阴沟里,还有无数个蜷缩着苟延残喘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园暴力的侵害,这个炙手可热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电影里,陈念找到了她的光,小北作为“父辈”角色,带给了陈念最基本的关怀和爱,给予了她本该拥有的生活和生存的权利,而电影外,有的人从黑暗里挣扎着爬了出来、有人依旧被深渊所困、有人投降、有人反抗、有人庆幸,也有人绝望。因此,电影想要反映现实问题,就不该存在大量的粉饰,将事实经过原原本本的呈现讲述,才是一部影片对于社会问题,对于正处在黑暗与暴力中的受害者们应有的尊重。

值得欣慰的是,电影界越来越重视社会问题在电影中的体现,特别是青少年成长题材,校园欺凌则成了提及频率最高的元素,韩国的《韩公主》《不哭妈妈》《蚯蚓》,日本的《告白》《伤痕累累的恶魔》,中国的《少年的你》《悲伤逆流成河》。以国内两部影片为例,同样是讲述少年少女在校园乃至成人世界中遭受暴力侵害或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尖锐矛盾中的悲剧,但两部影片在结尾处理的过程中却截然不同,《少年的你》开辟了新型讲述青春伤痕类型电影的新篇章。

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总有一块伤痕永远无法痊愈,那痛楚是永恒存在的,面对无法抹平的疤痕,有人选择了死亡,而有人选择了复仇。《悲伤逆流成河》中,悲伤的不仅是校园欺凌,还有杀人不见血的流言,易遥和陈念一样,都被周遭的言语暴力层层包裹着,但最终易遥选择用死亡证明清白,用离开的方式摆脱一切流言蜚语与鄙夷的眼光,“我不知道杀死顾森湘的凶手是谁,我只知道杀死我的凶手都在这儿了”,这是易遥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充斥着万般无奈与绝望,她纵身跳入深不见底的河流时,悲伤也随着一起沉入河底。易遥的悲剧来源于在绝望深渊,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在她的身边伸出援手,众人的沉默也在不知不觉之中默许了悲剧发生的必然性,导演对于结局的设置并不温暖,冰冷绝望地投河自尽冥冥之中给电影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影片角色的设置中,并没有一个类似小北的角色,换言之,易遥到死都没有获得一点来自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这也是直接导致她坠入深渊的原因。多数该题材电影都会设置一个并不完美的结果来展示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帮助解脱的方式往往都是主人公单方面被逼无奈选择的死亡。

而《少年的你》另辟蹊径,选择了用他人的关怀和自我复仇来完成对校园欺凌的救赎,和《悲伤逆流成河》相比,颇具主动性,让处在黑暗阴沟中的人们看到希望和光。负责认真的警察郑易——社会正义的象征,陈念妈妈——家人无条件的关爱,小北——充当“父辈”角色的依靠,由此看出,导演在设置人物角色时,就为陈念最终走出黑暗、投奔光明做了充足的铺垫,过失杀人、未成年人犯罪、替人顶罪,颇具少年时代特征的赤子之心,也为影片增加了一定的戏剧张力。《少年的你》首次在国产青春片里撕开了校园欺凌的伤口,将恶肆无忌惮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并给予积极的自我救赎,试图让社会正视现实,从根源上解决校园欺凌,由此类电影票房日渐增高,现实意义日渐浓烈的情形来看,电影界越来越重视社会热点问题在电影中的体现,它不仅可以赋予电影一定的现实意味,也呼吁社会真正重视社会痛点给少年带来的无法抚平的伤痕。

二、原生家庭与社会氛围——亲情与教育之殇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中讲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从社会化层面来说,少年青春期成长是个体生命的初次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不甘于生命早期阶段被保护的被动和行为逻辑,开始主动寻求个体自身的文化身份和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干预,家庭的不圆满、社会的黑暗性质、周遭的邪恶因子都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少年的你》中小北,不幸的童年洗刷了一个少年的童真与稚气,铸造出一种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与沧桑,有时,这并不是一种社会促进性行为,而是一种绝境逢生的本能。《悲伤逆流成河》中易遥母亲的工作直接影响了易遥的社会文化身份,尽管母亲万般弥补,却终究无法洗净易遥早已被沾染邪恶的心灵。《狗十三》中父亲的父权思想,继母的自私,这些来自中国式家庭的迂腐,都让李玩这个无处倾诉的少女承担着家庭的压力。换言之,大部分青春之殇都直接或间接源自闭塞传统或冷漠失职的家庭。

《狗十三》中的李玩正是广大受家庭禁锢思想影响的孩子的典型代表,导演时刻关注着中国式家庭中青少年的成长,成长伴随着撕裂的痛苦,是从个性化到刻板成熟的蜕变,孩子们在家长的禁锢式教育中逐渐磨平心智。那所谓的成熟,只不过是将个性隐藏,保留给世人穩重少言的虚伪模样,家长们的控制和周遭环境的异化,使每一个孩子饱受一段痛苦的煎熬,最终变成向父母乃至向成人世界妥协的态度。《狗十三》导演提及“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换言之,迫于自我忠诚的丧失本质来源于社会的病态,原生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从她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开始的,影响潜移默化,导演在设置人物形象时,精巧地将李玩和李堂形成鲜明的对比,李堂就像是李玩的相反面,李玩大胆反抗着,粗暴敌对着,李堂却选择妥协,选择懦弱,不想做一 个百依百顺的孩子,却只能在家人的法眼之外展现叛逆的一 面。从另一方面来讲,李堂也是李玩注定要步随的“标杆”,如果说李玩是尚未妥协的孤狼,那么李堂就是已经被驯化的良犬,在成长这个驯兽师的打磨下变成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合群者,但故事的最后,这匹不向现实妥协的孤狼也“蜕变”成良犬,父亲两次痛斥女儿喝酒,迫使李玩喝红酒以博张总的欢心,乃至最后残忍地让痛失爱犬的女儿吃狗肉,都一步步地将女儿亲手推入深渊,叛逆少女逐渐被驯化为沉默冷静的“大人”,向这个家庭、向这个现实的世界妥协,坚毅的人格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渐渐被打败,这正是观众乃至所有父母和家庭都需要反思的现实问题,我们是否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供其自由健康成长的环境,而不是用自己的方式逼迫孩子磨平棱角、向现实低头,这也正是电影想要表述给观众的真实意图,通过荧幕或真实或夸大地将社会问题毫无粉饰的讲述,这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电影。

“原生家庭”这个词语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之中,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作风、家庭教育方式默默地影响着他们的孩子,这也奠定了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狗十三》中李玩最后的被驯化与被迫妥协是这样,《少年的你》中从小缺爱的魏莱在矛盾激增的家庭中渐渐磨出尖锐的三观与阴暗的人格亦是这样,亦善亦恶,少年成长的过程带着阵痛,在走向圆滑世故的这条路上,那些曾经长在我们身上的纯真的、善意的、热烈张扬的都被看成是刺,从我们的肉里拔出,即便有时候是血淋淋的,生活只是随意用时间给你包扎一下伤口,又催促着你往前走了。

《小王子》里说:长大的本质是遗忘。[2]真的会被遗忘吗?成长的痛,真的可以忘掉吗?这些不曾被温柔相待的青春,真的会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吗?不管是李玩、陈念还是易遥,他们的父母在童年也被这样对待过,也被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强行安慰过,所以,现在才会以他们自认为是对的,好的方式来对他们的孩子,全然不顾这种方式是否真的合适。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和温柔相待,并不代表就没有爱的能力和保护自己的孩子的青春和个性免于被生生剥离的能力。一个不被善待的人,也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青春是残酷的,如今的现实也是残酷的,在残酷的青春里饱含热情与善良,才是真正融入社会的方式,才是为人之道,才是原生家庭应当灌输给孩子的价值观。

三、电影的现实写照——与社会痛点并驾齐驱

纵观当代电影市场,现实主义电影层出不穷,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已经变成体现现实性的惯用模版之一,上文所提及的校园欺凌、原生家庭等都是产生于未成年人成长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由于成人世界的冷漠与苍白,这些问题不容易被大众所重视,而校园欺凌电影所呈现出的“残酷青春”,是当下很多青少年正面临的现实困境。如何真切地将故事再现银幕,而非沦为蜻蜓点水的追热点产物,是这一类题材作品在创作时需要注重的方向。而如何以影视呈现的真实力量打破困境,刺破现实界限,也成为校园欺凌电影未来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国产电影应尽量减少爆米花电影所占比重,增加电影的现实教化意义,在观众欣赏大众艺术的同时,由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痛点引发深思。让人欣慰的是,随着现实主义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电影可贵的精神品格,部分国产电影正在试图摆脱市场化、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喧嚣、资本躁动和价值游离,更多地与社会热点互动共生,这样的电影作品既是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在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中就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与实践所展开的新尝试。在中国电影的商业大潮中,这些电影保持开放的姿态,敏锐捕捉社会热点,积极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已属难得。更可贵的是,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尝试与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互动对话,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他们关心的热点话题,这些坚守和努力都有效地提升了影片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力量,引发更多的观众共鸣,并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导演也在设置故事情节时,给予人物一定的救赎和解决方案,在批判和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加入了一定的人文主义关怀,增加了一份温情和一分温暖,让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和置身事内的受害者以真诚的寄语和期望,这样的作品才是黑暗阴沟里的光亮和希望。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2]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M].李继宏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58.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成因及应对策略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校园欺凌”
法律规制校园欺凌的若干思考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