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德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7-14林泽红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舜德文化”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源头,舜德文化以孝为核心,阐扬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耻等众多为人处世的伦理和规范,代表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舜德文化的资源,汲取舜德文化的甘泉,塑造学生的品格,建构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舜德文化;自我塑造;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日常所表现出来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冲动、涵养不足、伦理道德意识淡薄、应对突发事件容易表现出非理性态度等。自我人格的缺失,以及自我稽查的缺位,这些都表明当代大学生需要进行“自我”塑造。我们不妨对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归因:对待亲人、长辈不尊敬,不孝顺;争强好胜、争名夺利,不谦让;生活中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背信弃义,不诚实;与人相处粗俗粗暴,不友善。此外,我们也不妨看看以下这些针对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所提炼的词汇:任性、粗野、狭隘、不容人、痴迷游戏、放纵。一系列的不良现象:粗俗的情绪、粗糙的感情、粗犷的语言、粗浅的认识、粗猛的态度、粗滞的思维:都源于自我的缺失,自我塑造的失败。
“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话语体系、精神等内容与青年学生思想素养、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爱国情怀等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文化源头,“舜德文化”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源头,汲取舜德文化的甘泉,浇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
二、舜德文化的内涵
舜德文化是以孝为核心形成的道德文化。在此基础上,又扩展开来,阐扬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耻等众多为人处世的伦理和规范,它们最终都集聚、沉淀、融入和升华到一个字:德。《史记》云: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以“舜”为核心形成的舜德文化是道德文明的鼻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礼记·中庸》有云:“仲尼祖述尧舜”,可见舜帝以及舜文化的深远影响。舜也被后人尊称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舜德文化历久而弥新、古老而鲜活,至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已不同程度地成为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舜文化文化也一直以我们习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方式,规范和调整着人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行为处事的视野、心态、作风与格调。
倡导舜德文化实际是弘扬一种健全的人格文化。“道德人格”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和推崇的人格范式,包含着尊贵而亲切、高尚而平凡的人格内涵。具体来看,舜德文化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孝感动天
《孟子·离娄上》有云:“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順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砥豫,瞽瞍砥豫而天下化,瞽瞍砥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舜帝为子,顺亲得亲,天下父子伦理纲常由此定,天下之民大悦而归之。孟子称赞舜帝是“大孝”。《史记·五帝本纪》亦云:“舜年二十以孝闻”,“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舜帝为人子,无论身处何职,都是依孝道而行。舜帝侍奉“顽父嚚母”,他始终保持一颗纯纯之心,恭敬顺从;对待屡次谋害自己生命的弟弟,慈爱不改。他的孝行不仅感化了人心,还感动了天帝。因此,《二十四孝》以舜帝的事迹为首,赞舜之行“孝感动天”。
(二) 谦让有礼
舜帝的谦让,历史文献中有着诸多的记载。《韩非子·难一》有云:“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畎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此外,《史记·五帝本纪》也有类似的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舜以自己的谦让之德感化世人,移风易俗,使本来只知争夺利益而不知谦让的农夫渔民都被同化,转而相互敬让。《史记》记载,尧帝通过不同方式与事务的多方以及长期考察,认为舜帝有圣人之德,准备要舜登帝,“舜让於德不怿”。在登帝之后,舜又禅位于夏禹,舜帝谦让之德得到了司马迁的高度赞誉:“舜之德可谓至矣!”(《史记·陈杞世家》)
(三)诚信忠信
舜帝为人处世,治理天下,都秉执诚信忠信之道。《荀子·尧问》载:“尧问于舜曰:‘我欲治天下,为之奈何?对曰:‘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执一如天地,行微如日月,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天下其在一隅邪?夫有何足致也。”尧帝以“治天下”为问,舜帝主张“忠信无倦”。何谓忠信?首先是道德上的无私和诚信,做到“身正”,具体是“忠信”守职、诚信为人。程颢有言:“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表里之义也。”君子忠于义,忠于心;信,指君子是诚于道,诚于命,诚于性。舜帝倡导为君为人,应该忠诚信实。诚信于人,忠信于己,天下之民自来归顺。
(四)与人友善
“友善”是由兄弟亲情而生发出来的一个道德范畴。《论语·为政》即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舜帝心善性善,他的弟弟与父亲继母多次谋害舜,每次都置舜于死地,但舜对待弟弟始终保持友善的态度。《孟子·滕文公上》云:“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即是对舜性善的肯定。舜帝以友善的态度与人交际交往。《孟子·公孙丑上》云:“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舜帝与人为善,无论是从事耕、稼、陶、渔各种职业,舜都用自己的友善感召世人,感化世人。
三、舜德文化如何运用于大学生的自我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可见,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舜德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德文化的源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如何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传统文化浇灌大学生的自我塑造,笔者以为应该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舜德文化”典籍阅读与理解
欧阳修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要想将舜德文化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让学生占有丰富的舜德文化的文本。没有参与到舜德文化的文本中、没有实现与文本的共在互动,没有占有文本,占有客体,或者说,没有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则无从谈起理性知识的起源、文本理解的出现、向客体转化的发生、自我意识的重构,道德意识的培育。因此,没有舜德文化典籍的阅读,理解,则无从谈起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以及创新,更无从谈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源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利用舜之大孝、谦让、忠信、友善等品质培育学生的综合品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舜德文化典籍,比如说,《论语》、《二十四孝》、《孝经》、《弟子规》、《虞舜大典》、《史记》等。随着学生对舜德文化典籍的阅读,通过他们的理解活动而实现对舜德文化的 “占有”,将舜德道德转化为我的意识之中的存在。由此,学生开展的舜德文化文本阅读不再是我与书籍之间的简单交流,而是一种对共同意义的“分有”。随着理解的加深,自我意识将随之文本而改变,这一过程完全可以被视为以舜德文化的理解为依托的自我重建。因此,对舜德文化相关书籍的阅读与理解是寻找自我、塑造自我,改造大学生思想意识过程的开端。
(二)引导学生依托舜德文化不断进行自我异化与重建
在自我构建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异化”,所谓异化是指占有非我的一切,并将其转化为自我的知识构成,心理构成,将无意识的心理组成部分转化为意识,内化为情绪、应击反应、知识构成、道德品目、心理素质。
自我异化实质是自我教化。人本不是人,而是人成为了人。因此,人需要不断的自我异化,自我教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我们要依托舜德文化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深刻的自我异化,实现极其深刻的精神转变。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有这样的概念:“化性起伪”、“变化气质”。其根本目的是在他物中认识自己本身,成就自己本身,故而《周易》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即继善成性。
(三)利用“第二课堂”丰富舜德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鼓励学生创建以传播与弘扬舜德文化为目标的学生社团,积极举办促进舜德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学术活动。例如,创办大学生诵读协会、读书协会、文史学社、演讲协会等校院级社团,打造了舜德詩会或者与舜德有关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弘扬舜德文化,增进了学生对舜德文化的了解、认识和热爱,扩大舜德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有助于学生感受舜德文化的熏陶。
此外,舜德文化运用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还要积极开展与舜德文化有关的音乐、绘画、书法、雕塑、戏剧、电影、艺术等活动或是开展体验式的游戏,通过学生的亲自体验式与参与,可以不断提升学生对舜德文化的理解,加强舜德文化的以文化人功能。
(四)运用新媒体宣传舜德文化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
引导学生以舜德文化塑造自我,除了传统教育方式之外,我们利用好新媒体这个平台,让媒体联动成为舜德文化的传播利器。新媒体具备强大的传播功能和吸引力,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形式多元、互动性强的特点,使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日渐受到挑战,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更是大大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成本,改变了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在具体实践中,要运用新科技、构建新平台。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拓宽传播渠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舜德文化,营造浓郁的氛围,熏陶学生的成长。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大力弘扬舜德文化正是对这一目标的具体落实。培养更多的有德行的人,也是当代学校教育应当致力追求的。
历史的进程不仅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趋势,并以道德世界增长着的连续性和进步为特征。学生通过对舜德文化典籍的阅读与理解、各种社团与艺术活动以及游戏体验,最终的目标就是现实“自我塑造”。舜德文化的历史生命就在于它一直依赖于传承与发扬,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道德文化,如果没有深入其中的阅读与理解,没有实现自我理解与自我教化,没有参与到文本的诠释与共在、实现文本的占有,没有真实的体验,那舜德文化依旧是外在的,人心与人性则依然没有起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不断将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正是因为人心与人性的可塑造性与不稳定性,才需要我们不断匡扶它,摆正它,只有不断的修缮成长,人才能成为一个挺立的人。
参考文献
[1] 杨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1):78.
[2] 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2015(04):69.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舜德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14C24)。
作者简介:林泽红,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讲师,机关党委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