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资助协同育人体系构建探析

2020-07-14邓驰韵肖慧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4期
关键词:育人体系思政教育

邓驰韵 肖慧

摘 要:随着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在落实经济扶持的基础上,更要坚持精神扶持。经济扶持是杯水车薪,精神扶持才是让学生脱“贫”的关键一步,构建高校资助育人的新体系必须要突出育人导向,注重育人过程。文章在对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构了以“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两点为直径的“圆形”育人体系。

关键词:高校资助;思政教育;育人体系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事关脱贫攻坚、事关教育现代化。国家对学生资助工作高度重视,而高校资助工作在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此,在资助工作开展的同时,要重视人的发展,将资助与育人同举,加强育人环节。

一、高校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现实困境:重资助、轻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质上包括资助与育人两个部分。在资助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出現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在重资助、轻育人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

自2012年~2018年,全国共资助学生6.2亿人次,资助总金额累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907亿元。图1是2012年~2018年全国累计资助资金与普通资助资金比较,图1显示,国家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2012年~2018年全国累计资助金额与普通高校资助金额均在显著上升,并有持续上升趋势。普通高校资助金额在全国累计资助金额中占有较大比重,自2014年后普通高校资助金额占全国累计资助金额的比例均达到50%以上,2016年高达56.6%。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指出,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表明国家对高校学生资助予以高度重视。

但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方面得到保障的同时,不少高校却忽视了育人环节。高校工作重心向资助一侧的偏移和倾斜,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加剧了部分学生产生自馁、焦躁等心理情绪,造成了学生的扭曲心理,结果影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更有部分学生对于资助产生了等、赖等不良心理,以贫困为由认为他们本来就应该得到资助而缺乏诚信意识、感恩意识,由此产生了对家庭、学校、社会的怨恨、抵触等情绪,使工作陷于僵局的现象屡见不鲜,育人的功能由此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并未真正帮助学生走出精神的“贫困区”。

二、高校学生资助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

有效育人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提高资助工作的缜密性和公平性,优化资助中每一个环节,更要从资助的主体出发,从源头上解决和改变现状。从现阶段资助实况看,仅以经济资助这一单一模式开展工作,并不能达到育人的终极目标。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以“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两点为直径的“圆形”育人体系。

整体而言,该“圆形”育人体系由方形区域和阴影区域两部分组成。其中,方形区域代表经过前期的探索已初步具备的传统育人模式,阴影区域代表现阶段完善和创新的育人模式。

具体而言,方形区域由两部分组成,即分别以“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为顶点的两个三角形区域,分别代表物质资助的传统模式与精神资助的传统模式。阴影区域由四部分组成,包括精神资助Ⅰ区:道德浸润、精神资助Ⅱ区:文化熏陶、精神资助Ⅲ区:能力强化、精神资助Ⅳ区:精神激励。通过对阴影区域的发展和完善来达到体系的不断优化,形成合力,无限接近于完美“圆”。

(一)方形区域内的物质资助传统模式与精神资助传统模式

物质资助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资助育人体系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人民助学金阶段(改革开放至1983年)、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阶段(1983—1986年)、奖学金与助学贷款并存阶段(1986—1994年)、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阶段(1994—2007年)、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资助体系阶段(2007年至今)[2]。在资助模式探索过程中,我国的资助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以2018年为例,在普通高校中,资助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具体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高校学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师范生公费教育、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等其他资金。

精神育人方面,各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指导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思想觉悟。目前各高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表现为课堂上传统的知识传授,如各个高校开设的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在这些课堂中教师依据课本,结合生活实际对同学们进行思想引领,但往往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枯燥。

(二)阴影区域内新型的精神资助模式

(1)精神资助Ⅰ区:以道德浸润为根本,塑造学生人格

道德浸润,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服务意识,引导其在实践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塑造美好人格。

培养贫困生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头戏,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正直的人格。高校要推进诚信制度建设、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诚信风尚;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诚实守信的品质陶冶学生,让诚信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不少贫困生对于资助的等、赖心理也映射出感恩意识的缺乏,高校应该重视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古人言:“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在资助工作中,高校要组织感恩教育活动,让受助学生了解资助资金的来源且正确合理的使用资金,尤其是来自于社会的资助资金,使感恩意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激发其努力学习,回馈社会和国家。

培养贫困生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表现在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为其他人服务的基础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应针对贫困生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专业教学实习,使其将服务他人与教育自我相结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国家的资助政策。

(三)精神资助Ⅱ区:以文化熏陶为导向,净化学生心灵

文化环境对个人的成长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育人工作的开展,不能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班级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熏陶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中净化心灵、健康成长。

就校园文化环境而言,需要适当增加资助育人元素,如设计宣传展板,对国家资助方面重大政策方针进行介绍,尤其需加大对社会资助来源的宣传;树立励志标语,在校园内设置励志标语以激励学生向上向善;开展主题演讲,通过挖掘先进事迹、励志典型,汇聚正能量,起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就班级文化环境而言,需要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号召鼓动学生向家庭经济困难生传递关爱,杜绝班级出现看不起家庭经济困难生、孤立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现象,使贫困生在班级中找到家的归属感。

(四)精神资助Ⅲ区:以能力强化为核心,着眼学生发展

以能力强化为育人核心,在育人各环节中,着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1)着力提高贫困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高校教师要指导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其具有深厚的学养和渊博的学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向学生渗透终身学习的观点,鼓励其深入学习、持续提升。

(2)着力提高贫困生的政治能力。学生资助是一项讲政治的工作,有利于增强贫困家庭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具有良好的政治导向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的重大作用与意义,提高政治站位[3]。对于贫困学生,要帮助他们增强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需要引导其认真研读,提升马克思理论素养。

(3)着力提高贫困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高校要认识到对于贫困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高校要激发贫困生創新创业的热情,为其争取创新创业的资源,鼓励其参加大学生各项创新创业大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勤于思考、乐于挑战,为就业打下基础,逐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五)精神资助Ⅳ区:以精神激励为动力,促进学生成长

精神上的无形激励可以转化为学生的现实动力,鼓励他们在逆境中以精神力量作为支撑砥砺前行。

(1)加强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4]。高校要通过心理疏导机制有针对性的了解资助对象的心理动向,充分发挥高校心理辅导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处的疏导作用,并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同学等各方面力量紧密配合,在资助工作开展期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关照、疏通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克服心理障碍,正确面对结果。

(2)树立先进典型,凝聚榜样力量。树立先进典型不仅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样也可以产生“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果。尤其是对于“精神贫困”学生而言,教师需要鼓励他们“见贤思齐”,以榜样力量作为支撑,通过榜样力量温暖人、启迪人,促使他们在寻找差距中弥补不足、不断前行。

三、高校学生资助协同育人体系构建路径

目前对于育人体系构建的探索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资助育人功能的实现,仍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高校需要从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出发,牢牢把握两方面总要求,以经济资助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对精神资助的重视。

(一)贯彻资助要求,优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首要前提,各高校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引导“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在落实资助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制度、规范形式。

(1)建立精准保障机制。资助对象要精准、资助标准要精准、资金发放要精准。如在贫困对象资格进行认定的过程中,不能仅凭资助对象提供的单一证明材料,还要采用家访实地考察、大数据分析等辅助形式,精准识别困难大学生群体,对于以往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院可组织相关人员于假期进行走访慰问,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动态情况。

(2)建立科学评议机制。大部分学校均建立了班级评议、学院认定以及学校复审的审核机制。如针对班级评议的基础环节,要优化民主评议队伍,强化评议小组人员的责任意识。对评选对象的姓名、性别等个人信息要做隐匿处理,尽量客观公平公正。此外,评议小组需要至少一名教师参与,以对评议过程进行指点与监督,保证评议过程的规范性。

(二)加强思政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落实经济保障的基础上,更要突出育人功能。思政教育作为精神扶持的基础,是影响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所在,要重点突破将思政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资助。

(1)深化思政课程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校要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程教育的主要作用,不断充实课程内容、强化教学统筹、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实现思政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统一。

(2)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根本和核心,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课堂更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受益无穷。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了解并且分析阻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正确理想信念的原因,并且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为他们“充电”,补足精神之“钙”。

(三)坚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引导

由于地域、家庭环境、家庭收入、教育文化相对落后等原因,造成了家庭经济困难生在综合能力上表现不足。高校不仅要为其全面赋能,而且要关注个体差异、重视个性引导,促进能力提升。

(1)坚持全面发展。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等原因造成了贫困生在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弱势。高校应予以重视,为其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如英语、计算机、普通话培训等,关注学生整体的长远发展。此外,高校要提供相应的社会志愿服务,如华中农业大学成立了“本禹志愿服务队”、武汉大学成立了“赵小亭”党员青年志愿服务队等,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重视个性引导。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校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育人工作。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制定对应的教育计划,帮助学生充分发扬其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高校更应循循善诱、开导启发,重视和鼓励其个性发展,针对性的解决个性需求。

(四)创新育人活动,丰富育人载体

高校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生表现出的明显的“精神贫困”,如社交回避、人格偏执等,通过育人活动的创新、育人载体的丰富,潜移默化的启发学生,使学生汲取精神力量继续奋斗。

(1)创新育人活动,打造育人品牌。在协同育人理念的引领下,不少高校通过开展新颖的育人活动打造了特有的育人品牌。如长江大学推出的《生命长江》大型思政选修课,通过专题、对谈、实地参观、音乐会等方式引导同学们共铸长江精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上演话剧《大地之光》,继承和发扬李四光的爱国情怀和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这些独特的育人活动让学生们奔赴着一场场精神盛宴,接受着一场场精神洗礼。

(2)丰富育人载体,提升育人质量。高校要通过丰富育人载体来滋润学生心灵,提升育人质量。如中南民族大学形成了以寝室、课堂、支部为载體的“一对一”“多帮一”形式,其构建的“嵌入式”管理也将混合编班、混合学习、混合居住融入其中。在浓厚的育人氛围中,学生会不断汲取思想精华,升华思想境界,逐渐感受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韩丽丽,李廷洲.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8(06):29-36.

[3] 孙莉玲.以“育志、育智”为目标的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19(12):120-123.

[4] 余鸣娇,徐吉鹏.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效果之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05):87-9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 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之“基于协同视角的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8ZA003)。

作者简介:邓驰韵(1999- ),女,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

*通讯作者:肖慧(1981- ),女,湖北十堰人,博士,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猜你喜欢

育人体系思政教育
构建社团育人体系 提升高中生领导力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四全”育人体系
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