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們用過的口罩都去哪了?

2020-07-14

澳门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風險醫療環境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半年,口罩成了人們生活日常的必需品。以澳門70萬人口計算,每人每天使用一個口罩,半年便用去1億2千6百萬個口罩;鄰近的香港按照立法會提供的資料人口750萬,每天就耗用400萬至600萬個口罩,每天單是堆填區的口罩便有10至15公噸。全球口罩使用量驚人,世衛組織曾表示,新冠疫情出現後,全球口罩需求激增,是疫情前的100倍,那麼這些被使用過的口罩到底去哪了?對環境造成怎麼的破壞?市民又可以怎樣做來減少使用口罩呢?

使用過的口罩一般分為三類:普通市民日常防護的口罩屬於低風險,可包妥後按垃圾分類丟入垃圾桶;正接受隔離有機會感染的民眾,他們使用過的口罩屬於中風險,應歸類為醫療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而確診者、接觸過此類人群的人和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人士,他們所用過的口罩,就屬於高風險醫療廢物,處理口罩要經過雙層包裹防漏後再灑上消毒液,由專人專車運往焚化處理,所產生的煙氣要符合排放標準。

比較內地、香港和澳門處理已用口罩的做法。內地在打響防疫保衛戰時,20多個省市包括四川省、甘肅省、天津市等都在全力部署醫療危廢品處理工作,市級以上城市至少要有一家處理醫療廢物的企業,較大的城市可能有2至3家,大量的醫療廢物從醫院產生後,便通過環衛單位收集,運往指定的醫療廢物處置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國務院也印發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明確使用後的口罩處理原則,健康人群使用後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

香港的垃圾主要通過堆填和回收兩種方式處理,63%的廢物會送往堆填。新冠肺炎發生後已使用的低風險口罩會堆填處理,在醫院和隔離中心產生的廢棄口罩被視為醫療廢物,送往化學廢品處理中心,以攝氏1000度的高溫焚燒。而在澳門垃圾一般以焚化方式處理,新冠病毒在攝氏56度持續超過30分鐘便可將病毒殺死,處理一般垃圾的焚化爐攝氏800度以上,足夠控制有關風險;而高風險的醫療廢物會運往位於北安的特殊和危險廢物處理站,以攝氏1200度的高溫焚燒,廢氣在排放前會去除有害物質,確保符合歐盟標準。

雖然各地政府都會對已使用的口罩進行處理,減低影響,但仍不能忽視大量使用即棄口罩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即棄口罩主要材料為不織布及過濾層、橡膠等有防水效果的材料,N95和外科口罩更是以不同物料和金屬等難以分拆的複合物料製成,堆填掩埋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有效方法。塑膠降解需要約500年;堆填區口罩被吹到海裡造成海洋污染,釋出的化學物質影響生態環境,需時450年才可以降解,海洋生物誤食會造成死亡;用於消毒的清潔劑被大量使用,流入水道污染海洋,再不正視問題嚴重影響生態環境。

市民可能會認為解決這些問題是政府的責任,人為上的作用不大,事實並非如此。在疫情面前無法停用口罩,但可以培養口罩“應用則用”原則,出入低風險場所、落街散步可重用口罩,由1天1口罩改為2天1口罩;用口罩套、或加入紙巾過濾延長使用壽命,從源頭減低使用口罩數量。其實澳門政府在防疫方面已經做得很不錯,為了保障居民有足夠的口罩使用,推出口罩供應計劃,讓市民無後顧之憂;為了宣傳防疫措施,發佈防疫訊息,讓市民及時掌握防疫資訊,政府設立了抗疫專頁,資料詳盡,內容豐富。而在口罩棄置方面可以做得更完善,例如在社區設置口罩收集點,減少市民分散棄置口罩,增加疫癥傳播的風險,便於垃圾分類處理;加強宣教處理口罩垃圾的做法和如何減少使用口罩等,不致於在疫情過去後又埋下一顆需長時間策解的“生態炸彈”。

(澳門/ 黃泳)

猜你喜欢

風險醫療環境
为什么耳朵进水后听不到声音?
良好的环境’”等十五则
樓繼偉 全社會缺乏風險意識是個大問題
醫療糾紛 依法維權 大陸台商對醫療損害責任的法律須知
「一帶一路」沿線投資 匯率風險如何防範?
李稻葵 如何規避「一帶一路」的建設風險
項俊波 把防範風險放在更突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