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OD纤维在防电弧混纺织物中的应用

2020-07-14刘建志吴莉莉邓小波陈现景

技术与市场 2020年7期
关键词:芳纶强力电弧

刘建志,吴莉莉,邓小波,陈现景,刘 博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省材料安全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为使防电弧面料设计得到优化,以防电弧面料的混纺原料和混纺比为基础,进行了不同混纺比的阻燃腈氯纶/芳纶1313/POD/对位芳纶混纺织物的纺织,探究了其舒适性和防护性能受到POD纤维的相关影响。所以,本文基于POD纤维在防电弧混纺织物中的应用展开相关的分析探究。

1 研究背景

电气灼伤是严重的电气事故,若是出现电气灼伤会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并且该事故的严重程度要高于燃爆事故,会随着金属物和环境中的气体出现爆炸性扩张,织物会在此作用力下被撕裂,同时增加对于人的伤害程度。聚芳二唑纤维(POD)主要含有一类的芳杂环高分子材料,比如二唑环和苯环,属于耐热纤维,相较于芳砜纶和芳纶1313,聚芳二唑纤维的价格差异不大,但是聚芳二唑纤维的初始分解温度与芳砜纶和芳纶1313相比较来说,前者的初始分解温度要比后者高出50 ℃~60 ℃,但是聚芳二唑纤维的收缩率却比芳砜纶和芳纶1313要小得多[1]。并且,与其他芳杂环聚合物相比,聚芳二唑纤维价格不高,而且合成简单,材料的来源比较广泛。

从我国目前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防电弧服仍然仅停留在选用材料、改进加工工艺方法和测试材料质量方面,而对于服装材质和服装结构来说,很大层面上都是参考国外已有的配方来进行的,并且依赖于国外检测手段和检测标准。为此,本文将采用在防电弧混纺织物中添加聚芳二唑纤维(POD)的方法进行协同效应的研究。

2 实验开展

2.1 材料与仪器的选用

2.1.1 材料方面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A公司的聚芳二唑纤维,还有B公司的阻燃腈氯纶,以及C公司的芳纶1313和1414纤维。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纤维各项参数

通过表1可知,为使防电弧面料强力得到增加,使用芳纶1414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聚芳二唑纤维强度稍微低于芳纶1313。所以针对这种现象,适当增加了芳纶含量,并按照Protera配方设计出了A、B、C、D4种面料,如表2所示[2]。

表2 织物参数

2.1.2 仪器

此次实验使用了宁波纺织仪器厂所生产的YG004型单纤维强力机、YG026型织物强力机、YG601H-Ⅱ型电脑式织物透湿仪,还有日本株式社所生产的TGAQ5000等多个地区所生产的多种仪器。

2.2 性能的测试

防电弧面料力学性能还可以通过《个人电弧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要求》来进行,相对于力学性能而言,耐磨性能和断裂强力是其主要的测试内容,而防护性能的测试相对比较复杂,是通过对织物的热收缩性能、热防护性能,还有热膨胀及阻燃性能进行测试。我国市场对防电弧服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舒适性,若是防电弧服的舒适性不能满足市场所需,那么销量直接会受到影响。因此,防电弧服要在具备防护性能的前提下,同时还要保证织物的舒适性的手感,况且衡量防护服的重要指标就是整体性和适用性。相应的,想要了解织物舒适性的原因,就要针对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透湿性和透气性进行测试。

2.2.1 对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对于织物断裂强力的测试来说,要根据相关的文献(《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第2部分:断裂强力的测定 抓样法》)来进行。50 mm×250 mm为试样的规则,2N为预加张力,100 mm/min为拉伸速度,然后再按照相关的标准来进行织物耐磨性的测试,在进行3次测试之后,取平均值。

2.2.2 测试透气性

测试织物透气性的好坏,需要根据《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内的有关内容进行测试。假定20 cm2为测试面积,通过三级标准大气,将样本调湿到24 h,接着测试选用面积稍大的试样,同种样品需要针对性地对不同部位进行30次的测试,以此来减少偶然性,最后根据测试数据得出的结果,取其平均值。

2.2.3 测试渗透性

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之后,将实验箱的温度控制在38 ℃,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0.3~0.5 m/s为气流速度,然后放入试样进行平衡,0.5 h之后将试样取出称重,试样称重完成后,将试样再次放回到实验箱内,待60 min之后进行第二次称重。

2.2.4 对抗静电性能的测试

要参考《纺织品 静电测试方式》来测试抗静电性能,进行3次实验之后,取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便能得出测试数据结果。

2.2.5 对阻燃性能的测试

可以通过《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方向 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来对阻燃性能进行有效的测试实验。试样大小设定为300 mm×80 mm,从横向纵向各取3块样品,固定在试样夹上进行测量。然后,接通电源后进行点火,要重点控制火焰高度,将火焰高度保持在40 mm上下,在火焰上燃烧织物12 s之后,记录下织物的燃烧时间,换言之,也就是织物在离开火焰之后,表面是否覆盖火焰,根据这一特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的,然后将试样取出,沿着试样长度方向往内折出一条直线,并在损毁区域中找出损毁的最高点,挂上相应的重锤在距离侧边和底边各6 mm的位置,与此同时要轻轻地将试样底部另一端提起,用来保证重锤悬空的状态,这时式样的撕裂长度就是损毁的长度,两者有着直接关系。

3 结果分析

3.1 织物的力学性能

电弧防护面料的耐磨性和断裂强度的标准要求在DL/T320-2010《个人电弧防护用品通用技术要求》中已经得到明确规定。所以,针对POD纤维对于防电弧面料耐磨性能和断裂强力的影响进行测试探讨,其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测试织物力学性能结果

通过表3可知,结构相同的面料织物,断裂强力没有明显的差别,断裂强力最为接近的是C面料与D面料,厚度差异化不明显,但是有较大的耐磨性差异。

3.2 织物的舒适性

织物的湿透性和透气性一般会受到湿气和空气的影响,而纱线之间的空隙往往会产生湿气和空气,织物的透湿性也会受到纤维导湿性能的影响,而材料本身就具有回潮率和导电性能,这也对织物的抗静电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4种面料舒适性的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织物舒适性测试结果

C面料和D面料相较于A面料和B面料,C面料和D面料的透气性逐渐减小,主要由于C面料和D面料的未充满系数不精准导致的,并且织物本身就具有紧密性的特点,只要有空气穿过织物的空隙,就会产生相对较大的阻力。

3.3 织物防护性能的测试

电弧防护面料的热防护性能、阻燃性能、热膨胀性和热收缩性,是此文重点研究讨论的对象。表5为测试结果。

表5 织物防护性能测试结果

通过表5可知,B、C、D3种面料和A面料相比,热收缩率有明显的减小趋势,我们很容易发现D面料的收缩率相较于A面料减少了12%,说明织物的热稳定性能在加入了POD之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 结语

通过分析探究,可以知道POD纤维可以提高防电弧混纺织物的耐磨性能,提高防电弧织物的强力也更加稳定,并且防电弧织物舒适性和热防护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无疑,在研发防电弧面料时,可以应用POD纤维来替代传统的芳纶1313纤维。

猜你喜欢

芳纶强力电弧
芳纶纸种类对芳纶蜂窝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故障电弧探测器与故障电弧保护装置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可用于保温、减震
浸渍整理芳纶/PAN预氧化纤维滤料性能
探究复合芳纶航空阻燃面料的研制
2219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及其温度场的模拟
70年扶贫开发 脱贫攻坚持续强力推进
基于西门子840Dsl系统的数控强力刮齿加工软件开发
“强力后勤”入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