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时期思政教育在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融入

2020-07-14

大众文艺 2020年22期
关键词:思政素质育人

于 丹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一、大学教育的目的及思政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大学教育的目的正是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培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品德的人,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人类做出贡献。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文化过硬、三观端正的青年呼唤尤为迫切。这样的青年才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材。能够真正延续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是未来的担当、是人类幸福美好的希望源泉!大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梦工厂,肩负人才培养的使命,必须把德的培养放在重中之重,才能确保我们培养的是真正的有用之才,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阐明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我们所说的“立德树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教育的各个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1]

从党中央的政策方针指引,到地方院校的贯彻执行,思政教育要贯穿教育的各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而绝不仅止于思政课堂,这已成为共识!而其中大学的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在实现大学思政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重要地位,思政教育在艺术素质课程的自然融入成为必然,其紧迫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

二、新时期思政教育在大学艺术素质课程中融入的迫切需要

今天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的进步有了更多的发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丰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很多生活的改变,但发达的社会并不能保证人们精神上的更幸福与安宁,相反生活的复杂与丰富带来了更多的困扰与压力,而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很多学生经历了人生中的迷茫,人们今天要解决更多因时代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精神、思想的困扰,青年学生更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站在时代的前沿,做时代的中流砥柱,走向新时代人类文明的新发展!

这是一个网络生活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畅通的互联网里,各种各样的思想在互联网中蔓延,人们很容易被互联网中的一些不良思想所误导。甚至一些所谓“知名学者”也会发表一些不适当的言论。青年学生怎样在思想舆论的浩瀚海洋中明辨是非、把握发展方向成为考验每一个青年人政治思想觉悟的分水岭,只有在政治思想上有更多深入的思考、实践、学习才能洁身自好,成为一个为世界未来发展做贡献的青年人!

这是一个国际形势非常复杂的时代!中国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正因如此中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社会关系。今天,青年学生已经走向世界并且已经融入了很多国家。人类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复杂国际形势下的一切政治观点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政治主张。青年学生只有对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把握政治方向,分清世界形势,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为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关键期,很多观点和思想在这一时期确立,把握未来的人生方向,关键在于一个人的人生目的、人生追求,而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因此这一时期也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期!而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课堂显然是不够的,学生们会因为思考和实践的不够深入而停留在表面。要想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的全过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去思考,去体验。让思想政治教育每个内容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思考,这样产生的思想政治观点才是他们自己的真正的观点。

三、思政教育在大学艺术素质课程融入的必然性

1.思政教育融入艺术素质教育课堂是实现思政教育育人目标的客观需要决定的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根本是对被教育者所思所想的关注、启发与引导。只有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的脉搏,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并使其终身受益。思想政治教育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应始终贯穿于教育的课堂。因此在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课堂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决定的。思想政治观念以及三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思政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始终,真正体现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育人土壤,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素质教育课堂是实现思政教育育人目标的客观需要决定的。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世界观!艺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对大学生开展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艺术与生活的品位,活跃的艺术思维与独特的创造力,提升其全面综合的思考力与思想的境界。二者在教学中侧重点虽不同,但最终是殊途同归。

3.思政教育在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融入是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所决定的

大学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具有天然的交叉与融合性。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内容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不同艺术门类与课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教育等方面,二者的具体内容都关联历史、哲学、艺术、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内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与经典资料往往是人类宝贵的艺术财富的结晶,思政教育的育人方式往往是育教于艺!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凝聚着人类思想与道德的光辉,红色思想的传承、对祖国、对生命的热爱、奉献与牺牲等等!在艺术素质课程中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学习,包含对作品和艺术家思想的解读和学习,而这同时也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提升的好时机!大学艺术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性,是艺术素质课融入思政教育的自然条件,也是最恰当与自然的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特点相近,两者多强调调动学生的感知与情绪,在学习中着重用心体验,都是心与境的升华;二者都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实践中把握规律与本质;二者在教学中都注重对人类深层次的思想道德、内心世界、灵魂深处的探索与思考,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自然同时提升了艺术与思想道德的境界;在教学方式上二者同时具有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理念,寓教于乐、寓教于艺的特点;在对教师的要求上,同时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崇高的思想境界,对人类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并能客观、科学、理性、包容、全面地看待世界,对学生能够有积极的启发、向上、全面的人生引导,而不会因为教师个人思想的偏激而将学生变得迷茫甚至误入歧途!

4.思政教育与艺术素质课程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决定了思政教育在大学艺术素质课程融入的必然性

二者在教学和实践中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思政教育把握艺术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提升艺术学习的品位与思想境界,而艺术素质教育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载体,通过艺术作品学生完成对思想理论的情感体验与学习,赋予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以生命力、形象力与感染力,二者互相依赖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决定了在艺术素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四、思政教育在大学艺术素质课程的融入方法、途径、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1.培养具有政治思想觉悟和水平的艺术专业教师队伍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保障。在教师的选择上切实选择三观正确并且有政治觉悟的专业教师,对教师的履历和言论给予切实考核与关注。保证教师能在课堂中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人生感与世界观。在提高教师思想和政治觉悟要求的同时不降低对教师的艺术专业的水平要求,对教师的思想与专业水平的关注与把控就是对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有了保证。在二者融合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明显的思想变化能够持续关注,并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加强培训与引导。

2.为保证思政教育在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中融入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内容选择上需要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优先重点选择既有专业水平又有思想境界和道德高度的优秀艺术作品。教学环节设计上加强思政内容的规范、常态融入。切实引起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思考、体验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既自然又潜移默化,真正润物细而无声,学生在艺术的学习中自然提高了思想的境界,净化了心灵,思政教育没有变成随意化、表面化、口号化,关键在于具体教学的内容、过程的科学、系统、严谨、用心而又规范化的设计与执行。

3.通过艺术素质课堂的专业实践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

艺术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所具有的实践特征决定了专业实践在育人过程中的突出地位。因此教学中对实践环节内容与方向的引导也会加强思政教育的成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应适度设计思政教育在大学艺术素质课程中的实践内容。在大学生的每一次具体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其审美情感与思想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其思想境界逐步提升。在不断地美育熏陶中,学生培养了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如在艺术素质课中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公益主题、爱国主题等方向的艺术比赛、艺术展演,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一方面学生们在比赛和活动中自然增加了公益和爱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思想境界,这种在实践中自然建立的思想和情怀是更恒久和牢固的,远胜过单纯的说教,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猜你喜欢

思政素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