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与途径
2020-07-14闫春燕
闫春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一、公共艺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随着互联网的发达、手机等新媒体的逐渐普及和应用,高校大学生在便捷地获取信息的同时,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思想。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据冯小珊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完善人格与高尚道德培养等诸多问题。“学校试图去通过一些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去影响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但是效果并不明显。”[1]
综合上述情况,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需求。其他各类课程也应该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协同育人。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以及综合素养课是教学的三大板块。开展课程思政,亟须从宏观上对三大板块统筹兼顾、合理规划,使三者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有学者指出“在改革框架及路线图上,就是要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2]概括说来,就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中心,以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程为两翼,三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这是符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方向的。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中为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艺术选修课程,属于综合素养课。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在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美学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创新思维,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此外,于公共艺术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能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
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融入了主创者的主观情感及精神追求。《牡丹亭》中,汤显祖借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他对真情的追求,而莎士比亚则通过《哈姆雷特》表达了对人的价值的反思。公共艺术教育以对艺术作品的阐释、鉴赏和体验为教学中心,以学生的审美体验为基础,因而情感性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属性,也是其区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专业课的重要特性之一。在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课程思政,于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人生信念等方面加以适时引导,可以避免枯燥的理论与空洞的说教,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课程思政的现实可行性
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的话,毫无疑问,公共艺术教育则重在美育。落实在教育实践中,德育、美育都以学生为本,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德育,简言之就是对道德和德行的培育。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对一个人德行的评价,古语“德才兼备”,就是说个人除了具有才学和能力之外,还要有高尚的品格以及情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指出:“德才兼备谓圣人,德胜才谓君子,才胜德谓小人”,更是把德行置于比才学更重要的地位。高校的德育主要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的,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美育在我国最早是由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他在《美育与人生》一文中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3]这就是说,人若要具有高尚伟大的行为,必须有一种超越情感的持久而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而获得这种驱动力的重要途径就是美育。他还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理念,“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4]显然,蔡先生所提倡的美育,就是受教者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逐步建立起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公共艺术教育,其终极目标都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灵魂。这种目的共通性,使得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具备了理论基础,二者在坚持各自课程属性的同时,可以相互渗透与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就实践层面而言,公共艺术课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很多教学资料和案例都可被深入拓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传授知识、欣赏作品的同时,可着力突出艺术主创者的价值取向、人格魅力,以此来感染学生。比如戏曲鉴赏课程中,在介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时,可向学生讲述他在抗战时期著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表演的爱国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戏剧鉴赏课程中,可通过介绍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秉持的“戏大于天”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敬业以及人格教育。
三、公共艺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课堂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就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着力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注重价值引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公共艺术教育要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在普及艺术基本理论、体验与品鉴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价值引领,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完善学生的道德品格为目标,以公共艺术教育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多元渗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二是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要深入发掘课程思政资源,使本课程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和精神达到自然而然的融合,真正做到水乳交融,水到渠成。公共艺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并不是把公共艺术课程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要巧妙利用公共艺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立足课程思政“融合性”的特点与要求,对学生进行适时、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譬如戏剧鉴赏课在介绍中国当代话剧的经典之作《茶馆》时,不仅要从艺术的角度分析该剧在剧本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特色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同时也要重点分析《茶馆》所折射出的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军阀混战、抗战胜利解放战争前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社会现实,深化学生对这一阶段民情、国情的认知,使学生感受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话剧作品为载体,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达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
三是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世界风云激荡、多元文化不断碰撞的新态势下,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5]公共艺术的教学中包含了诸如绘画、书法、戏曲等在内的我国诸多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并阐发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公共艺术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艺术导论课程中,对比分析中西方艺术的不同审美特质;在美术、戏曲等课程中,介绍我国传统艺术的创作理念、表现方式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价值与独特魅力的认知,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四是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授课方式,对于课程中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合理设计,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前面提到的话剧经典《茶馆》,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剧本朗读、情境表演等;而在艺术导论课上,可以列举中西方不同艺术作品,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西方艺术思维的不同特征。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真正有认同感和获得感,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四、结语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实现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通,丰富了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属性与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探索,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