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方式探索
——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2020-07-14徐莹君
徐莹君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 526100)
一、问题的提出
从目前的形势上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也上升了一个重要的档次,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实施延伸。然而艺术培养的主要场所就是高校。对于大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开设艺术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大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开设艺术设计的时间较短,师资条件和教学资源都相对偏低。从现代化需求的视角上看,大部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育上出现了“学用分离”的现象,无法形成“学用集团化”。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偏少;教育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单一,应用能力不足。鉴于此,在改革的浪潮中,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从不同的视角,在整体的角度上,加大联动性,提高基础建设,增强专业的办学水平。因此,如何围绕市场需求,创新培养模式?如何优化培养环节,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如何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人才更好地就业及发展?就成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1]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探索路径
(一)教育观念的改革
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一部分本科艺术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对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院校来说,不仅需要传授对应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向着实践性的方向实施延伸。近几年来,随着改革重点的进一步延伸,部分重点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不少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倾向的是“用”的内涵,对于学生来说,想要理解这个词语,那么就需要突破传统的建设,并不是处于墨守成规的状态,不然就会导致综合性能力的培养缺失。[2]不管是教育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都需要在学术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对于艺术设计来说,教师就需要转变原有的思路,向着实践性的方向实施延伸。面向应用性艺术人才教育,树立现阶段对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之后,就需要结合现状,分析岗位的胜任能力。其次,需要教师分析和研究相关的产业需求,确定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和意义,在社会需求的指引下,统筹发展,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职业教育的理念,构建对应的课程体系建设。[3]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
1.明确培养目标
对于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一个清晰的目标。此时,应用型本科院校就可以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对相关的岗位实施了解,并分析不同岗位当中的工作内容和胜任能力。之后,就需要结合岗位的需要,分析其中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类型。接下来,就需要在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分析岗位上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建设。之后,就需要在教育者和专家的共同探究中,分析各项目标的模块建设,并确定符合社会的培养方向,以此来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延伸路径。[4]
2.完善课程框架
首先,对于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在“实用”和“能用”的基础上,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确定对应的人文素养的比例。加大基础知识架构,并合理的安排对应的建设内容,对于人文素养的课程来说,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需求,将授课的主要任务或者是具体的内容或者是课时的分类实施有效的建设。之后,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活动就需要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上,延伸学生的各项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相对应的融入跨学科知识。那么,在实施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逻辑系统的基础上,树立各种能力培养的艺术,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其次,对于应用型本科艺术专业院校来说,需要结合实际,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授课方式。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课程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对应的专业能力,扩张知识的广度,这样长久下去,学生才可以结合实际的需求,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实施延伸。另外,还有不少企业需要在灵活性的基础上,提高创造能力,解决知识面狭窄的问题。学校也需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掌握对应的实现目标,在初级阶段,制定具体的工作岗位,向着灵活性较强的模块实施建设。之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在深入社会的基础上,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打造活性模块的方式,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深入的探究每一个专业领域,提高自身的技能性,并向着精益求精的方向实施延伸。然后,设计是有时效性和趋向性的,根据专业特性需求应该及时的更新课堂内容,更新案例知识,拓展国内外案例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延伸,不少新兴的专业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开始不断地转变。此时,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满足艺术教学的实践属性。在动态化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内容评估和总结建设。教师也需要根据相关的影响因素,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以后可以适用于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需要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上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结合起来,满足交替模式的有效建设,转变原有的思想理念,解除游离的状态,让教、学、做可以达到有机的统一,以此来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路径。[6]
3.创新运用横纵交错的教学模式
第一,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横纵交错的授课模式。此种教学模式,就是在基础课、核心课、延伸课的视角上,向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实施延伸,并且分工明确,并向着多元化的层次构建教学目标。在实践的区域当中,需要引导学生满足认知、技能、研究、生产的发展需要,巧妙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向着科学性的层次实施发展。第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文化产业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综合交叉的岗位需要。以此来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综合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1.实施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需要教学方式,需要向着探究式教学,实践性教学,模拟性教学的方向实施延伸。其次,课程体系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创新知识相互结合起来。然后,课堂联动需要在课内外的基础上,向着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方向实施延伸。最后,教学任务就是在直接任务和发展任务、最重任务的基础上,向着职业技、知识素养的方向实施建设,最重培养成为符合文化产业开拓者的人才。[7]
2.考核评估的改进及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结合
在改进考核评估标准的时候,需要将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结合起来,设计需要在统一的口径中,保持评估内容的空间延伸性。保持对应的规范性,形成创新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建设需要。也需要在及时全面的视角上,保持“紧致”原则,提升对应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提倡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培育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将学生放置到企业当中,引进项目和建设,让学生在实际的案例当中,感知到职业化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地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应用能力为主体,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转变教学观念,向着多元化实践的教学方向加大基础建设。在自身课程体系的建设之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或者是企业横向的课题,加大实践性教学,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实践动手的能力。让学生使用课余的时间,了解课堂之外的知识,增强专业的兴趣,加大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将艺术、设计和社会相互结合起来,充分的使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在课题申报、创业计划大赛、创意设计大赛、创业创新大赛、大学生广告节等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创新性。[8]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实践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在实施人才培养的历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了解社会的需求,发展特色性专业,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在市场导向中,引导学生成为“全人”,通过多元化的创新与实践体系,满足“协调发展”“能出精品”“有创造性”的发展需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下,统筹发展,加大基础建设,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有创造性”的艺术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