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当代大学生摄影创作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2020-07-14孙慧良邸贵玉
孙慧良 邸贵玉 叶 方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
近年来,国家转变了教育发展的理念,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于应试教育来说是一场变革,是一种新的飞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内涵需要进一步提升。摄影教学是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相互并重的一门课程,它是众多学科的综合。摄影艺术创作体现的是艺术方面的美学,它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美学素养。摄影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既能培养学生的手动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国的摄影教育,从1980年起开始出现萌芽,在这期间也经历过许多挫折,发展到如今取得了一些成果。摄影的基本功能从最基本的纯粹的形式欣赏,转变为富有历史意义、社会印记、商业价值、文化修养、艺术创作的学术研究、商业应用和休闲娱乐的社会需求。摄影角色的转换和功能的进一步拓宽,使得摄影教育被人们广泛接受。同时,人们意识到,摄影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美学素质、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摄影创作技能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抓手
1.摄影教学可以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小学教育中,学校非常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教学,普遍重视学生分数的高低,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当学生考入大学后,直接表现为大多数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学科,它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动手能力的强化与提高。
第一,教师要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影像进行教学,并以学生创作的摄影作品的质量考核其学习成果,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动手创作的意识。同时,青年一代的大学生具有强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要他们对某个事物感兴趣,他们就会认真动手去感受这个事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通过对学生进行的亲身示范,生动传授给学生摄影的知识与创作技能,为他们进行实践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教师应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理念,让学生走出教室,步入自然和社会,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进行实践创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自主运用摄影的基本技巧和艺术创作形式,通过一些有目的的主题拍摄活动,使他们熟练地掌握摄影的创作思路与创作技能,增强其动手能力。这样,让学生针对主题去思考,带着热情去实践,既拓展了学生对创作思路,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
2.摄影教学可以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不断要求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育目的,并提倡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挖掘学生的潜能,以专业教学为切入点,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相结合,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摄影具有十分强的实践创造性,摄影创作技能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摄影构图、色彩构成、光影处理以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摄影实践要求学生在创作中对色彩、物体、环境、光源等因素综合把握,综合运用摄影的技术手法与艺术表现形式。这对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去阅读并欣赏各类优秀的摄影作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本质。其次,要求学生要更加关注社会和国内外的大事,提升自身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再次,学生在实际创作中,通过对摄影技术与艺术的综合运用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使命感都得到了提升。总之,学生在摄影学习与实践中,逐渐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摄影创作技能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美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1.摄影教学可以令大学生独立地去思考美
摄影是造型艺术。塑造良好的艺术形象,就要运用选择的艺术表现手法,经过选择、选择、再选择地反复提炼,运用色彩、光线、角度和环境等因素将三维的景物表现为二维的平面图像。
在摄影实践的前期创作中,学生要置身于现实的场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并加上自己特有的审美,去独立地去思考美,诸如“什么是美?”“如何才美?”“为什么美?”等是他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在摄影实践的后期创作中,学生还要考虑色彩的运用和整个画面色彩基调给人的视觉感受及对人情感变化影响,还要考虑二次构图形式与画面意境等因素,对所拍摄的影像进行二次艺术再加工,还要考虑运用什么体裁,体现何种风格,进而去表现不同的“美”。这些连贯的思考与创作,令学生必须独立地去思考美,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美学素养。
对此,我们对我校不同学科的大学生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93%的学生表示热爱摄影,想要学习摄影课程。他们认为,摄影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掌握摄影技能,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
2.摄影教学可以让大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
瞬间性是摄影有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指运用摄影的表现技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捕捉一个场景,塑造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很短的时间在当今的数码摄影时代可以为八千分之一秒。这一特点要求摄影者要有捕获瞬间美的能力,也就是要具有发现决定性瞬间的能力。为此,世界著名摄影大师布列松提出了“决定性瞬间”的理论。他说:“一个人,一个事物,都具有决定性的瞬间,这一瞬间决定了此事物与他事物的区别,决定其典型意义。”在摄影实践中只有把握事物的这一“决定性瞬间”的瞬间,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具有各式的美感。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在不同的光线下,在不同的观察方位,都会呈现出异样的美好。摄影教学就是要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他们捕捉美的观察力,使他们热爱生活,用独特的视角在他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记录美,呈现美。
我们多年的摄影教学证明,摄影创作活动能让大学生们随时留意去发现生活中不经意的美好瞬间,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美”,表现“美”,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我们的调查问卷表明:90%以上的大学生喜欢摄影,并表示摄影的目的是表现生活中诸多的美好。一名同学在谈到学习摄影公选课的体会时说: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摄影师,就算没有专业性的设备,仅仅只是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摄影,完成对身边事物的欣赏。如同那句大家都听过的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摄影是发现生活中的美的一个途径,帮助我发现更多平时被忽视的美好之处。特别是这几次的实践创作,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新的东西,惊奇于原来生活了二十年的家乡有这么多值得拍的东西,不只是自然风景,还有许许多多辛勤劳作的人们。不管是听着鸟叫早起出门上班的人,中午聚在一起吃饭、谈笑的人,以及放学回家的儿童,还有傍晚每个烟囱里冒出的炊烟,都是那么的美好。
3.摄影教学可以使大学生自如地去创造美
摄影的最终成品是图像,以影像为载体的摄影作品体现着摄影者的思想情感和美学修养。大学的摄影教学不仅要引导和启发大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而且,更要指导他们自如地去创造美。一方面,摄影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客观社会中存在着自然的和人类生活的各种景物,摄影创作的本质是摄影者将看到的景物运用摄影语言艺术地再现为可视图像的过程。而摄影创作不是相机本身机械地复制景物,而是摄影者主客地、能动地再现景物影像,这种主客地、能动地再现就是创造。另一方面,大学生是年青的群体,他们的爱美之心正值火热。他们渴望美,向往美,更愿意表现美和创造美。无论是自然中的美,还是生活中的美都是他们乐此不疲的追寻,这是他们创造美的基础。
摄影教学的目的,要在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发现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提高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自觉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如地去展现美和创造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们以摄影作品的呈现为根本,深入生活,以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创造性思维,把社会和自然中的现实美升华为艺术美,创造出高于生活的、动人之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