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壁画的生态美学研究
2020-07-14叶庆庆
叶庆庆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 333001)
十六国以来,战乱不息、社会现实残酷,统治者大力倡导修庙开窟。当时许多著名画家都参与了寺庙壁画的创作,这些寺庙壁画代表着当时画家们的绘画水平,反映着中国传统绘画吸收、容纳外来文化艺术的新成就。但中原的寺庙及壁画多已毁坏,现只有新疆库车、吐鲁番地区、敦煌莫高窟、甘肃麦积山等石窟留有大量壁画。这些壁画遗存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社会历史、艺术、民族文化及东西方交流的情况;另一方面,石窟壁画故事拓宽了我们对生态美学研究的新视野。
一
西方自工业文明起面临着生态环境危机,思想来源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人文主义运动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1],主张复兴古希腊的人本精神,要求人们正视自己、认识自己,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①这种思想虽然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但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发展。现代西方重要的思想家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建立的“敬畏生命”学说,其基本含义详细阐释了人应该对一切生命(包括植物)保持敬畏态度。因为这种共生联系遭到伤害会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无法估量的灾害。美国生物学家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1917-2012)也提出关于生态学的三条定律:“一是认为所有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二是万物在循环中不会消亡;三是大自然最有智慧。”哲学家帕斯科尔指出人与自然在价值上并没有高低之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一书中说道:“人们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习惯从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出发,忽略了大自然和周围环境的承受力。”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美且异化的现象。
中国古代哲学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到达顶峰。虽然在生态方面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但是如老子、孔子等人提出的一系列哲学范畴都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美学研究。老子着重讲宇宙观和认识论,孔子着重讲社会伦理问题,二人侧重不同却都从“天人合一”角度出发,来揭示人与自然的内外联系和共生关系。老子创建了一个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中蕴含着较多的生态美学思想。第一,他认为“道”先于天地而存在,“可以为天下母”②,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第二,“道”产生万物,“似万物之宗”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认为万物平等。第三,他用“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来说明道的运行和发展遵循着自然规律,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第四,老子提道:“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⑤指出人们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去伤害其他生命和自然界的万物。这样的生态美学思维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看法大相径庭。孔子在《论语·阳货篇》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荀子在《天论》中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也提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阐明了四季更替运行,万物发展有其天然的规律,这种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天人合一”是相承的。“天人合一”表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在价值上没有高低之分。这种天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美学在石窟壁画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
尸毗王本生,敦煌莫高窟275窟(北凉),同题材还出现在第254窟(北魏)、第302窟(隋)、第85窟(晚唐)。讲述帝释天和毗首羯摩变幻成老鹰和鸽子,以此考验尸毗王,鸽子为了不被老鹰吃掉,逃到尸毗王面前,老鹰对尸毗王说不吃鸽子自己会被饿死,为了鸽子不被杀死,老鹰不被饿死,尸毗王牺牲自己割下身上的肉喂老鹰,其行为感动上天。萨陲那太子本生,莫高窟254窟(北魏),同题材出现在第428窟(北周)、第419窟(隋)、第85窟(晚唐)、第72窟(五代)。讲述萨陲那舍生饲饿虎的情景。大车国的三位王子出外狩猎,看到悬崖边母虎因生产小虎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喂养,眼看母虎要将小虎吃掉,三位王子无能为力只能离开,萨陲那太子为救老虎,瞒着两位哥哥独自回到老虎身边,让老虎吃掉自己,最后只剩下一堆骨头毛发。这类不为一己私欲、自我牺牲的题材在石窟壁画的本生故事画中表现众多且形式多样。类似的壁画还有须达拏太子本生,在莫高窟第275窟(北凉)、第254窟(北魏)、第419窟(隋)、第85窟(晚唐)、第72窟(五代)等同样描绘此故事。画面中表现乐善好施的叶波国须达拏太子看见国内贫苦之人便心生怜悯,于是下令布施,并说“恣人所欲,不逆人意”,敌国的人便来索要神象,须达拏为遵守承诺将神象送出,这一行为引得国王愤怒至极,将须达拏逐出宫廷罚他去山中静虑思过,沿途须达拏一路施舍,将车马衣物甚至连自己的妻子、子女也悉数施与他人,直至感化,国王得知其孙儿孙女惨状,便将须达拏接回皇宫,敌国国王得知太子慈善,归还神象,钦佩太子德行,与叶波国修好,化敌为友。
本生故事中传达出人与自然万物具有整体性和平等性的生态思想,否定了自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渐渐产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否定了人类的自身优越感,否定了人类在世间拥有优先权。人们不该只考虑自我,而是要从世界乃至整个地球的生存处境看待,从整体思量,利己利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三
克孜尔石窟第8窟,小儿鼗鼓踊戏。其故事讲述的是妇人家的门前有个小孩正拿着鼗鼓在玩耍,而旁边另有一个人要宰牛祭祀鬼神,希望能保佑他得病的父亲早日康复。看到这个情景,帝释天就不停地笑,妇人见此心中很不高兴。于是帝释天向她解释道:“我笑,首先因为那个小孩本是牛托生的,他玩的鼗鼓是用他前世的皮做的。其次,那个杀牛为父祈祷的人,不知杀牛祈求治病甚是不祥,他的父亲会转世为牛被别人宰杀。”说明人们只有将有情识的动物等同于“父母”,才能用真正的慈爱之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生命,尊重生命,才能保护生命,进而保护生态平衡。克孜尔石窟第38窟,猕猴奉蜜。讲述人类必须用放生器过滤掉水中的小虫等生命体后才能饮用,喝其他天然的液体也必须如此,以免伤害其他生物。再比如,森木塞姆石窟第44窟,杀犊取皮,壁画中描绘的同样是保护动物的画面。
壁画中描绘的这些故事,表现了古人尊重生命、反对杀生,他们用关心爱护身边的一切生命,体现了生命平等的思想。当代社会,人们为了满足衣、食、医疗等需求(尤其是非基本需求),产生购买和使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尤其是“食”这个消费源头,大大刺激了野生动物被捕杀的现象。仅因为相比家禽“野味”营养价值更高这种毫无科学性的无稽之谈,导致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甚至引发了病毒的爆发。了解古代人与动物之间的处理方式,对当今社会人们随意杀害动物的行为起着借鉴意义。人类在生存中并没有优先权,我们都是生态链上的一环,万物平等,我们应该遵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谁也没有剥夺其他生物生存的权力,反对杀生这个观念并不会妨碍人类的生存,但无节制地杀生反而会破坏生态平衡,被大自然反噬。
四
石窟壁画作为艺术的一种传播表现形式,在民众文化素养普遍不高的古代发挥了“以图解说”的功能。放眼当下,相比文字人们更喜欢图画,尤其是带有故事情节的图画,所以拥有近万平方米壁画的新疆石窟和敦煌石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西方生物中心论者以为,“……没有任何东西是死的。作为一个能自我调节的存在物,地球有机体具有消弭其身上的破坏因素的能力;环境伦理学正是地球“试图保护它自己”的一种表示。人类作为现今地球上最巨大的毒素,有可能被地球排泄掉,如果这个物种不净化其技术活动的话。地球可能会自我毁灭。”[2]⑥另外也提到“人类对自然生态毁灭式生产方式导致的生态危机,是动物病毒感染、变异致使新发传染病的长期风险。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净化功能,病毒的毒性、传染性、变异性十分有限。可是,当生态环境持久遭到破坏致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净化能力也就受到影响,普通病毒基因极易产生变异,成为毒性、传染性强的新型病毒。”[3]⑦石窟壁画中表现了人与非人类的一切存在物之间的整体性和平等性,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画卷,这是古人长期的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值得我们回顾、研究和借鉴。
注释:
①张周志.《现当代西方哲学原典导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版,第2页.
②《老子》第二十五章.
③《老子》第四章.
④《老子》第四十二章.
⑤《老子》第三十四章.
⑥Lovelock,《该亚:对地球上的生命的新理解》.纽约,1979.
⑦岳伟,古江波.公民生态文明素养亟须全面提升——基于当前重大疫情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0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