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村经济》看乡村复兴之思考
2020-07-13秦勤
秦勤
摘 要 中国传统乡村,具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征,其生态、生活和生产都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法则,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性特征。隨着城镇化大潮的席卷,作为凝聚农民和维系情感的耕读文化大多湮灭无踪。在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快速和最大规模的城镇化“黄金期”之后,我国乡村日渐衰弱,乡村复兴必须提上议程。本文旨在提供另外一个视角—从乡村本身来思考乡村复兴的原因、意义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江村经济;乡村复兴;城镇化
一直在某一块土地上劳动,一个人就会熟悉这块土地,这也是对土地产生个人感情的原因。人们从刚刚长大成人起,就在那同一块土地上一直干到死,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如果说人们的土地就是他们人格身体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夸张[1]。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一书中十分到位地描述了乡村中的人们对于乡村那块土地的深厚感情。乡村复兴近年来成为各大媒体和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就乡村复兴的三个方面问题给出自己的回答。
1乡村衰落的原因到底什么?
首先,费孝通指出以中国的人口与土地的比例,要维持适宜的生活,对中国广大乡村的普通民众来说,是不可能的。粮食不够,只能靠副业来补足。然而就像很多和开弦弓村一样靠养蚕缫丝这样的副业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机械化大生产席卷而来之时,这些没有组织起来的自营小手工业者自然会被慢慢淘汰[2]。
其次,城市化带来的“乡村供给城市”等问题日渐突出,“农民非农化”“土地非农化”现象显而易见[3]。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非农化过度粗放,以及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乱占乱用,以致耕地面积迅速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不仅影响到乡村地区的发展,更已经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
当前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裹挟这巨大的市场能量,成了左右乡村发展的强势力量。从村庄终结的形式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位于城市中远郊,在城市“拉力”与乡村“推力”作用下,自然或人为加速生产要素向城市长期净流失,导致乡村内部亏空瓦解而缺乏内生增长动力,日渐边缘化进而衰败的乡村;另一类是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在城市强大的虹吸作用下被城市蚕食,进而在形式上“拟城化”的村庄[4]。“空心村”“季节性村庄”大量涌现,村庄原本的社会自治体系、自组织经济、邻里守望的社会网络关系被打乱,村落共同体逐渐消解,乡土文化日渐消失。
2乡村复兴的必要性在哪里?
乡村一方面已经满足不了居住在此的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承担供给城市生活的压力,如若继续放任城乡发展由此下去,必然会给健康的城镇化带来阻碍。乡村手工业不仅承担着生产产品或商品的功能,而且承担着吸收部分劳动力的功能,这一功能在土地不足的中国乡村尤为重要。乡村复兴的意义不仅在于复兴原本的乡土文化,更在于留住乡村人口,形成内生城市化乡村的储备力量。
在城镇化与工业化所定义的现代化语境下,城乡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中国乡村的发展总体而言呈现出一个不断追赶城市的线性转型逻辑。衰败与异化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赋乡村文化魅力,建构乡土文明不可或缺。因地制宜地保持地域乡土文化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弘扬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城乡发展体系中寻求与城市文化的对等和平衡是重中之重[5]。
3建筑师在乡村复兴的过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有关乡村的理论研究仍基于城市主体视角,通过“以城带乡、以工支农”,从城市端来激活乡村,对乡村进行再定位与发展。但由于中国城乡关系的断裂化,尤其是乡村主体一极的长期缺席,“乡”之不存,何能“以城带乡” [6]?从乡村主体的立场重构城乡关系,在新型城镇化中重构“乡村主体性”,使城乡二元结构回归到传统状态,在城乡发展体系中寻求乡村与城市的对等和平衡,让乡村主动向价值回归、自身造血、繁荣复兴的方向转型。
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复兴以及城市更新的再发展。建筑师可以说作为一个资源的调度者对于乡村复兴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建筑师是调度者,同时也是“外来者”。身处城市环境的建筑师们,在参与乡村复兴建设时是需要进行选择的,选择就会带来正确性的问题。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像华西村那样的乡村别墅,中国式的欧洲小镇也不乏多见,乌镇、同里等借助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商业气息甚浓,传统坡屋顶下露出一个巴洛克式装饰窗台的乡村建筑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了很多盲目追求自然生态性的将传统夯土、竹构等民间建造胡乱堆砌、张冠李戴的做法,这在乡村复兴的过程中这种由于建筑师的选择错误带来的问题随处可见。
作为建筑师,我们应该将乡村的建筑文化传递视作自己的责任所在,对有实际意义的地域性建筑,进行适当地改造和再利用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意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素养,不能盲目追求一时的商业效应,忽视了长远的发展需求。乡村复兴需要的是建筑师清晰的思维与逻辑、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09.
[2] 葛早阳.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开弦弓村村庄形态变迁解析[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海口: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1-9.
[3] 胡文远.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与政策调整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2.
[4] 袁春芗.城中村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广场,2011(6):169-172.
[5] 张京祥,申明锐,赵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5):1-7.
[6] 朱霞,周阳月,单卓然.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策略及路径——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5(8):44-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