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在区域游戏中的有效介入与指导策略

2020-07-13陆翠玉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区角区域游戏

陆翠玉

摘要:幼儿园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为了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主动学习、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等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教学材料,创设教学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关键调:区域游戏 有效介入 指导策略

一、区城游戏的重要性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自发自主性的娱乐活动,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能够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作为幼儿园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動,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能开发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区域活动也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认知新生事物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对事物的好奇心,在游戏的过程中主动的去探索,去发现,去认知。借助区域游戏,可以让给幼儿从游戏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现实生活,比如在娃娃家的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整理娃娃家,感受爸爸妈妈的整理家务的辛苦,从而学会不再乱扔物品,学会自己整理房间等,在照顾小娃娃的过程中,幼儿也能切身的感受到,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辛苦,从而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等。区域活动的开展, 能有效的促进幼儿 人格的完善,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与小朋友们之间的相互协作,交流,让幼儿学会协作精神,互帮互助,提高幼儿自主的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指导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但是并不是介入越多越好,区域性游戏通常是幼儿自发生成的,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忌,盲目地介入游戏,不仅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中的游戏,干扰幼儿原有的活动意向,而且还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及伙件间的相互作用。只有适时的介入,才能推进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发展。所以,选择介入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介入过少——放任游戏; 介入过多——导演游戏。那么该 如何把握介入的时机呢?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有效介入与指导,教师只有针对区域活动各环节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指导策略,才能促进区角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地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一)适时的介入指导

幼儿年龄小,自控尚不足,在进行区域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状况, 比如:危险、不安全因素:攻击性行为等等。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化解不安全因素。最常见的就是幼儿在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争抢玩具的状况,两个小朋友互相抢玩具,抢不到的就是最先哭的那个,而抢到玩具的小朋友看到对方哭了,也往往会因为不知所措也跟着一起哭, 而老师在这个时候的介入,既能轻松地化解游戏中的不和谐因素,使游戏得以正常开展。同时也要让小朋友们懂得去分享,懂得互相谦让,懂得协作。那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该如何去协调这些问题以及担当怎样的角色呢?《指南》中有明确的定义,在区域活动创设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尊重幼儿,要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做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活动中,我们的重心应该是培养孩子去感受和在乎活动的愉悦,而不要去刻意的奖励,而忽视了活动的本质。

(二)辅助性介入指导

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时时刻刻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着,教师及时提供及更新游戏的材料对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开展。同时教师的介入指导要适时,只有当幼儿确实因本身经验能力局限,探索活动难以继续时才给予一定的支持。孩子们自由选择、自主活动,老师适时适度的给与支持、帮助和引导。整个活动中,让孩子们真正做区角的主人,切实发挥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但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偏区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问题,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在区域活动中给予了孩子充分的自主能动性,但这会让孩子总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也就造成了孩子偏区的情况,但是教师又不能过多的干预孩子的自主性,强迫孩子去参与活动,这就形成了矛盾,要如何改变并打破这一矛盾了?可以在区域活动进行到一定的时期后采取一定的轮流形式,让幼儿在各个区域进行轮流活动,进行交换。教师以游戏方式将幼儿分组,然后以抽签的方式让幼儿抽取所参加活动的区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活动,就可以打破幼儿的偏区现象。但要从根本真正改变偏区现象,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分析、研究、并探索发现个别幼儿偏区的原因,找到偏区的症结,是因为材料投放不充分,还是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足,或者是因为孩子兴趣爱好指向造成的,找到原因以后从本质去击破从而改变偏区的现象。这里又体现了教师间接干预的重要性。

(三)隐性的介入指导

教师与幼儿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就是成年人与未成年的关系,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游戏的发挥和发展,因此隐性的介入可以减少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游戏的积极开展和进行。隐性介入可以以角色的形式介入,即老师主动加入幼儿的游戏中,扮演角色,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幼儿推进游戏的情节。因为集体教学中很难以实现孩子的自主探索,通过分区自由活动让孩子主动的去探索,在不断的尝试中去实现探索,发现。因为孩子年龄和生活经验也局限了孩子的探索行为,在活动中,主要表现在情景动作单一,在看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不能生硬的去教孩子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游戏,而应该仔细的分析寻找造成的原因:是生活经验不足或者是未被激活?还是材料投放单一了?找到原因以后就要对症去解决,是因为材料投放的原因,那很好解决,要有针对的投放相关的材料。如果是生活经验造成的,那就要有意识的丰富生活经验,可以通过提示、积累、谈话、激发、分享交流等方法来激活原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孩子在扮娃娃家的时候,只会抱着娃娃扮妈妈,哄娃娃睡觉、给娃娃唱歌。在观察到这一现象时,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组织一次谈话活动,通过谈话、讨论来激发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并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活动中去,在游戏中更好的去探索发现。有时引导不需要过于刻意,教师以一个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其活动会更有效。在娃娃家教师可以扮演另一位妈妈,可以与"小妈妈"交谈:"你给宝宝吃的什么奶粉?生病了都找谁看病啊?"边谈边给自己的宝宝喂吃的,还可以招呼餐厅的服务员过来服务,把自己想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演示一遍,孩子通过观察通过模仿就会激发出生活的经验,从而丰富活动内容。

作为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一定要时刻提高警惕,分析确定指导是否有必要,要多看少动,要进行观察、判断,理性的分析其活动意义,要去当一个观察者、参与者,而不当游戏的破坏者。只有孩子在活动中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教师才有必要去干预:当孩子长时间的游离在游戏活动外时,教师应该引起关注,并进行干预;当孩子长时间的重复简单、单一的动作时也需要去进行干预,让孩子打破这样的单一重复;还有就是孩子在游戏中出现了违规行为、或者严重的破坏性行为时,教师就必须加以干预和制止了。

也可以以评价介入,即教师在发现游戏中幼儿碰到具有共性或有价值的问题后,在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评议讨论,从而解决问题,提升经验。教师要善于发掘幼儿游戏中的价值点,组织幼儿讨论,并帮助幼儿将讨论结果加以提升,将解决办法运用于今后的游戏中,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适当的,肯定的的评价,赞美,鼓励,是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肯定,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信心的来源,更能促使幼儿信心满满的去完成完成区域游戏。

三、结束语

区角活动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和不可取代性,但区角活动并不是简单分区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动性并不是滋养懒惰的教师,而是需要教师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发现,才能够真正有效的开展区角活动,以《指南》为背景,最终实现其目的。总之,区域性游戏是是对幼儿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幼儿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可以提升对生活经验的体验,感悟,从而懂得去理解他人,感恩他人。区域游戏介入的核心思想是要教师懂得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发挥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适时的合理介入指导幼儿的区域游戏,需要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以一颗重心,细心和时心,去帮助和指导幼儿的游戏行为更需要教师对幼儿享重、理解和包容,给他们更多的发挥和成长的空间。

猜你喜欢

区角区域游戏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分割区域
擦桌子
浅析小班幼儿区角活动选择倾向及其成因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区角活动
区域发展篇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