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0-07-13王红琴

卷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职

王红琴

摘 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一直是薄弱环节,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比较多,所以普遍对深入全面系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将高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有机结合,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充盈学生的文学内涵,提升高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让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课堂上绽放灿烂的光彩。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高职;语文教学

教师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网络技术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思想渗透教育,在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作用,实现高职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大力推动传承传统文化这一伟大灵魂工程的建设工作。

1 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近代最伟大的梦想”,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基本保障,更是走向复兴之路的精神支撑。然而,就高校教育现状而言,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因此,将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合在高校语文教学中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观的驱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就生长在中华优秀的文化土壤中,而其蕴藏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思想,自然就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这些思想都是和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在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同时,不仅要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要在生活中熏陶、感染学生行为,为走向中国梦复兴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2 基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

2.1 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结合,促使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

在高职语文的教材中,大多选用的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是因为经典的作品起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学生认识和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传授学生表面的文化知识,还要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索和挖掘经典作品中蕴藏的传统文化气息和内涵,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掌握传统优秀文化的真正蕴意,进而自觉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比如,在语文教材中,由屈原创作的《天问》中提出160 多个问题,创设出浓厚的探索氛围,这首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也是古代文学创作的一个巅峰。《天问》中包含着诸多地理人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都是屈原对人文和地理进一步认识的结果。屈原的这种探索精神,不仅仅是体现在几个问题之上,而是揭示了一种精神,即探索精神,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又如,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优美的诗句和幽静的语境体现了一种顽强生命力的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运用逆写手法打造人才,体现无所屈膝、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些都需要学生鉴赏和学习,让学生深刻领会到“科学探索精神”并思索“生命的存在价值”等问题,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形成自尊自爱的生命意识,唤醒情感的体验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2.2 发挥传统文化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高职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涵盖了历史、礼仪、人文各个方面,其中不乏优秀的思想精神,因此,教师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而且应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的渗透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教材《正气歌》一课中,教师可以搜集有关文天祥的生平资料制成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带领学生了解五言古体诗的写作形式,再和学生一起分析诗篇中历数的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不朽事迹,引导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感受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使学生深刻感悟“正气”的含义,点燃学生的爱国主义豪情,深入体现高职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作用。

2.3 语文教学和专业科目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学生的人格思想趋于成熟,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甚至是会对语文教学产生厌烦心理。基于此,高职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改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文學的兴趣。“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借助一切可行手段促使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结合教材和学生专业及未来社会需求,运用合作分析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举例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给专业学习带来的启示和熏陶,感受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魅力,来激起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欲望。

2.4 组织实践活动,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教师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想要引导学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还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文化涵养在实践中得到提升,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参与包粽子、赛龙舟、系五彩绳等民俗活动,并向学生传播有关屈原的历史人物知识,使学生在节日气氛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智慧,同时加深对著名历史人物的认识,提高学生体悟传统民俗文化的能力,实现高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的完美结合,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2.5 融合现代化网络技术,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网络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教师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时,可以融合现代化网络技术,让学生在充沛的网络资源中获得丰厚的文化滋养,实现科技与传统的碰撞,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网络技术搜集资料的学习能力,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网络资源中搜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锻炼学生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并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得到传统文化的充实,使学生的文学水平以及传统文化内涵同步提升。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开展开放式网络教学,将学生分为5—6人为一单位的小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网络资源中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以影视资料辅助阅读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并通过视频资料,带领学生认识传统服饰,感受传统礼仪文化,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初步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传统艺术,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3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掰开揉碎、系统提炼、全面梳理并深挖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其中的核心要义,进而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郭海凤.简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应用[J].现代交际,2019(13):206-207.

[2]张宪菊.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40.

[3]闫晶,周光大,高虹,王冬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传承[J].职业技术,2018,17(10):87-89.

[4]李小侠.高职语文课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08):123.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