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2020-07-13王善凯

卷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王善凯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积极同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相融合,以此来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全方位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立身之本,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灵魂所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能。但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常因教育内容重理论性、手段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不了思政教育的发展需求,也影响着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积极推进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融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1 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充分依托于立德树人的科学观念,紧密结合现阶段最新最全的理论政策以及优秀成果,积极将中国梦等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积极与立德树人目标相融合,有利于落实教育根本任務、把握教育方向,确保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成效。

2 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途径

2.1 完善教育机制,强化师资力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普遍需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指引,不断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内容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2.1.1 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体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育内容是基础,若思政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缺失性或滞后性,势必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成效,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内容的更新与完善。在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应该注重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领域中取得突出发展成就等。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才能更好的提高德育工作的育人成效,也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2.1.2 不断优化师资培养力度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水平,需要依托于完备的师资力量。全方位加大教育力量的培训等工作,确保广大教师能够紧密把握立德树人理念,能够以更加科学多元的教育方法来提升思政教育成效。因此,首先,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加强思政教师、辅导员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及再教育。其次,完善人才晋升渠道,不断强化人才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此来更好的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此外,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成效,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的姿态和素养投身于思政教育实践中。

2.1.3 积极创新教育方法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仍习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试图引导学生来进行强化认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与沟通,有的教师甚至采用一张PPT就完成了整个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这不仅难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成效,也不利于培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更有成效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应该积极推动教育方法的创新。一方面,高校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积极开展教育方法的研讨。通过研讨沙龙等形式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积极深入的交流与实践,不断推动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更好的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应该尝试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积极实现“互联网+思政”的模式,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和内容,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思想政治学习实践中,自觉利用网络及移动互联网终端等深入全面的学习。

2.2 转变教师观念,创新育人模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为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不断优化思政教育的质量,应该充分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以此为导向来全面创新育人模式,整体提升育人成效与水平。

2.2.1 拓展教育宽度,延伸教育长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必须全面践行立德树人的科学理念,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一直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思政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基本为思想政治教师或者辅导员,其他科任老师并不在内。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般仅安排在前两学年,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这种相对单一化的育人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制约着学生的长远发展。在立德树人科学观念指引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实施全员化、全过程育人,拓展教育的宽度与长度,全方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2.2.2 转变教师观念,因材施教差异化育人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大学生差异化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以及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变化或者不同轨迹等,随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和模式。

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所有教师的传统观念,引导所有一线教师都能够自觉转变教学观念,自觉树立服务学生的价值观念,立志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放在育人第一位。同时,要积极促进教师进行角色的转变,引导他们积极沉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积极沉入到学生寝室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心理动态,给予学生精准个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梳理好自身的情绪,以高昂的斗志、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成长面对生活。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应该创新辅导员老师的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加强与广大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依托于便捷高效的网络互动、新媒体等,积极向学生传播正能量、传递有价值的理论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

2.3 创建实践活动,拓展思政教育基地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充分践行立德树人的科学目标,应该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思想教育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达到育人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拓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创设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学生在感受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不断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学习发展成效。

2.3.1 积极开展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积极深入社区参与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德育素养。一方面,学校可以积极同各类社会组织合作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例如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支教、支医、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服务意识、感恩意识,充分践行立德树人的科学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利用节假日积极寻求实践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2.3.2 开拓开放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采取灌输式、植入式手段,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學习兴趣,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积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例如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引申到社会实践中开展研学活动,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娱乐相统一,启发与感悟相促进,促进学生在感悟中成长。同时,科学设计开放性、实践性的任务或者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撰写研学报告、观后感等体验式论文,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以及思想水平。

3 结论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全方位立足于立德树人的科学目标,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和方法,不断优化思政教育的育人模式,整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义波,朱必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5).

[2]李旎.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今日财富,2019(02).

[3]葛越.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智库时代,2019(19).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