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涯规划答辩制度促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2020-07-13关宏达张玉纯

卷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就业服务就业指导

关宏达 张玉纯

摘 要:将学涯规划答辩制度引入就业指导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对学涯规划的认识,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涯规划指导,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和全面化,建立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形式与途径,构建基于学涯规划答辩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学涯规划答辩;就业指导;就业服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省级学生工作精品项目“以学涯规划答辩制度为抓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项目编号:2018XGJPB3003)。

大学生是我国高阶知识分子,也是我国社会所需要的重要人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对自身期望过高,没有正确认清社会形势,同时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面对严峻形势及挑战,本文以新的就业指导模式——基于以学涯规划答辩制度为抓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来研究。

1 大学生学涯规划答辩与就业指导教育的必要性

1.1 学涯规划答辩制度

学涯规划答辩既学生生涯规划答辩,以2017级既2021届学生开始实施学涯规划答辩制度。

学涯规划答辩制度既为新生入学教育之后,向全体新生下发学生生涯规划书,让学生按要求填写规划自己的学生生涯。规划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自我认知,生活环境分析,学业就业目标定位,计划实施方案以及辅导员意见。其中,自我认知需要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爱好及优势,能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对自身有一个良好的认识;生活环境分析主要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家庭环境及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业就业目标定位需要学生对自己大学所需学习的课程做出规划,同时随年级升高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做出规划;计划实施方案既学生针对自己的目标确定明确的计划;学生填写完毕后,辅导员对学生的前四个部分做出评价意见,指出优缺点并对学生进行意见反馈。

以学期为单位进行中期检查,对学生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以学年为单位进行答辩,答辩通过PPT演讲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覆盖所有学生,并筛选优秀答辩成果集中展示。

学年答辩结束之后,下发新规划书,让学生针对新学年,结合去年情况改良自己的计划。以此循环。

1.2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较大一部分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待业在家的现象日益上升。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我国大学生人才数量的日益提升,社会需求量已饱和。但高校没有积极开展相关学涯规划课程,缺乏就业指导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我国近六成的高校在大四阶段才开展相关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课程,仅有不足两成的院校在大一阶段开展相关学习。学生对职业规划大多较为陌生,且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对未来的就业合理规划。同时,部分院校没有深入对相关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开展深刻的教育工作,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因此造成了大量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

1.3 开展学涯规划答辩的必要性。

学涯规划答辩,是从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出发,具体分析其包括兴趣、爱好、能力等多项客观因素,制定出最契合的方向。目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自恃心理,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与定位不够明确,因此往往难以做好相关的规划。同时,大学生在过往的学习生活中,往往都缺乏相关的职业经验与社会经验。因此,在面对公司应聘面试、人际交往等多类情况,学生通常表现出困惑与不理解的现象。为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保障其利益的同时,更多为社会贡献人才,必须开展一定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保障大学生以更适合的面貌应对社会单位并解决就业问题。

2 学涯规划答辩全程化,全面指导大学生就业

很多学生认为就业指导是为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准备的,其他年级的学生没有必要进行就业指导。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需要进行,其他阶段的学生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就业指导。学涯规划答辩就业指导分为四个阶段,就业指导的理论应该始终贯穿于这四个阶段中

2.1 导入期

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处于导入期。大一的新生处于还未完全适应大学生活的阶段,还未完全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大一的同学不仅对大学环境生活不适应,并且从高中的严格管理到大学的无拘无束,学生不能够适应这种转变。于是很多学生出现了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沉迷网络的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奋斗目标,对职业规划不明确。因此,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学涯答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第二,让学生进行准确的自我认知,可以通过测量表或者是相关课程来实现;第三,专业认知教育,相关教师应该开展一些讲座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对专业有所认知。第四,让学生对职业规划有初步的了解。

2.2 成长期

大二的同学处在成长期。经过了导入期的教育以及大一整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在知识、专业以及技能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已经具备了进行学涯规划的能力。在這个阶段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职业理想缺乏等。在此阶段,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教育,通过在课堂上对成功案例的讲解、专题讲座的开展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目标,并且为目标而付诸于行动。其次,组织学生撰写学涯规划答辩书,并且开展学涯规划答辩相关比赛,组织学生参加。

2.3 过渡期

大三的学生处于过渡期。相比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大三的学生已经对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在此阶段,应该根绝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安排:第一,实习安排,通过校企合作和人才市场合作来拓宽实习的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工作生活。第二,对学生进行求职教育。应该对处于过渡期的学生进行求职方面的初步指导,例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简历的撰写、面试方面的一些技巧。第三:学涯规划答辩发展辅导,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目标,制定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路线。在此阶段应该着重于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2.4 尝试期

大四学生处于尝试期。对于大四学生来说,就业已经成为主要的目标,专业素质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这个阶段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和发布招聘信息、开展公益性质的招聘会等,还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辅导,开展职前培训。

3 学涯规划答辩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意义

3.1 加深大学生对自我兴趣、性格、技能等的认知

开展学涯规划答辩,可以获得相应较为科学、准确的个人职业发展信息。通过在学涯规划答辩的学习,能够让大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引导大学生感知自我的兴趣爱好、性格类型、能力素养、价值观念等情况,促使大学生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评估自己的劣势、优势条件,对现实情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行科学的评估,这样便能够扬长避短、弥补不足、从而适应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在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入职机会。

3.2 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学涯规划答辩是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一种预先式,通过学涯规划答辩,学生会更加透彻地分析自己的职业意愿、职业能力,让大学生较为清晰的回答“我是谁”,“什么是我喜欢的”,“我能做好什么”,“我合适什么职业”,“我做好了受挫的准备了吗”等方面问题,如此以来,学涯规划答辩便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求职主体意识的手段,促使学生从消极等待、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参与、主动规划,那么就业心态会发生很多的改变,大学生自身的耐挫折意识、抗击打能力都会增强,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有了较强的主体意识,大学生的就业之路也会更加顺畅。

3.3 培养大学生创造力与竞争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

学涯规划答辩的开展,不仅是促成学生自我认知、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而且是学生竞争力、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学涯规划答辩很大程度上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训练课,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与本领,如待人接物、沟通表达、应聘事宜等等,都是学涯规划答辩的内容,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涯规划答辩,能够与自身求职目标相联系,提升大学生求职竞争力,具备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并且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大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提供保障。

3.4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明确自身职业定位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学子们的象牙塔,大学生终将会步入社会,面临就业求职问题,如果大学生一直都用单一、狭隘的观念看待就业以及就业形势,那么势必会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实现。多元化是当前社会职业选择的趋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也是客观的事实,很多大学生缺乏科学的判断,没有形成理性的就业与择业观念,导致他们高不成、低不就,无法顺利实现就业。学涯规划答辩的开展,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认知主客观情况,分析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情况,并以此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那么大学生便会不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也不会再急功近利、抱残守缺,而是会积极进取、实现主客观条件的最优匹配。

4 小结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然形成,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已经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重视学涯规划答辩,并且积极思考教育策略,才能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杜映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崔颖.大学生职业生涯規划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王晓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8.

[4]张洁婷.社会转型背景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偏差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18-19.

[5]李虹雨.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23.

作者简介

关宏达(1984-),男,满族,黑龙江牡丹江人士,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井冈山大学学士,讲师。

张玉纯(1997-),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士,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武汉华夏理工。

猜你喜欢

就业服务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构建与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与跟踪体系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技能大赛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面向就业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拓展模式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