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级分类的企业人才队伍“全视角”动态评价研究与应用

2020-07-13宋广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分级分类人才队伍

宋广涛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3-153-02

摘 要 本文立足于“拓展人才施展空间、精细动态纪实评价、评用结合激发活力”为出发点,涵盖各类别、各层次人才队伍,构建以“1+X人才评价多元化渠道”“数字文字双模块、定量定性双指数、纵向横向双模型”多维化“大数据库”“评用结合多方式衔接”三位一体的“全视角”人才动态评价管理体系,为人才队伍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建设提供科学、高效、实用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 人才队伍 分级分类 多维化评价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面对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育人、识人、用人、留人,成为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构建企业人才队伍分级分类的“全视角”动态评价研究与应用,能够有效激发人才队伍的生机活力。

一、人才队伍评价的背景分析

1.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为课题研究明确了方向。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发挥干部考核评价、人才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建立干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构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推进人才评价考核工作明确了方向。

2.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形势为课题研究带来了机遇。面对企业发展的新时代、新形势、新征程,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企业发展最迫切、最紧要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激发各类人才队伍的挖掘潜能、彰显价值,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为升华人才评价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3.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经验为课题研究夯实了基础。近年来,企业持续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为新时代人才评价研究筑牢了基础,但同时,目前的人才评价工作还不能适应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

二、人才队伍评价分级分类

根据企业岗位性质和特点,划分基层领导班子、中层管理干部、机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六大类,并明确评价重点及目标。

1.基层领导班子。重点评价在思想引领、作风改进、队伍塑造、制度执行、廉洁从业、职责履行方面的表率引领作用,促进更加注重政治规矩、更加注重积聚合力、更加注重担当作为。

2.中层管理干部。重点评价在团队管理、职责履行、开拓创新、作风改进、清正廉洁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素养、更加注重挖掘团队价值,更加注重开拓创新。

3.机关管理人员。重点评价在素质能力、落实执行、创新创造、配合协作、精益求精、自我管理方面的模范发挥作用,促进更加注重做细做精、做真做实,朝气蓬勃,充满激情。

4.专业技术人才。重点评价在专业引领、成果转化、专业管理方面争当标兵情况,促进在知识更新、问题研究、创新协作、付诸实践、技术支持、严实结合方面。

5.职业技能人才。重点评价在扎实苦干、创造价值、技能服务,锤炼过硬本领争当能手情况,持续在好学上进、敬业爱岗、拓展市场、技能创新、敢于比拼、塑造形象上迸发激情,充满阳光活力。

三、人才队伍评价渠道多元化

搭建各类别、各层次人才队伍评价的多元化渠道,突出评价差异化、常规化、精细化、联动化、重点化,确保评价的基础性、全面性、准确性、针对性,做到精准“画像”。

(一)总体评价渠道

1.常规评价。采取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月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述职汇报、现场检查、个别谈话、座谈交流等形式,从政治站位、担当作为、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群众口碑等方面,全面深入了解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德、能、勤、绩、廉及作风的现实表现。

2.重点评价。聚焦上级年度会议精神及相关部署安排,每季度列出若干工作重点,时时关注重点工作进度、成效,适时进行跟踪评价,了解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的表现。

3.现场评价。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层单位现场工作观摩会,哪个单位在工作中呈现出亮点突出、实效明显的好经验、好方法,现场会就设在哪里,通过现场会的形式,查看班子成员体现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担当。

4.日常考核。坚持把日常谈心谈话作为了解干部的重要方法和常态化措施,突出日常了解,及时掌握、洞察、了解干部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态,避免干部调整才谈话、重大事项才谈话的单一化谈话模式。

5.调研考核。坚持常态化干部调研与工作调研的有机结合,深入细致在各个层面了解干部在攻坚克难、破解难题、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改进作风的实绩和口碑。

6.展示评价。举办论坛、演讲比赛、辩论赛、技能比赛、征文活动及员工座谈会,组建成立专业化精益小组,搭建丰富多样的平台,使干部员工获得更多的展现自我、彰显自身价值的“直通车”。

7.联动评价。密切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关注绩效考核、创新考核、党建考核、廉政考核、审计检查及专项考核等方面情况,与各类专项检查结果综合运用,确保评价渠道的全覆盖。

(二)分類考核评价渠道

根据各类别、各层次评价重点,采取1+X的多元化、灵活化评价方式,“1”即围绕考核评价重点,“X”即采取交叉评价的渠道方式,达到全方位、立体化评价实效。

四、人才队伍评价纪实多维化

以干部人事档案为基础,全面采集梳理各个渠道的考核评价结果,构建基于分级分类的“数字文字双模块、定量定性双指数、纵向横向双模型”的考核评价“大数据库”。

1.数字文字双模块。分层分类设立包括测评评价、履职担当、创新带动、团队活力四个维度为主题的数字化模块,廉政信息、审计信息、综合信息为主题的文字化板块,确保信息收集的真实性、全面性、动态性、直观性、便捷性。

2.定量定性双指数。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分类、合理设定、聚焦重点、突出导向的原则,从测评评价维度、履职担当维度、创新带动维度、团队活力维度,分别制定量化标准,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确保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全面性。

3.纵向横向双模型。采用图形、图表的方式,分层分类根据测评评价、履职担当、创新带动、团队活力量化的指标进行全方位的纵向、横向对比分析,构建更加系统、直观的评价模型。

①纵向对比模型。测评评价采用散点图进行纵向分析;履职担当采用折线图进行纵向分析;创新带动采用条形图进行纵向分析;团队活力采用面积图进行纵向分析。

②横向对比模型。测评评价采用柱状图(蓝色)进行横向分析;履职担当采用柱状图(橘红色)进行横向分析;創新带动采用柱状图(红色)进行横向分析;团队活力采用柱状图(绿色)进行横向分析。

五、人才队伍评用多方式衔接

(一)正向激励机制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根据各类别、各层次的人才评价多元化渠道评价情况,综合研究、运用“数字文字双模块、定量定性双指数、纵向横向双模型”评价纪实分析,做到历史、全面、辩证评价人才,采取将优秀人才选用到重要、关键岗位轮岗、挂职、借调等方式,加快人才的培养锻炼,同时,将综合结果作为党委研究机关人员遴选、干部选拔任用动议、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方面的重要参考,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展所长。

(二)预警督导

根据各类别、各层次的人才评价多元化渠道考核评价情况,多维化评价纪实综合分析情况,对于持续在重点工作进展慢、成效亮点不突出、团队建设欠活力、群众满意度较低的个人,采取预警督导、谈话提醒、调整调岗等方式,为优秀人才腾出发展空间。

六、全视角人才队伍评价的价值

人才队伍的分级分类、多元化评价渠道的畅通、多维化评价纪实模型的构建、多方式评用结合的衔接,干部员工展示自我的渠道更加畅通,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精准画像的素材更加详实、各类人才培养锻炼成长的机制更加健全。

1.构建“人才评价多元化渠道、评价纪实多维化模型、评用结合多方式衔接”三位一体的“全视角”评价管理体系的运行,能够有效解决人才评价系统性、连贯性、动态性不够的难题。

2.划分各类别、各层次人才队伍,并明确个性化、差异化的人才评价重点、评价目标、评价渠道,构建“数字文字双模块、定量定性双指数、纵向横向双模型”全视角评价机制,能够有效解决人才评价精细度不够的难题。

3.引导干部员工树立“功夫用在平时、功绩记在账上、价值会有彰显、成长着眼长远”的发展理念,能够有效激发干部员工敬业务实、担当作为、开拓进取、展现自我的源泉和动力。

总之,构建企业集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为一体,个性化、差异化、重点化区别对待,多渠道、多维化、多方式评价应用的“全视角”动态管理评价体系,在人才队伍评价方面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现了较好的创新性,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分级分类人才队伍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进一步深化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分级分类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益探索
教育部预科会考实施背景下预科英语分级分类教学研究
直销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备受期待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