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五突出”筑强筑实“先锋堡垒”
2020-07-13李哲
李哲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2-036-02
摘 要 “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界定党支部的职责任务,这是对党章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及职责任务的具体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要求,这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从“五化五突出”的维度思考分析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形势下发电企业 基层党支部
一、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党支部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
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等专题教育活动以后,我们党支部于2016年全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从严治党的要求,逐步由“关键少数”向党的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延伸。因此,只有牢固树立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緊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这条主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从严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让每一个基层组织都坚强起来,每一名党员都健康起来,才能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选择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其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作用发挥的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高低。近两年,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党组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从严治党管党的主体责任正在有效的压紧压实。需要通过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进一步严密组织体系,进一步严格组织生活、进一步严明组织纪律,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持续改进,不断加强。
(三)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是提质增效,扭亏增盈目标的重要抓手
当前,受能源改革步伐加快、电力市场供需失衡、煤炭市场价格居高难下、货币市场流动性趋紧等因素影响,电力企业普遍面临着综合电价下降、单位经营成本与发展需要不匹配、整体经营效益下滑等困难,直接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面对复杂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必须牢牢把握国有企业“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六个重要力量”的定位,全面落实国有企业“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更加自觉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转换发展动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转方式、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上,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通过加强党支部建设,激活基层一线,打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紧盯深化改革的重点问题,推进发展的难点问题,影响稳定的热点问题,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新时代新使命加强党支部建设的目标方向
(一)突出思想引导疏导责任,发挥引领方向职能
基层党支部要认真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坚守“主阵地”、种好“责任田”,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和精神激励。注重形势任务宣讲。各基层党支部要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活动日、职工理论学习多种形式,做好文化理念的宣贯融入。
(二)突出党性党规教育责任,发挥熔炉体检职能
要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尊崇党章、遵守党纪为基本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四种意识”,强化宗旨观念。
(三)突出科学民主决策责任,发挥把关定向职能
要牢牢把握党支部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不断规范党支部参与重要事项决策的内容、程序、责任,突出“科学决策,把关定向”的重要职能。
(四)突出党规党纪监督责任,发挥强基保障职能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把落实党规党纪监督责任作为强化支部组织保障职能的突破口,从严加强对党员日常监督管理,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五)突出服务中心融入责任,发挥聚力攻坚职能
始终把推动中心工作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党支部建设成效的“硬指标”。各基层党支部应围绕企业安全、效益、管理三篇文章,实现创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新时代新要求下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点,是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加强党支部建设,应对照国有企业普便存在“四化”问题,从党支部班子建设、组织生活、制度建设、主题活动等方面认真自查梳理党的领导弱化、淡化、虚化在基层党支部的具体表现和成因,厘清问题利害关系,对症下药,补齐短板,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打通关键“节点”,着力强化整顿,落实整改措施,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目标导向,就是引导基层党组织在工作开展中明确目标、在工作落实中盯紧目标、在工作完成中实现目标。加强党支部建设,应以“组织坚强有力、堡垒作用突出、党建工作扎实、服务保障可靠、职工群众满意”为总体目标,以“选配一个好书记、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构建一个好机制、建设好一个阵地、开展好一项活动、创建一流工作业绩”为主线,制定强化党支部建设的近期和中期目标,细化量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三是坚持责任导向。强化责任导向,就是将压力传导作为落实工作的重要抓手,形成责任环环相扣、压力层层传导的责任链条。应严格落实党建绩效考核责任制,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定期研究部署、定期听取汇报、定期分析研判、定期督促检查、定期述职评议等工作机制,运用工作通报、随机抽查、谈心谈话、考核奖惩等“组合拳”,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四、新时代新任务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方法途径
一是支部班子建设应标准化。党支部班子是否坚强有力、结构合理,是否有效发挥政治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要通过规范程序、优化配置、明确标准等措施,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支部班子。在领导体制上,应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党支部书记兼任行政副职、行政正职兼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的领导体制。在支部委员会设置上,严格实行换届选举制度,任期届满的党支部要按照《党章》《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按期换届选举。在支部书记配备上,应明确党支部书记任职条件,鼓励公推直选党支部书记,全力打造坚强有力的支部领导班子。在黨小组设置上,配强党小组长,积极推进组织设置创新,实现党小组覆盖基层班组的目标,努力减少“空白班组”。
二是工作程序应规范化。要准确把握支部功能定位,聚焦支部建设主业,从理顺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台帐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要建全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针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础和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状况,应建立严把党员培养考察的“入口关”、做好党员常态化培训的“教育关”、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管理关”、抓好民主权利保障的“服务关”等方面的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基层党支部要不断规范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收缴党费等程序,使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应注重规范基础资料管理,对台帐进行系统的分类整合,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台帐管理目录,以“电子台帐+手台台帐”的模式,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明、直观的反映支部工作全貌,实现党建基础资料整理归档的系统化、规范化。
三是主题活动应实现品牌化。主题活动是体现基层党支部服务功能的重要抓手,只有通过活动载体这根纽带把党支部和党员联结起来,形成干有目标,赶有方向、学有榜样的工作机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主题活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基层党支部要按照“载体创新融入,技术创新创效、文化创新引领”的思路,使各项活动与企业需求,党员需要实现良性互动。在载体创新融入方面,基层党支部应围绕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管理提升、瘦身健体等中心工作,坚持开展“争先创星”“创岗建区”“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等一系列贴近实际、内容鲜活、特点鲜明的特色活动,找准支部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结合点。在技术创新创效方面,基层党支部要以劳模、金牌工人、技能大师、党员骨干为带头人,组建创新工作室,通过组织开展培训学习、技术交流、科技攻关等活动,使创新工作室成为学习技术的“大讲堂”、培养人才的“孵化器”,企业创效的“催化器”。在文化创新引领方面,应坚持把文化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引领基层党组织积极践行企业文化理念,丰富和拓展“班组文化”、“安全文化”、“道德文化”内涵和载体,引导广大党员职工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
四是责任落实应绩效化。要锁定党支部建设的主体责任,根据年度党建工作安排,统筹制定加强党支部建设具体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要以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为抓手,明确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程序,使党支部建设方向明、目标准。应明确组织领导责任机制,在基层企业党委统一指导下,形成党委抓支部、支部抓党小组、党小组抓党员的三级工作网络责任机制。要将支部建设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考评,构建责任明晰、任务明确、考核精准的责任体系。
五是阵地建设应实用化。基层企业党委应充分认识到加强支部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是基层组织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牢固树立“抓党建首先抓阵地,抓阵地助力促党建”的观念,严格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目标要求,本着结合实际,便于实用的原则,坚持党员之家与职工之家共同建设,普遍要实现“六有”即“有固定的场所、有明确标识牌,有规范的墙面布置,有活动档案资料、有专门的报刊书角、有一套专用的电教设备”,实现一“室”多能,统一管理,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