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课堂育人功能 挖掘英语教材德育主题
2020-07-13李玉群
摘 要: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别之处,它不仅要向学生教授英语的基本知识,还得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在中西文化或价值观存在差异时,英语教师就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发挥课堂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深化我国现行核心价值,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育人点,适时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德育主题
文章以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结合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科德育渗透有效途径。
一、 解读教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要求。英语教师向学生讲授英语知识和介绍外国文化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价值观层面寻找中国和世界的衔接点,在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当中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练学生的爱国思想。笔者认为,英语教师要挖掘英语教材内容,如话题Festivals,Famous People、Relative、Greetings等。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应考虑到我们有哪些中华文化内容可以和这些话题的外国文化对接,引导学生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话题Festivals时,在了解完Christmas、Easter、Halloween等外国节日时,适时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的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然后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向家人了解或网上查找等方式了解每个节日的内容作为课后拓展作业,下节课进行汇报。如When is the festival on? What do the people usually do/eat/play before/at the festival? 等内容。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机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在问答和调查访问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再度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
如在新教科版(2011)五年级(上)Unit 10 Different tastes呈现了中西方国家的餐具使用以及饮食习惯。教师可创设情景:“我”到外国友人家吃饭。学生在自编自演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关注各个细节:问候握手还是拥抱?如何入座?刀叉碗筷的摆放?上菜用餐的顺序等。通过文本Chinese people like eating rice or noodles,but Western people eat bread,fish and chips.“Chinese people use chopsticks and bowls but in the West,people usually eat their meals on a plate with a knife and fork ”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行感知和理解。通过体验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一是就餐用具的不同:西方国家多以肉类为主食,吃饭使用“knife and fork”。中國是农耕文明的国家,多烹煮羹汤配饭,需借助筷子从汤中夹菜,所以用“chopsticks”。饮食的习惯不同:西餐点菜的顺序一般是:饮料drinks,汤soup,色拉salad,主菜main course,甜点dessert等;主食以“hamburger”“chicken”高热量的东西为主,饮料是“milk”“coffee”。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又与地域有关,如东北以面条和炖菜为主;南方以米饭、老火汤为主;湖南、四川一带则以辣为欢;饮料主要是“tea”。用餐的形式不同:在中国,饮食注重味道,喜欢欢聚一堂,大家大声说说笑笑,待客热情,主人为表示对客人尊重与喜欢,有敬酒、让菜的习惯,用餐氛围和谐且热闹;在西方的宴会上,食物和酒是非常重要的,宴会的核心是友谊,西方则是以自己喜爱为主,充分尊重自己的自由,尽管他们也欢快交谈,但他们会轻声细语不影响别人。因此,中西方饮食文化有差异,在学习饮食文化前,充分了解地域间的不同,尊重每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才能理解对话和文章的含义。
二、 适时渗透,培养感恩知礼少年
学者易富贤(《大国空巢》作者)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至今大多数的孩子接受的都是传统模式的家庭教育,存在礼貌和感恩修养的缺失,尤其是独生子女。然而懂礼仪、知感恩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当时讲授的内容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培养美德少年。在讲授Greetings后,教师应率先垂范,在日常或上课时主动用英语进行师生问好,如:Hello. Hi. Good morning. Goodbye!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日常中简单问候,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使学生懂得主动向身边的人问好,形成讲文明、懂礼仪的习惯。
在教学教科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6 Celebration时,完成了十二个月的单词及句型I was born in January. My birthday is in January的表达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出生和生日时间,我抓住机会向学生问:What about your mother? And your father?此时课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一脸尴尬。我适时教育学生:“没有一个父母会忘记自己孩子的生日,但为什么我们却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呢?”最后我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When is your birthday?了解父母的生日,并教会爸爸妈妈用I was born in... My birthday is...回答。第二天上课学生争相汇报,12个月份的单词不再是他们学习的难点,同学之间还相互了解对方爸爸妈妈的生日,更有同学表达送给爸爸妈妈什么生日礼物,有效融合了下一个unit的学习内容。通过这一课,学生懂得了要关爱自己、学会关爱他人,特别是要懂得感恩为他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教育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爱父母,孝顺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 主题延伸,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虽得到增长,但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却日益恶化。我们将要面对一系列的生存环境问题,如全球化的气候变暖问题,能源问题,垃圾围城的问题,水土流失,耕地退化,森林面积减少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我们在教学当中,应紧扣时代脉搏,将社会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当中,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开展主题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教学教科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这课时,我通过播放濒危动物的生活视频,通过了解这些濒危动物的现存数量、生存的恶劣环境等场景,通过师生交流引出本课的话题Saving the animals.然后向学生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Why must we save the animal? What do people do for the animals? What should we do? How to save the
animals...层层深入学习,过程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观看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意识到环境破坏及污染的严重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最后要求学生根据上述问题的讨论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张Postcard。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保护濒危动物的责任担当。
四、 体验参与,培养守规纪、讲文明的小公民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有以行政机构颁布的条文法规,也有社会公民在某中场合或事情中约定俗成的一些文明的做法。它来源于人们生活。社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遵规守纪的行为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素养。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去培养学生的遵守规矩的行为习惯。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内容的编写同样也关注到学生守规纪、讲文明方面的内容。如五年级教材Safety,六年级教材The rules、Good manners、Animals等话题。因此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创造一些让学生体验参与的活动,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效果。
教学五年级话题“Module 5 Safety”,在进行“Unit 9 Be careful!”对话教学时,安排学生对话表演,通过表演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意思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在家的日常安全行为。而在教学“Unit 10 How to stay safe”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媒体平台展示一些不安全、不文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运用Do、Don't判断正确与否,继而开展话题How to stay safe?的各种情况的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句型should/shouldn't进行讨论。在小组进行汇报后,教师确定以交通安全为主题进行小组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行为。通过活动,学生对Do cross the streets at the traffic lights or safety crossing. Don't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 Don't run in the street.等交通安全行為有了更好的记忆,更以此作为交通安全文明行为的准则。整个活动,学生在不断地思考、反复地表达交通安全文明行为,无形当中就培养了学生这方面的行为习惯。
五、 总结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个学科的教学都不能忽略的教学内容。英语学科的“五维”教学目标,其中就有情感态度目标、文化意识两个维度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将德育教育相结合。所以,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所隐含的德育渗透点,培养具有优秀素质、品格高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何丽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小公民”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6(4):54-55.
[2]高俊云,侯俊美,王文凤.对小学德育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4):3.
[3]房秀忠.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探讨[J].科学导报,2013(13).
[4]商凤侠.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44).
作者简介:李玉群,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