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及趣味性

2020-07-13洪郁漫

卷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陈列展览学术性趣味性

洪郁漫

摘 要:博物在我国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很大的作用,具有向大众传播知识和思想的能力,博物内所陈列的展览物品是传播知识和思想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逐渐加深,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知识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于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渠道逐渐增多,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想要更好的吸引人们的关注度,需要不断的丰富和更新博物馆陈列的知识性和展示物品的观赏性,将学术性和趣味性结合到一起,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对博物馆发挥社会功能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及趣味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学术性;趣味性

对于我国博物的发展现状,多数博物馆的文物展览架上展览的展品比较单一,内容比较枯燥,没有新意,对于文物的信息不能全面的展示出来,人们无法理解出文物真正的历史信息,这对于参观者对文物的了解有着很大的阻碍性,进而影响了参观者们的兴趣,博物馆无法真正的发挥社会功能。

1 博物馆展品陈列的功能和宗旨

博物馆收藏的多数文物是较有历史、艺术研究价值的精品,以笔者参观过的故宫博物馆为例,其恰当的运用了文物的资源,对于文物的展示做的很好,结合了现代科技对文物多角度展示,全面的展示了文物的文化内涵,同时使用图片、照片、多媒体技术、场景等多种辅助手段,对文物进行全方位展示,让游客详细的了解文物的基本知识,了解文物的历史文化以及文物的用途等各种细节内容,进而引起观众们的兴趣。

1.1 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博物主要是陈列各种文物丰富人们的知识,提高人们的情操。对于博物馆内主要是收藏、宣传和陈列文物、自然标本和其它有价值的实物,对其进行保管、宣传文物的知识。依据我国博物馆的研究、收藏和教育方面的功能,将博物馆分为两大类社会科学类博物馆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博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切合自身科学合理的进行定位,尽可能的去展示自身内涵和魅力,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对于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的制度,将博物馆发展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性机构。我国对博物馆的发展不断的改造,利用博物馆资源和功能优势,将博物馆发展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文化标志,向公众们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朝着吸引人们参观兴趣的方向进行发展。

博物馆向外展示的文物,对于博物馆来说都是藏品、精品,对于人们是接收知识和思想的一种传播途径,所以就要求在进行博物馆作品展示的过程中,首先要符合展览传播的需求,根据陈列展览的创作要服从展览传播的最终目的,依据博物馆展览主体和内容进行依次陈列、规划、说明等,对于展览进行详细的介绍,充分展示作品的学术性价值和展览的普及型功能,对作品进行全面性的展示。为了吸引关注的关注度,必须要重的了解展览的动机和目的,进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做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为了加强人们对于博物馆的兴趣,需要从分的体现出博物馆传递文化、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功能,给人们展示出最优质的一面,对于展示作品的主要定位就是成分变现出博物馆的学术性、功能性和趣味性,进而提高公众的关注度。

1.2 博物馆展览面向的群体

博物馆在展览作品的过程中应该以为观众服务为首要选择,充分的了解观众们的需求,了解所面向的群体。根据公众的需求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专业人群和非专业人群。

对于专业性的人群展览的过程主要是对作品出于研究的目的,所以专业性的人群对展示作品的学术性要求比较高,希望展览的作品能够全面性的将信息展示出来,方便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观察和研究每一个细节。工作人员在对展品进向摆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展品,在对展品讲解的过程中,进行多方位、多渠道详细的介绍,进而满足人们对展品的研究需求和观赏兴趣。

对于非专业性的人群和专业性的人群不同,他们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就是参观展品、游玩、开阔视野和增大知识面,在这些非专业的人群里面,青年和儿童占有很大的比例,对于这群人不但想要深入的了解展品的知識性信息,还对展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求,要求其符合审美需求。

对于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多数过来参观的人群是非专业性的人群。所以在对展品进行陈列摆放的过程中要考虑非专业人群对于展品的需求,提高展品的专业知识的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提高人群的观赏兴趣。在展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外部的力量提高展品的趣味性,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满足不同阶段的观众需求,引起观众们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兴趣,进而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行参观。

2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和趣味性研究

2.1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

博物在陈列展览的过程中以尊重历史为前提,在对博物馆展品审视、评估文物资源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多样化的展示,展示的过程中要符合和服从展览传播的展览主题、展示内容和展览目的的需求,对展品进行整理归纳,合理的将展品整合到一起进而通过多样化、新颖的展示手段,将展品充分的展示在观众面前。在展览的过程中,将展品的历史编排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展示出来,实现综合展示文明的发展历程,根据展品的背景知识图片和物品的陈列,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帮助观众更轻松的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

对于自然科学类的展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自然现象和发展规律,提高人们的自然知识,在对展品进行展览陈列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自然变化的规律,按照展品的顺序依次展出,可以更好的表现出自然常识,科学的展示出生物群众的生活状态信息,在展示的同时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然、利用自然、倡导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对于科技类的展览,可以更好的向人们展示科技的力量,给人们普及科技类的知识,以及科技类的研究成果。对于艺术类的展示,可以更好的展示出艺术品带来的魅力,给人们提供艺术品带来的审美上的感受和教育,让观众意识到美的本质,进而可以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和情操。

博物馆在对展品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观众对于展品的兴趣性和理解能力,进而充分的表现出讲解内容的专业性和学术性的特点。对于文物类的展品,由于历史性较强,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历史,不要出现随意构造和不恰当内容的现象。对于自然科学、科技和艺术的展品它们的专业性较强,尽量增加展览的知识性和学术性。

2.2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趣味性

对于博物馆当下的发展而言,趣味性是博物馆发展的参考标准之一,营造博物馆的气氛,做到寓教于乐,可以提高观众对展品的兴趣,提高人们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

在对博物馆进行陈列展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展品的趣味性,一般展品在展览是由于展品本身的专业性很强,就会有高端、枯燥、生硬的特点,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不能够正确的理解,进而影响观众对展品的兴趣,所以提高展品的趣味性,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应该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做到与时俱进,在发展学术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也要不断的研究公众的需求,不断进行创新,提高观众的参观兴趣,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乐此不疲、积极投入到对展品的研究过程内,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需求。所以博物馆在对展品陈列摆放的过程中要兼顾展品的学术性和趣味性,满足人们的对展品的兴趣和知识的渴求,对于来参观的人群中青少年和儿童比较多,所以就需要提升博物馆展品的学术性和趣味性,提高观众的参观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瑞姜.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188.

[2]黄云艳.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09):208-209.

[3]单霁翔.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J].东南文化,2013(02):6-13.

猜你喜欢

陈列展览学术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陈列展览的质量
基层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问题及对策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军事历史》应以学术性为主
学术性要更加深化 知识性要更加丰富——《军事历史》1988年第1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