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哪些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

2020-07-13本刊编辑部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0年6期
关键词:企业

本刊编辑部

扎实推进减税降费

1.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

2.前期出台2020年6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2020年年底。

3.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2021年。

4.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5.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 2020年年底。

6.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

7.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

8.坚决整治涉企违规收费。

全力稳企业保就业

9.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2021年3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

10.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

11.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12.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

13.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14.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

15.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

16.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

17.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

18.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继续深化涉企改革

19.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20.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

21.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22.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3.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

24.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

25.强化保险保障功能。

26.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

27.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

28.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29.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30.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31.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32.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

33.限期清偿政府机构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

34.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推动企业品质升级

35.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36.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

37.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38.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39.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

40.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4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42.发展创业投资,增加创业担保贷款。

43.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

引导内需消费

44.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45.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46.发展养老、托幼服务。

47.改造提升步行街。

48.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

49.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50.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

扩大有效投资

51.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52.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53.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54.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55.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56.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

57.要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

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58.加大剩余貧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

59.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

60.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61.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62.强化兜底保障。

63.搞好脱贫攻坚普查。

64.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65.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大力防治重大病虫害。

66.惩处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

67.深化农村改革。

68.恢复生猪生产。

69.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70.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扩大以工代赈规模,让返乡农民工能打工、有收入。

71.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加强农户社会化服务。

72.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疫情防控保障

73.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74.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75.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76.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77.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78.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给予扶持。

79.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80.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

推进教育领域重点工作

81.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

82.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

83.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84.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

85.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86.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87.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88.完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制度。

89.做好因公殉职人员抚恤。

90.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参保不足一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

91.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

92.对因灾因病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都要实施救助。

93.要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将助力更多失业人员再就业敢创业。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

94.培育和践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事业。

9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倡导全民健身,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96.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

97.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

98.完善信访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99.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100.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根据新华社报道)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