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座式教学模式初探
——以本科生环境化学课程为例

2020-07-13

甘肃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讲授本科生

姜 楠

(1.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1)

1 概述

作为环境科学中重要分支学科之一,环境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多种环境介质(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中化学物质(尤其是环境污染物)的存在形态、理化特性、迁移转化规律、化学行为与化学效应的科学[1],其对掌握污染源和汇、减少/消除污染及污染控制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为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制定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环境化学是环境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作为相关学科(如:化学学科)的选修课。文章对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本科生环境化学选修课讲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讲座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理论与其实践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

2 存在问题

2.1 教材内容滞后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显而易见高等学校教材建设与管理的速度明显滞后于知识更新的速度[3]。例如:郑州大学为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环境化学选修课选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戴树桂主编的《环境化学》第二版(2006年出版),该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高等学校环境化学课被广泛使用。虽然书中内容提要中强调:本书密切结合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在介绍基本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适当反映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2],但受到出版年份限制,书中很多图表涉及的数据为10几年前甚至更为久远的数据,如: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中第四节大气颗粒物中表2-36为2003年北京市PM10和PM2.5数据。课程进行过程中发现:只讲授课本中老旧的内容、注重理论教学是难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和热情的。

2.2 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为“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4,5],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由于课程内容多、学时紧,老师每堂课几乎不停地说,有些老师甚至“尽职尽责”每节课都讲满45min。课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甚至无互动,直接导致授课效果很差。例如:有的老师讲课一个声调且满堂灌,使学生形成了“疲劳”听课,课堂表现学生昏昏欲睡,更有学生干脆不来上课[5]。此外,学生被动直接接受老师所讲内容,时间长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学方式应有所改革,教师的“角色”应从“演员型”向“导演型”转变,由传统的单一讲授,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多思考,学会使用所学基本理论联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考核方式不科学

对高校本科生的考核方式大多数课程仍然以考试为主,有些课程不设置平时成绩,课程的所有教学成果最终衡量的尺子就是一张试卷;有些课程设置了平时成绩,但一般占比远低于期末考试成绩。这样就导致考试成为了教和学的指挥棒,对学生而言,考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期末闭卷考试试卷中名词解释、作用、分类、原理等概念性试题所占比例较大,能让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当前现实问题展开讨论的主观题非常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逼迫学生强行记住书本上的知识点,包括平时不学习的学生,也能通过考试周的突击复习“学会”些内容,然而,学生通过考试并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因此,这种以考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应该向多方位考核方式转变。

2.4 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治理技术的不断革新,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对本科生环境化学选修课的讲授不能拘泥于教材。例如:戴树桂主编的《环境化学》第二版(2006年出版)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中重点讲述了光化学烟雾、硫氧化物的转化及硫酸烟雾型污染、大气颗粒物等内容,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大量使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前我国大中型城市普遍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早已转型,由传统的煤烟型污染转为大气复合污染。因此,需要紧跟环境热点问题,用课程相关理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正确分析解释面临的环境问题,还可以与历史上的环境事件进行对比,这样不仅对基础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对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且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讲座式教学模式初探

3.1 讲座式教学模式的理论

顾名思义,讲座式教学就是用讲座的模式,对所讲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综合介绍,包括:历史发展进程、现实情况分析、理论和实践、取得的成效、优点与不足讨论等等,形成系统性、操作性和发展性的讲授内容,是一种讲授效果高效性的教学方法[6,7]。与传统模式相比较,讲座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模式、新的探索,是高校教师为了改变传统讲授的孤独感、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和教师与学生的疲乏现象[8]的背景下做的新的尝试。讲座式教学模式也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传统讲座,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信息传递,而是“教师—学生—教师—学生—……”的良性循环的信息传递。每一次讲座的主题会提前告知学生,通过学生的预先了解来打好讲座的基础,讲座过程中会有围绕主题内容的随机提问,必要时开展现场讨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3.2 讲座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针对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本科生环境化学选修课讲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者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即:讲座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例如:在大气环境化学部分的讲授过程中,做了一系列讲座,包括:大气光化学反应、酸沉降化学、大气污染事件及大气污染物、城市发展中的大气环境问题—PM2.5与灰霾专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题、臭氧层耗损专题等,课件截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最后一次讲座式授课留给学生,提前一个月由教师根据当前面临的几类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定若干主题,学生自由分组后选择某一主题,一个月内由学生自主完成准备讲授内容并制作课件,推举一人完成最后一次的讲授工作(每个主题讲授15min,提问5min),课程结束后每个组上交所选主题课程论文一篇。这部分按照平时成绩考核,占总分的50%,其中教师根据每组学生制作的PPT内容(占10%)、讲授(占10%)、提问后解答(占10%)和课程论文的情况(占20%)等给每组学生定平时成绩,不参与分组讲授的学生平时成绩为0分。

图1 城市发展中的大气环境问题—PM2.5与灰霾专题课件

图2 城市发展中的大气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题课件截图

4 结语

社会经济要发展,城市化进程仍在加快,环境问题屡见不鲜。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严峻形势,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在倡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社会不仅需要大批的环境学科的人才,同时更需要全民普及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道路的相关内容。从高等学校开始,通过讲座式教学增长学生的环境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鼓励学生勤思考、提高学生使用基础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各方面专业人才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讲授本科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关于工科专业课平时成绩的思考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