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概念、功能及其改进策略*

2020-07-13马合成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文献

马合成

(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山东 济南,250014 )

2020年2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国科发监[2020]37号)、《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 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2号)的通知,对建立科学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提出了指导意见。作为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诸多指标中的核心指标,期刊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但是,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影响因子尚有诸多不足与缺陷。因此,回顾影响因子概念的提出,分析其特征、功能,剖析影响因子的不足与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对于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以及学术期刊的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参考意义。

一、“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概念的再厘定

影响因子是当今学术界较为关注的评价指标。时至今日,人们对影响因子的起源和发展持有不同观点。从影响因子定义所涉及的引文元素来看,其概念的产生可追溯至12世纪的引文索引Mafteah ha-DerashotWeinberg B H,“Predecessors of Scientific Indexing Structures in the Domain of Religion”,Second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and Herzta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System,2004,pp.126-134.,现代意义上的引文索引可追溯到1860年Labatt’s Table of Cases以及1872年的Wait’s Table of Cases。(1)Shapiro F R,“Origins of Bibliometrics, Citation Indexing,and Citation Analysis: The Neglectedlegal Liter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No.5,1992, pp.337-339.1872年,Gross夫妇以期刊的被引用数量来对期刊的学术档次进行排序,以此为学校、科研机构及图书馆等部门筛选、订阅、保存期刊提供参考依据。(2)Gross P L et al.,“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No.1713,1927, pp.385-389.这种以引文数量对期刊进行排队的方式是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方法的雏形,也是后来影响因子概念产生的实践基础。

(一)影响因子概念的提出

关于影响因子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从语源学的角度来看,有研究者认为影响因子产生于1955年(3)Mutz R et al.,“Skewed Citation Distributions and Bias Factors:Solutions to Two Core Problems with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Journal of Informetrics,No.2,2012,pp.169-176.;从概念的提出以及使用情况来看,有学者认为影响因子产生于1963年(4)Grzybowski A,“Impact Factor-Benefits and Limitations”,Acta Ophthalmologica,No.3,2015,pp.201-202.;从概念规范定义及计算方法的系统形成来看,Marks等把1972年作为影响因子起源的时间(5)Marks M S et al.,“Misuse of Journal Impact Factors in Scientific Assessment”,Traftic,No.6,2013,p.611.;从其作为正式的量化指标应用于期刊评价体系的时间节点来看,Mcveigh等(6)Mcveigh M E et al.,“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Denominator: Defining Citable(Counted) Items”,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No.10,2009,p.1107.和Zietman(7)Zietman A L,“Too Much Impact? Scientific Journals and the ‘Impact Fac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No.2,2014,pp.246-254.则认为影响因子起源于1975年。影响因子概念产生的主要贡献者是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1925—2017)。他通过对期刊文献的引文进行大规模统计分析,得出了“大量被引用文献集中在少数期刊上,而少量被引用文献又高度分散在大量期刊中”的结论。这被认为是国外期刊定量评价理论的起源。1955年,加菲尔德在Science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第一次提到了“影响因子”一词,在文中至少2处明确使用“impact factor”(8)Garfield E,“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 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Science,No.3159,1955,p.108.。但当时影响因子主要停留在以“引文”为元素的概念层面,其定义和计算方法尚无明确规范,甚至没有明确影响因子是用来评价期刊还是评价文献。之后,加菲尔德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影响因子的实际应用,并于1956年推出一款信息产品Current Contents,并相继开发出《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3个数据库。在1963年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出版的《1961年度科学引文索引》中,加菲尔德正式提出并使用了影响因子概念。1972年,加菲尔德将影响因子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上发表。之后,在规范了影响因子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自1975年开始,ISI依托“科学引文索引”数据,每年发布上一年度世界范围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可以说,影响因子的诞生是应用催生创新、创新服务实际的范例,其严格定义的概念产生于1972年,规范地使用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始于1975年。

(二)影响因子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基本涵义是:期刊登载文献的篇均被引用的次数。根据普赖斯的“引文峰值”理论,加菲尔德选用两年作为期刊被评价文献的“时间窗口”,对影响因子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作出了规范的定义。影响因子是指期刊前两年登载的文献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登载的可被引文献的总篇数。其计算公式表述为:

由定义可以看出,影响因子的本质特征是以平均引文量来反映期刊2年登载文献的平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从其概念的产生和演化过程来看,影响因子的基本功能是对期刊2年登载文献的平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提供一个相对量化的参数。

影响因子提出的初衷是为期刊定量评价制定一个基于引文分析的量化指标,其概念的涵义与其数值的计算方式显现了以下基本特征:其一,影响因子定义所涉及的元素是期刊文献、期刊文献量、期刊文献被引量和时间窗口。期刊文献是指被评价期刊登载的文献,期刊文献量是指期刊在统计当年前2年登载的可被引文献总篇数,期刊文献被引量是指期刊在统计当年前2年登载的文献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而时间窗口元素分为期刊文献量的统计时间窗口和期刊文献被引用的统计时间窗口,前者就是统计当年的前2年,后者则是统计当年。其二,影响因子是关于特定时间内期刊文献量和期刊文献被引量的计算数值,这个数值不是绝对的存量,而是相对的统计量。其三,影响因子的计算值与期刊的文献量是负相关的,与期刊文献的被引量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期刊的文献量如果增大,影响因子就会相应减少;期刊的文献量如果减少,影响因子就会相应增大。与此相反,期刊文献的被引量如果增大,影响因子就会相应增大;期刊文献的被引量如果减少,影响因子就会相应减少。其四,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中的分母是指期刊登载的可被引文献的数量。可被引文献一般指论文和综述(9)孟君、刘雪立、魏雅慧:《期刊影响因子重要时间节点的考证》,《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年第5期。,其他许多类型的文献不在统计范围之内。但是,非可被引文献依然有可能被引用,而且其被引用的次数在文献被引量统计范围之内。其五,影响因子中“文献被引次数”的统计是受统计范围限定的,不同的统计源可以统计出不同的“文献被引次数”,因此,影响因子随统计源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其统计源越大,影响因子值越大。而期刊登载的文献篇数则不受统计范围的影响,是一个绝对量。

由影响因子的特征可以看出,可被引文献的确定、文献被引用的统计范围、文献被引用质量的界定,以及文献被引用时间窗口的选择,是关系到影响因子计算值的直接因素。这些因素的确定,决定着影响因子对于期刊评价所显现的合理程度。可被引文献一般是指论文和综述,学术期刊登载的文献几乎都是可被引文献,因此,这一因素对于大多数学术期刊来说影响不大,目前许多评价体系对影响因子的定义中直接将“可被引文献”和“非可被引文献”的词语省略。文献被引用的统计范围一般称为统计源。目前,统计源大致指根据某一特定标准划定的期刊学术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集等,但每个评价体系又各有根据特定数据库而确定的相应统计源。如ISI的JCR、中国的CSSCI等都是在其收录的期刊范围内统计文献被引用的次数。《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核心影响因子、扩展影响因子,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的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等,都是根据不同的统计范围而得出的不同名称的影响因子。因此,不同的统计源可以得出不同的被引量。

作为期刊评价的量化指标,影响因子的有效性受到了时间的限定。每个统计当年的影响因子只能反映期刊在统计当年前2年左右一个特定时期的质量和影响力,并不能代表期刊整个办刊历史的水平。因此,大多数期刊评价体系对基于影响因子的核心期刊刊源会每隔二三年作出相应的调整。影响因子体现的不是期刊文献的数量,而是体现文献的质量和影响力;影响因子体现的也不是期刊某一篇文献的质量和影响力,而是体现特定时期内期刊所有文献的平均质量和影响力。

二、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功能、缺陷和不足

引文分析是期刊评价的传统方法,影响因子正是基于引文分析理论而创新的量化指标。因此,它在期刊定量评价中发挥了特有的评价功能。但同时应该看到,它在许多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更好的改进和完善。

(一)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功能

1.影响因子为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量化指标

学术期刊的主要组成元素是其登载的文献,期刊文献的质量和影响力基本反映了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自1955年将被引频次作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大小的指标以来,被引频次至今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学术论文价值的指标。Egghe和Rousseau在其专著中提出:引用是代表一篇文献的重要性、质量和影响力的有效指标。(10)Egghe L,Rousseau,“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ibrary”,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90.因此,“期刊文献被引程度”的量化评价便构成了期刊量化评价的主要内容。影响因子体现了期刊登载文献的平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是一个相对的量化指标,它被认为是最合理、最有说服力的学术期刊量化指标。

2.影响因子为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目前,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采用和相关研究成果中提到的学术期刊量化指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体现期刊组成基本元素档次的指标;另一类是反映期刊自身传播能力的指标;再一类就是基于“期刊登载的文献被引程度”的指标。无论是哪一类指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影响因子概念的思想。比如,基金论文比是指期刊中各类重要的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互引指数是指期刊的被引集中度与期刊所属学科的平均被引集中度之比,等等。可以说,有些定量指标直接是由影响因子扩展而成,如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他引率、期刊百分位等级指标、核心影响因子,等等。

3.影响因子推动了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机构与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影响因子概念的提出使得期刊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得以形成,以定量评价为主导的学术期刊评价机构与体系也相应产生。如美国ISI旗下的SCI、SSCI、JCR,美国工程信息中心编辑出版的EI,以及我国的CSSCI、CSCD、“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RCCSE),等等。尽管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尽相同,但大多是基于影响因子的概念而制定形成。SCI的副产品JCR直接按影响因子的大小将各类期刊划分为四个区,尽管JCR近年来增加了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期刊影响因子百分位等指标,但这些指标也都是对影响因子的补充和完善。由于影响因子为期刊的筛选分类提供了较好的量化依据,我国的多数评价体系也明确地将影响因子看作一个最重要的参数。

由其特征可以看出,影响因子只能作为期刊评价的一个参数,并不具备完全反映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功能。即便通过考虑相关因素影响而改进的影响因子,也只是从引文分析的角度而得出的一个维度的测度值,因此,影响因子并不具备单独评价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功能。而且,影响因子的特征也决定了它不具备评价期刊单篇文献的功能。

(二)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限性

尽管影响因子被认为是目前期刊定量评价较为公正的指标,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影响因子概念的形成与计算方式的确定并非由推理而严格证明的不变法则,而是按规定的统计计算方式获得的反映期刊文献被引程度的数值,其有效性受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定和影响。然而,影响因子并没有对时间窗口选择的变化规律进行严格的论证,对文献被引用的质量也没有作出分类予以区别对待,更没有对不同学科类型文献的传播特性作出精确的分析。同时,影响因子对数据的统计范围没有作出明确的规范标准,对其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权重也没有作出科学的分析和界定。

1.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概念本身的局限性

第一,影响因子没有考虑“时间窗口”选择的动态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以“引文峰值理论”为主要依据的时间窗口选择,必须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为此,n年影响因子(n=1,2,3,……)概念便自然产生。n年影响因子选择了n年作为时间窗口,考虑了期刊前n年登载的文献在统计当年被关注的程度。传统意义上的影响因子实际上就是n=2时的2年影响因子。期刊评价的实践证明,随着出版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提高,学术期刊的被引高峰期也在相应地有所变化,另外,不同学科类别期刊的被引高峰期也各有差别。因此,多数研究者认为5年影响因子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11)盛丽娜:《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影响因子的最适引证——时间窗口分析》,《情报杂志》2015年第11期。同时,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在不同学科类别的期刊评价中应根据学科引文峰值特征在2—5年中选择相应的n值作为n年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另一个时间窗口是“期刊文献被引用次数统计的时间窗口”。选择什么样的时间区域作为期刊文献被引用次数统计的窗口,影响因子并没有对此作出严格的论证和分析。实际上,随着期刊出版周期的缩短和数字化传播技术的提高,大量的文献在发表之后很短的时间内便被广泛引用。按照影响因子时间窗口的选择,期刊前n年登载的文献在前n年的被引用次数不在统计范围之内,这对文献被引速率高的期刊有失公允。对此,加菲尔德于1998年提出了累积影响因子指标概念。(12)Garfield E,“Long-term vs.Short-term Impact:PartII”,Scientist,No.14,1998,pp.12-13.累积影响因子的涵义是期刊前n年登载的所有文献自发表之日起累积到统计当年底被引总量除以该期刊前n年登载的可被引文献总篇数。虽然这一指标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纠正JCR中2年影响因子引证时间窗口过短这一缺陷,但累积影响因子与n年影响因子有着本质的区别,n年影响因子考虑的是期刊前n年登载的文献在“统计当年”这一年的被引总量,而n年累积影响因子则兼顾了期刊前n年登载的全部文献“自发表之日起至统计当年”所有年份的被引总量,因此,累积影响因子与传统的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也完全不同。有关实证分析认为,3年累积影响因子和4年累积影响因子是较好的期刊评价指标。(13)刘雪立:《期刊累积影响因子与年度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年第7期。

关于影响因子所涉及的时间因素,俞立平于2015年提出了历史影响因子指标,其概念的涵义是指截至到统计年度,期刊的累积总被引频次除以期刊载文总量再除以期刊办刊年限。(14)俞立平:《历史影响因子:一个新的学术期刊存量评价指标》,《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第1期。指标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期刊评价中总被引频次不考虑办刊历史和载文量的缺陷。如果不考虑办刊年限,它实际上就是累积影响因子。因此也可以说,一种期刊的历史影响因子就是该期刊累积影响因子除以其办刊年限。俞立平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历史影响因子兼有影响因子和h指数的优点,阐明了历史影响因子是一个反映期刊长期以来综合水平的较好评价指标。侯湘等于2013年提出的生命周期影响因子概念,可用以展现期刊的历史影响力。(15)侯湘、吕建斌:《加权生命周期影响因子对期刊评价的影响》,《情报学报》2013年第9期。如果不考虑期刊创刊年因素,那么,生命周期影响因子与n年影响因子意义雷同。

第二,影响因子没有考虑文献引用的质量。影响因子的基本功能是对期刊的平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一个测评参数,这个参数值的计算涉及的主要元素是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次数。但是,不同质量的引用反映的期刊受重视程度肯定不同,尤其是那些无关的、虚假的引用,丝毫不能体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而那些重要的引用比一般的引用更能体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因此,不考虑引用质量而单纯地计算文献被引用次数,对于影响因子值的准确性是一大欠缺。近年来,文献引用质量问题受到了相关学者的关注。美国华盛顿大学Carl Bergstrom于2007年提出了一个特征因子指标,该指标创新性地将“引文质量”纳入测评范围。(16)刘艳华、华薇娜:《期刊评价新指标——特征因子》,《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特征因子的基本假设是:期刊越多地被高影响力的期刊所引用则其影响力也越高。特征因子的概念及算法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对其和传统的引文评价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多例实证研究,论证了特征因子对期刊影响力评价的可行性(17)窦曦骞、祁延莉:《特征因子与论文影响力指标初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年第6期。,有关学者对特征因子的计量方法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18)庄纪林:《特征因子算法与SJR算法的比较分析及实证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年第2期。基于引用质量的分析,李超等于2012年提出了“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概念,侯湘等(19)侯湘、吕建斌:《加权生命周期影响因子对期刊评价的影响》,《情报学报》2013年第9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权影响因子”的概念。2009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也启用了考虑不同引用之间重要性区别的“权威因子”指标。特征因子及其相关指标改进了影响因子对“引用次数”计量的不足,但是,这种单一层面的改进方法并不十分理想。其实,被引用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引用方式不单单地有他引与自引之分,文献被引用期刊的层次也不能简单地以核心和非核心为区别。以类似于Google评价网页重要性并不能完全代表文献被引用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文献被引质量的影响因素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引用文献的期刊档次;第二个层面是文献被引用的方式。引用期刊的档次和文献被引用方式的类型划分得越细,越能充分体现文献被引质量的差异。总之,只有全面地考虑引用质量的影响因素,才能较好地解决影响因子关于“引用次数”计量的缺陷。

第三,影响因子没有考虑不同学科文献的传播特征。不同学科的文献具有不同的引证特征。学科类型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学科类型期刊的半衰期和引文密度的差异。影响因子并没有对不同学科文献传播规律的差异作出相关的分析。对此,有关学者提出了学科影响因子(20)党亚茹:《学科影响因子:我国各学科发展趋势评价》,《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4期。、标准化影响因子(21)杜志波、汤先忻:《标准化影响因子在不同学科期刊比较中的应用》,《编辑学报》2007年第2期。等概念,以此来弥补影响因子对不同学科类型期刊评价的不足。但是,围绕学科影响因子的研究并没有提出按学科特点而分类的影响因子计算模式,尽管期刊评价体系对期刊评价按专业分类,但每一类的影响因子值的计算方式却是统一的。笔者认为,最理想的办法是对不同专业类型的期刊赋予不同的影响因子计算方式。

第四,影响因子没有明确规范标准的统计范围。统计源也是关乎影响因子计算值的关键因素。对于同一种期刊,不同的统计源会统计出不同的被引次数,从而得到不同的影响因子计算值。影响因子概念没有对期刊文献被引用次数的统计范围作出统一的定性标准,因此,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值是随着统计源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区分不同统计源的影响因子,许多期刊评价体系在影响因子一词之前加以限定语,如核心影响因子、扩展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等。由于文献在统计源之外的被引用次数不能被用于其影响因子值的计算,所以,对于那些在特定统计源之外有大量高质量被引用的期刊,用影响因子来反映其影响力显然有失水准。笔者认为,按照学科专业分类,建立全球化、统一标准化的统计源,是规范影响因子计算值的有效措施。

2.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评价功能的局限性

影响因子的特征决定了其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度地夸大影响因子的功能,会引发学术期刊乃至学术研究的评价产生不良的连锁反应。

第一,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不能完全代表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众所周知,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测评,影响因子只是从“引用”这一个维度反映期刊文献受关注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主要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并不能完全体现文献的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所以,影响因子及其相关指标不能完全作为期刊分区排队的依据。和SCI的选刊标准相比,我国的CSSCI、CSCD以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评价体系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而且对影响因子的评价权重作出了适度的调整,其刊源的选出与确定相对来说较为客观、理性。但是,由于定性评价体制不健全,定量评价受到吹捧,无论是SCI还是国内的评价体系都不同程度地夸大了影响因子的评价功能。合理地界定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权重,对于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不具备评价期刊单篇论文的功能。影响因子及其相关的定量评价指标,反映的是期刊文献受关注的情况,并不能对等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文献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同时,影响因子反映的是一定程度的期刊文献的平均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某一篇文献的实际水平。因此,以刊评文的方法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对学术论文以“SCI论文”为标签的评价方式是科研和学术评价标准的一种错位,“SCI至上”的现象更是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初心。甚至由于影响因子评价功能的过度夸大,引发了文献“滥引”和“假引”的不端行为。为了提高引用率,相关者甚至用造假的手段对文献进行无关引用,严重破坏了期刊评价的生态环境。值得肯定的是,国内的CSSCI来源期刊评价体系则规避了这种误区,强调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这对当前解决SCI期刊存在的问题应有借鉴意义。

三、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改进策略

从目前学术期刊评价的状况来看,定量评价占据了主导位置,而影响因子又被视为定量评价中权重极高的核心指标。但是,影响因子概念本身并非完美无缺,其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功能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改进影响因子概念本身的不足与缺陷,合理界定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权重,是关乎学术期刊评价科学性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因子计算模型的改进策略

从期刊评价指标的组成来看,影响因子蕴含的评价理念是当今定量指标制定的理论基础,影响因子概念本身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期刊定量评价的科学性。近年来,大量的基于相关元素改进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指标概念,如累积影响因子、特征因子、权威因子、加权影响因子、历史影响因子、生命周期影响因子、自然影响因子(22)俞立平、万晓云、琚春华:《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过度自引的修正研究——自然影响因子》,《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1期。、论文计数影响因子(23)Markpin T, et al.,“Article-Count Impact Factor of Materials Science Journals in SCI Database”,Scientometrics,No.2,2008,pp.251-261.等。但是,指标体系的过度膨胀会造成评价测度过于重复、统计计算过于复杂的局面。因此,到目前为止,只有即年指标、特征因子、5年影响因子等小数指标被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以弥补影响因子的不足,其他创新指标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影响因子及其相关指标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如何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巧妙地将影响因子的相关指标融为一体,形成一个颇具说服力的综合指标,对于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科学运转具有积极意义。

综合以上改进思路,可以建立一个称之为广义(M,N)影响因子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的表达形式为:

(二)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中评价权重的改进策略

当前影响因子的使用严重超出了其特有功能的范围。影响因子被赋予期刊评价权重的失衡,导致科学评价机制产生了“SCI崇拜”的扭曲现象,出现了以刊评文的错误观念,滋长了文献滥引等不端行为。针对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SCI至上”的影响,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这是从政策层面纠正影响因子及其相关指标在学术期刊评价中权重失衡现象的有力措施。从技术层面来说,应该在改进影响因子概念本身不足与缺陷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影响因子的评价权重。

从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本质来看,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不宜以定量指标作为主要测评依据,“这种‘量’的分析还要和‘质’的把握相结合”(24)孙昕光、李宗刚:《中国文学研究论文被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7期。。因此,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仍然是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的基础。如果定量评价占综合评价50%权重的话,那么,作为定量评价体系中的一个较好的参数,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权重不宜超过30%。当然,准确地确立其“权重值”,还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进行科学界定。总之,既要合理发挥影响因子的评价效能,又不要过度夸大影响因子的功能。

结语

作为引文分析理论的影响因子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纵观其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影响因子为学术期刊评价贡献了一个较好的量化指标。但是,由于概念本身的不足与缺陷,影响因子对于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尚存短板,同时,过度地夸大影响因子的评价功能,势必引发学术评价不良效应的产生。因此,改进和优化影响因子的计算模式与应用策略,合理评估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破解当下唯SCI来源期刊马首是瞻的困局,尤为重要和迫切。总的来说,影响因子以及SCI来源期刊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客观的局限性,我们只有在规避其局限性的基础上,从中国学术实际出发,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而不是一味盲从西方学术评价体系,才能回归学术评价的本体,真正建立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