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艺术创造活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
——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0-07-13王红王微曦

艺术百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授学科理论

王红,王微曦

(湖北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2019年11月24日,以“激发艺术创造活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为主题的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协办,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校艺术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艺术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廷信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美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李立新教授,中国文联《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主编方晓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鲁太光研究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楚小庆研究员,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蒋文博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二百余位师生参会,共同探讨了中国艺术理论研究前沿领域最新热点问题,关注了中国艺术学科发展新动态,对开拓中国艺术学科创造力和构筑中国艺术精神新局面,以及应对当前的艺术教育问题,进行了多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探讨。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开强教授主持,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钢教授宣布开幕并致辞。尚刚教授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了感谢,指出会议旨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艺术创造活力,将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坚持正确的艺术理论导向,培育新时代艺术理论与创作人才。

一、艺术创作:新使命,新要求,新精神

激发艺术创造活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面对当下国家历史叙事的需求,探索艺术塑造国家形象的艺术方略,弘扬中国艺术精神成为时代命题。

中国文联《美术》杂志社主编尚辉教授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国家形象与国际视野进行了阐释。尚辉教授从“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所突显的国家形象”“本土与引进之间的中国美术现代性探索”“国际视野中对中国美术现代性的重新塑造”三个方面,深度解析了70年来中国国家美术形象追求“现代性”的历程与路径。尚辉教授认为,中国美术在追求国家的现代性历程中经历了“唤醒—抗争—解放—奋斗”四个阶段,这一过程体现出真正的中国精神。中国现代性转型之开端,实质上是在中国社会形态转换的内在需求与国际视野的观照下,展开的一种表现民族与人民现代思想情感、审美精神的艺术变革。在其后的现代性演进过程中,中国美术开始对西方艺术史“现代化”演进脉络进行重新选择,凸显出中国美术在引进移植外来美术时的主体自觉性特征。最后,尚辉教授总结道,中国美术的国家形象在与世界美术的互动中,既形成了广阔而开放的国际美术视野,也凸显了国家的民族身份与文化形象。

中国美术学院曹意强教授的发言聚焦于创造性教育与民族伟业的复兴关系。他认为,教育不应停留在传授知识点或知识量上,而应该启发学生借助知识获取智慧,即实现一种创造性的教育。而创造不是无中生有,创新更不是空穴来风;创造是把前人的智慧转化为现实创造性能量,创新则是这种创造性转化的现实表现。曹意强教授呼吁:我们的教育必须回归“创造性教育”。之所以称之为“回归”,是因为这种创造性教育就存在于中国古代的智慧之中。历史上伟大的创造性的出现都是借古以革新的结果,复兴即是母体基因的活性重组再生。曹意强教授说,如果说中华民族有独特的学术精神,那么,从学习经典中出新便是其民族精神之一,这种创新发于由前人智慧积累而成的巨大能量蓄池,这一中国精神便是点燃和激发现代创造力的火炬。复兴中华民族精微博深的审美品质是创造性教育的根基,而创造性教育即是以艺术为途径培养眼、心、手、思全面协调的完人,而艺为品质之标杆,思为境界之高度。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廷信教授考察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评论方法。王廷信教授指出,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根本、最核心的创作方法。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修”与“技”。修就是修养,而技就是建立在修养上的创造才华。虚实相生的创造方法要求艺术家要擅于剪裁、擅于构思,能够借助简练的、抽象的符号把繁的东西都虚掉,把重点留在抽象、虚拟的技艺所营造的特殊时空环境。创作了艺术,怎么评判艺术呢?王廷信教授进一步强调,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提到的“澄怀味象”中的“味”是评判艺术的重要方法。舌头在五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心和舌是紧密相联的。他随后从“体味”到“品味”,从“意味”到“艺味”阐述了好的作品应是“意味无穷”。意味无穷是传统艺术一个基本的特性。俗话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的力量有限,而作品散发出的“意味”是无限的。王廷信教授认为,艺术是一种经验,是感知世界的一个通道,中国传统艺术体现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特征。

四川大学黄宗贤教授的发言聚焦于新时代的视觉诗篇——从全国美展看当代艺术五年来的创作倾向和走向问题。在他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正表现出三种倾向,一是图像时代的艺术。当代艺术不再眷念架上艺术,影像、装置、现成品、行为、观念等艺术形式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深度拓展,呈现出开放性、互动性、现场性、交互性、反思性。二是艺术图像中的时代。全国美展是新时代、新语境中的体制内展览,其唱响主旋律,力求多样化;讲述百姓故事,表达民众情感;紧贴时代脉搏,力求艺术创新;跨界中融合,互动中拓展。三是艺术图像延异问题与反思。当下艺术创作存在着现实生活的“景观化”、视觉图像的挪用,图式语言的同质化、艺术效果的制作化等问题。黄宗贤教授认为在新的时代,中国美术要有大的作为,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主旋律与多样性统一;二是现实性与人文性建构;三是思想性与艺术性互动;四是开放性与自主性共振。黄宗贤教授还倡导艺术家的时代担当、责任担当在于不断创作出思想精深、技艺精良、制作精湛的作品,为时代立言,为人民发声,为祖国放歌,构筑中国艺术新精神。

二、艺术理论:新语境,新范畴,新体系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将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既需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艺术学理论研究处在新的生存境遇中,需要重新构建艺术学理论的学术范畴、学科体系。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教授提出了设立比较艺术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倡议。彭吉象教授认为时代的需要、比较文学的榜样,以及艺术学自身发展要求共同呼唤比较艺术学问世。同时他提出比较艺术学的学科定位:“一个目标”“两个原则”“三个领域”“四种方法”。彭吉象教授指出,“一个目标”即建立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两个原则”即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三个领域”即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艺术比较,跨门类、跨学科、跨视域的比较,跨艺术种类、跨艺术样式、跨艺术题材的比较;“四种方法”即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如两个国家的同一风格的艺术比较)、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如先秦与古希腊的艺术比较)、艺术样式比较(如美术与音乐之间的比较)。彭吉象教授总结说,只有通过多维度、多视角比较,我们才能在充分了解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中国艺术学独特的学科体系,才能从中发掘追寻中国艺术精神的真谛。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教授带来了主题为《当前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化与跨学科化》的精彩报告。王一川教授指出:2011年艺术学升级为中国第13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后,艺术学便开始了学科化进程,与此同时,西方学界正在开展跨学科的研究。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化任务任重道远,界定当下学科属性,探索研究对象,确立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梳理艺术史、艺术理论史、艺术批评史,以及推进艺术理论在艺术行业的推广与应用等都是重要任务。他同时指出,艺术学科的跨学科化已成为潮流。学科间应相互交叉、吸收、依存,进行跨学科整合或重组。而把握学科间的间性逻辑尤其重要,这样艺术学理论学科可以向其他学科开放,同时又保持了自身独特品格。王一川教授还强调,艺术学理论学科化与跨学科化不存在截然分界线,完全可以实现相互交融,走一条“美美异和”发展道路,即带着差异对话,寻求共同性,达到不是完全的统一而是差异的和谐,保持艺术的个性与共性的“美美异和”。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艺术百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楚小庆研究员认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将会壮大文艺理论基础研究,为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强调,推动艺术理论基础学科建设、基础性知识建设需要关注并致力于国家层面的文化表达。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出现,并且在2011年由艺术学一级学科升格为艺术学门类,艺术学二级学科升格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都拥有其中的不可忽视的历史必然性。艺术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出现,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出现,必然会伴随着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发展,在其中还必然发挥应有作用。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艺术学理论研究应在宏观层面上探索各门类艺术的关系和规律,对当下各类艺术现象作出分析和判断,服务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体方针和目标。文化认同在中国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文化认同构成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团结凝聚的基础,也构成了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在两个一百年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而艺术则是文化的组要构成部分。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探索中国艺术发展规律,既是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通过文化自觉、民族文化基因串联文化认同,形成多民族国家认同,实现当代中国现代化。在学术性上,要做到及时关注艺术生产、艺术创造,艺术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要知行合一,理论研究不能脱离艺术实践,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在构建学术范畴体系上,要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相比于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的理论创新相对较难,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艺术表现要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二是文化的发展和艺术的创新都要以传承作为基础。楚小庆研究员强调,目前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核心区还相当缺乏理论创新,要对中国本土的文化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原创性的成果给予充分关注。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构建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坚持用中国理论和中国方法解决中国问题。他还提出,艺术理论研究界既要形而上、也要形而下,要用中国的立场、世界的眼光来讲好中国的故事。

全球化时代的文艺民族性,是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在世界文明全球化、民族化双重发展趋势下,我国文化艺术的走向问题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文化研究课题。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鲁太光就“全球视野与民族文艺——马克思主义文论视域中的民族文艺问题”展开了论述。他认为艺术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机构成,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用中国化的理论、方法阐发中国艺术经验,这是艺术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究其原因,鲁太光主编认为,一方面,中国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国际地位与影响力逐步提升,这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地位,国人的自信开始由经济自信转向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升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要求的实质就是要以中国化的理论解释中国式的经验,创新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从艺术本体发展来看,中国艺术诞生于中华文明独特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有着丰饶多姿的艺术活动,以及依托相关艺术活动而生发出的理论体系和话语表达,它们共同透射出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西方艺术理论不能直接阐释中国艺术经验。鲁太光主编还指出,在全球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讨论文艺民族性问题,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和辩证思维,既不可一味要求“全球化”,也不可一头扎进“民族性”中不能自拔。强调文艺的民族性问题,并不是说要构建一个封闭的、自我循环的结构体系,在全球化时代这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但我们要有主体意识,即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是“中国”,尤其是“当下的中国”“现实的中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副主编雍文昴副研究员对当下融媒体时代艺术评论的类型特征与相互转化进行了思考。她认为艺术理论、艺术批评与艺术史三者之间是不能截然而分的。艺术理论是艺术批评的批评,艺术批评包含艺术批评与艺术评论,而艺术史是建立在艺术批评的基础之上的。艺术批评与艺术评论二者之间也有一些差别,艺术批评的学术性和学理性更强,艺术评论则更为自由和感性;艺术批评的对象为艺术现象和艺术思潮,艺术评论的对象则多为艺术作品;艺术批评起到理论阐释的作用,而艺术评论起到鉴赏和赏析的作用;艺术批评多发布在报刊等传统媒体上,而艺术评论多发布在网络等新兴媒体上;艺术批评行文更有逻辑性,艺术评论行文则多为感言式;艺术批评面对专业人士,而艺术评论面对大众群体。雍文昴副研究员强调,从存在的方式来看,当前艺术批评出现传统媒体艺术批评、新兴媒体艺术批评与学术型艺术批评三分天下的新格局。

三、艺术研究:新理念,新范式,新方法

学科方法的研究是学科成熟和深化的标志,艺术学研究既要有艺术理论研究的方法,也要有艺术实践研究的方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主编李立新教授的演讲主题为“形式追随理念”。李立新教授借由一本好书——Charlotte和Peter Fiell夫妇编写的《1000把椅子》,引出核心问题:如此丰富的设计形式从何而来?是如19世纪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巨擘路易斯·沙利文沙经典语录“形式追随功能”吗?是由功能决定的吗?而人类对椅子的功能需求只是坐和靠。那么是世界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伯纳德·屈米的“形式追随幻想”吗?设计的幻想是如何产生的,是随意的吗?通过对历史上的设计转型和设计理念变革相互关系的梳理与研究得知,设计师的幻想来自设计师所遵循的某种理念,从莫里斯到包豪斯、从现代主义到解构主义都在寻找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和思维方式,实际上都是在寻找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所以理念决定了形式。最后李立新教授创新性地提出“形式追随理念”的重要学术观点。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杂志社主编张鹏教授带来了“学术视域中的丝路视觉资源与现代转化”的演讲。张鹏教授以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主题创作、教学与研究的历程为案例,总结、分享了复兴民族文化与构筑中国艺术精神的具体策略。一是要有为中华文明复兴而进行科研的文化责任与担当。教学要以中华复兴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使命,采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临摹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艺术创作与研究,要保持美术本体特征与世界文化发展兼顾的研究视角。张鹏教授进一步指出复兴中华文化是每个时代学子的共同期待和实践。张鹏教授强调民族文化复兴的精神和办学理念一直贯穿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发展历程,文化创造、艺术创新、丝绸之路所彰显的精神一直都在滋养激励着中央美术学院。

随着设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设计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每一次设计观的更新必然推动相应设计研究的更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社主编方晓风教授的“设计研究新范式”主题研究,为设计学科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考。方晓风教授受到马哥林提出的命题“如何通过设计研究来建构‘设计世界’”的启发,认为设计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没有能力迅速地建构一个“世界”,设计学研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范式。无论是观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设计仍难以呈现其整体面貌,也因此导致研究的乏力。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去构建观念层面的抽象画面;同时,人们更寄望于有个先验的模型,或者先天的合法性来引导具体的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设计研究的使命与挑战也正是新范式形成的动力来源。方晓风教授进一步指出,寻找设计学新范式需立足设计的两个属性——综合性与实现能力,确立新范式的同时也不能脱离普通范式要求,即求知、求真、求进三大目标。

四、结语

在本次研讨会的闭幕式上,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秘书长、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蒋文博教授对以上各专家的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对本次研讨会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最后,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开强教授对本次艺术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做了总结,他代表主办方由衷地感谢了所有参会专家学者,认为参会专家作为思想引领者、人才培养规范制定者、艺术实践和教学的践行者,他们带来的先进文艺思想,必将指引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将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办出艺术教育特色,培育新时代艺术理论和创作人才;响应国家发展策略,坚定文化自信,激发艺术创造力,为构筑中国艺术精神而行动。

本次研讨会围绕“激发艺术创造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主题,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艺术创作、艺术理论、艺术研究在新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行动。强调了中国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中国艺术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的生存境遇和时代条件下,在新的文化任务中,本次会议为艺术学学科发展日益完善提供了学理支撑,也引发了对中国艺术创新、构筑中国艺术精神的持续探讨。

猜你喜欢

教授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刘排教授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