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2020-07-13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融合度我军装备

刘 青

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 江苏 徐州221004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这些技术也必将影响到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装备保障领域,如何利用好当前智能化技术发展的井喷期加速推进我军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如何准确分析智能化技术与装备保障的融合度?如何认识国外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中的成功案例和发展问题?如何把握国内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对策和建议?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智能化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现状

未来信息化战争对装备保障的预测性、时效性、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装备保障必须实现真正的智能化。目前国内外的智能化技术在装备保障领域主要应用有智能诊断技术、故障预测技术、装备智能化管理等,在装备的保障指挥智能化、检测诊断智能化、维修管理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军在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方面还存在技术水平不高、应用程度不均、集成效果不好等问题。

一是装备保障决策还比较粗略。目前,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各类信息技术、智能化装备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一些数据应用的层次却还比较低,在信息传输、共享、分析等环节还受到人工操作的限制,各种数据、图表、语音等信息还需人工判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备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二是装备保障力量结构还比较繁琐。传统装备保障力量体系通常按体制编制构成,纵向由战略、战役和战术装备保障力量构成,横向按方向和军兵种布局,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总体呈现“伞状”分布特点,层级多、环节多、灵活性差、效能低。

三是装备保障方式还比较被动。传统的装备保障方式主要有按建制保障、区域保障、固定保障、机动保障、逐级保障、越级保障、预置保障、支援保障等几种主要方式,主要是基于部队编制体制和作战区域、规模、方向及作战预案而采取的“被动”保障方式,通常是战前配置、战时调整,其保障对象相对固定,保障层级较多,随机调整难度大,保障灵活性不足,难以适应快节奏、多变化的未来战场。

二、智能化对装备保障的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军事领域的渗透也越来越广泛。装备保障作为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尤其是在装备保障决策、保障力量结构、保障方式变革等领域,人工智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一是促进装备保障决策由“粗略”向“精细”转变。未来战争,装备保障决策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精确决策,其重点是对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判断过程,对装备保障决策效率影响巨大。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全域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自动搜索、甄别、过滤、监测、跟踪、分析,极大提升了装备数据信息的采集能力,使跨域作战装备保障成为可能。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分析和数据挖掘领域,赋予计算机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同作战样式、作战规模、作战强度下的装备保障规律,科学计算物资消耗,进而帮助指挥员制订保障计划,指导开展装备筹措、调拨、供应、维修等业务工作,使装备保障决策更加精准。

二是牵引装备保障力量结构由“伞状”向“面状”转变。未来战争是使用智能化武器装备,在陆、海、空、天、电、网等多维领域展开的战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战场信息获取、传输、分析和决策能力大大加强,信息主导发挥关键性作用,战场可视化、透明化程度更高,各要素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作战节奏越来越快,要求装备保障力量结构加快由“伞状”向“面状”转变,确保保障力量更加多元,保障行动更加灵敏、高效。装备保障力量“面状”结构,纵向上由战略和战术装备保障力量构成,横向上突破方向和军兵种界限,实现融合式区域布局,由战略层级向一线部队实施一体化直达保障,战术装备保障力量则融入作战单元,实施更紧密的机动伴随保障。装备保障力量结构的优化,必将减少层级、简化环节、提高效能。

三是推动装备保障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挖掘数据信息,提升装备保障效率的同时,必然会推动装备保障方式发生变革。随着人工智能领域不断突破,计算机对战场态势的阅读能力大幅提升,对装备保障需求预判更加精准,装备保障方式逐渐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预置保障、随机保障可靠性更高。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预测和诊断技术的运用,使装备自我诊断和修复能力大幅提升,自主保障效果明显,固定保障、支援保障依赖程度有效降低,装备保障方式更加灵活、可靠、机动。

三、如何推进智能化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越迅速,尤其是国外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已经初有成效。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外智能化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国内相关智能化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智能化技术与装备保障的融合度,最后在前述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军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的对策和和建议。

一是实施国外智能化装备保障技术发展与实例分析。近些年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各国紧前重视,纷纷展开行动,在装备保障领域开展了大量尝试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可以采取定向跟踪、广泛调研、资料翻译与分析等多种方法完成对国外智能化装备保障技术发展与实例分析,从中获取智能化在装备保障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提供国内开展此类研究的基本案例参考。

二是开展智能化技术与我军装备保障的融合度分析。智能化技术种类繁杂,应用条件和范围各有不同,而我军装备保障有着特殊要求,不可能所有技术都拿来尝试,因此可以运用多种评估分析方法,构建智能化技术与装备保障的融合度模型,对典型智能化技术在装备保障中的融合度展开分析,从中找到适合我军智能化与装备保障的融合模式,促进智能化在我军装备保障中合理应用。

三是提出智能化装备保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在多项研究基础上,针对我军装备保障需求和实际情况,提出装备保障智能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保障指挥、故障诊断、预测分析、维修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适应未来战争装备保障的需要。

猜你喜欢

融合度我军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组织-员工工作家庭边界融合度匹配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及工作繁荣的影响
防晒装备折起来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重庆市产业融合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