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剧须生泰斗丁果仙的艺术人生(二)

2020-07-13口述段兴旺整理于小军审阅郭士星

戏友 2020年4期
关键词:金枝太原市剧团

口述/段兴旺 整理/于小军 审阅/郭士星

八、抗日战争时期的活动

1938年8月,丁果仙为生活所迫重返太原,与狮子黑共同组班,在开化寺东夹道巷新华戏院登台演戏,在战乱及各种黑恶势力的夹缝中依靠自己的艺术维持生活。那时社会动荡,艺人们的生活犹如风浪中的小船,飘摇不定,随时有沉没的危险。即便如此,丁果仙也会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对她有恩的人。她的启蒙师傅刘喜子就一直在她的照顾下,直到离世。刘喜子有吸毒的不良嗜好。有一次,刘喜子因为欠人家毒品钱,被债主追要,他无力偿还就来找丁果仙,丁果仙正在前台演戏,债主就在后台逼刘喜子还钱,逼的急了对刘喜子拳打脚踢。丁果仙下了戏来到后台,问明情况,跟债主说,不要打了,他欠多少钱我替他还,等这台戏价结算了,我明天给你们。第二天她就把刘喜子欠的30块大洋还给了债主,并给刘喜子买了新衣服换上。并在新华戏院给刘喜子找了个营生,给他一碗饭吃。刘喜子最后去世在新华戏院。

1939年,因形势所迫,丁果仙离开太原,赴张家口参加了赵步桥承办的同德戏院的演出。在这里,她与南定银合演的《火烧绵山》轰动一时。该剧讲的是介子推的故事,历代以介子推为原型的戏曲剧目有很多,如元狄君厚的杂剧《晋文公火烧介之推》、清宋廷魁的《竹溪山人介山记》、秦腔《重耳传》、京剧《焚绵山》等。丁果仙在《火烧绵山》中饰演介子推,南定银本是须生,但为配合丁果仙,他在剧中反串老旦,饰演介母。剧中有一段介子推背着母亲的表演,根据剧情的需要,舞台上,丁果仙背着南定银,要走好几圈,而且还要唱。丁果仙是一个瘦弱的女子,背着比自己重很多的南定银表演,应该是十分吃力的。但她把这种吃力的负重表演融入到剧中人物所处的特殊情境和心境中。每演到此处,效果极佳,总能引来观众一片叫好声。丁果仙的表演一时誉满山城。该剧也成为丁果仙的代表剧目。

同年,丁果仙从张家口回太原,在山西大戏院看戏,演出结束后来到后台看望演员们,顺便给同是须生的武蕙芬指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武蕙芬受了丁果仙的指点很是兴奋,当时就下拜丁果仙。一段时间后又在太原清和园举行了拜师仪式,这是丁果仙正式收的第一个徒弟,并将武蕙芬的名字改为武蕙仙。收徒后,丁果仙给徒弟传授了《八件衣》《南天门》《蝴蝶杯》等戏,并经常让徒弟给她配戏。

1941年丁果仙受新民总会指派,到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汾阳、孝义、文水、交城、清源、徐沟、晋源等十几个县进行长达一月之久的义演。新民总会是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日伪组织,总部设在北平,华北各地都设有分部,剧团班社都受其管辖。此次义演同行有狮子黑、郭凤英及新华戏院全体同仁。这一年丁果仙32岁,她的同道姐妹们为她庆贺生日,并合影留念。

1941年11月,丁果仙应邀赴张家口演出,与牛桂英合作演出。剧目有《打金枝》《芦花》《八件衣》《九件衣》《清风亭》《坐楼杀惜》《忠保国》《女忠孝》等。

1944年,阎锡山成立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文化宣传第三队,后改名为民族革命同志会文化宣传第三队,简称文宣三队。刘芝兰担任队长,她把丁果仙也拉进文宣队。

九、解放战争期间的活动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到太原解放前的这段时间,丁果仙不停地参加各种义演和募集演出。9月13日至16日,丁果仙及筱桂桃、刘俊英、任玉珍、筱金枝、张宝魁、张美琴等在太原铭胜楼戏园(原鸣盛楼,今校尉营附近)为抗战有功的士兵慰问演出7场。剧目有《回龙阁》《忠保国》《满床笏》《反徐州》《汴梁图》《富贵图》《七星庙》等。12月,丁果仙联合省城各位晋剧名家,为省立戏剧学校筹集服装道具基金演义务戏六天,后又连续演三天。

1946年1月15日,丁果仙为太原市公共体育设施筹募经费,与狮子黑(乔国瑞)、冀美莲、任玉珍等人在民众歌剧第三院(原新化戏院)演出《空城计》《捉放曹》等剧,第二天又与狮子黑、丁碧田等为筑雕工友游艺大会演出《九件衣》《春秋笔》《阴阳报》《芦花》等剧。1月27日至29日,为救济剧团贫困班底同业,丁果仙与丁碧田、张宝魁等演出3场义务戏。剧目有《北天门》《四进士》《捉放曹》,演出收入全部作为贫困同业救济金。6月6日至8日,为庆祝《太原晚报》复刊,在民众歌剧院演出《一笔定太平》。7月4日,与刘俊英及太原市各戏曲剧团为太原慈善事业及市民福利募捐演出。7月23日至30日,丁果仙又领衔文宣八队在海子边民众影剧院演出了《牧羊卷》《芦花》《法门寺》《三疑记》《八件衣》《杀院》等剧。9月1日至4日,为庆祝“九一”记者节游艺大会演出,她与刘俊英、冀美莲、狮子黑等合演《杀院》《凤仪亭》《走雪山》《清风亭》等剧。9月17日至21日,与刘俊英及太原市各戏曲剧团为上党救灾“难民”游艺会演出《串龙珠》《清风亭》《阴阳报》《汾河湾》《空城计》《芦花》等剧。10月20日至12月23日,丁果仙率班在开化寺民众剧院连续演出两个多月。剧目有《桑园会》《春秋笔》《空城计》《牧羊卷》《三疑记》《阴阳报》《访太公》《芦花》《杀府》《走雪山》《串龙珠》《坐楼杀惜》《清风亭》等。

1947年1月4日至10日,丁果仙率第三剧院全体为云山高级中学募集基金游艺会演出《捉放曹》《法门寺》《春秋笔》《宋江杀楼》《九件衣》等剧。4月14日至16日,为救济本省难民,丁果仙与刘俊英、十三旦、周瑜生(孙福娥)等在光明影剧院演出《北天门》《日月图》《取北原》等剧,6月6日至9日,与梁小云、丁碧田等在青年俱乐部影剧院演出《对金瓶》《杀府》《赶天书》《法门寺》《千里驹》《舍饭认母》《三世修》《打金枝》等剧。9月4日,应记者工会邀请,与刘俊英在南仓巷复胜大戏院合演《走雪山》。12月1日,丁果仙应聘劳工剧团任团长。

1948年1月,丁果仙与丁碧田、小三儿生(郑雅楼)、眉毛丑(宋茂林)、鹿儿红(王庆云)等从上年底至本年初在南仓巷复胜大戏院演出5日,剧目有《捉放曹》《四进士》《芦花》《舍饭认母》《坐楼杀惜》等。2月,为培养晋剧后继人才,与丈夫任秀峰筹备成立戏剧科班,并拟聘请李子健(李世芳之父)等晋剧名宿返并担任该班教师。8月,与省城同仁在西北俱乐部“劳军”演出《串龙珠》《打金枝》《空城计》等剧。

1949年1月14日至19日,丁果仙在西北俱乐部演出6场,白天慰劳“荣军”,夜场售票演出。本月22日,与梁小云、张美琴、刘仙玲、任玉珍、段玉明、王桂兰等在西北俱乐部为太原外勤记者联谊会演出《走雪山》《打金枝》《黄鹤楼》《塔子沟》《坐楼》等剧。2月9日起,与建军会劳军剧团在铭胜楼献演10天。

十、迎来光明

太原解放后的第六天,也即1949年4月29日,丁果仙与乔国瑞、张宝魁、冀美莲、梁小云等二三十人参加了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小组在海子边万字楼召开的戏剧名家座谈会,之后,与省城名伶联合为解放太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等部队慰问演出,剧目有《空城计》《打金枝》《忠保国》《回龙阁》《蝴蝶杯》等。

7月,响应军事管制委员会“重建或新建剧团”的号召,丁果仙与刘俊英、乔玉仙、孙福娥等组建了太原民众剧团。

10月22日至27日,丁果仙率民众剧团与人民剧团、新化剧团在省城进行了联合公演。三个剧团共演出了《法门寺》《坐楼杀惜》《蝴蝶杯》《空城计》《捉放曹》等大小剧目43个。本年,与由京回乡探亲的牛桂英二度合作,在太原大中剧院合演了《坐楼杀惜》《走雪山》《桑园会》《四郎探母》《女忠孝》《蝴蝶杯》等戏。

1950年春,丁果仙再次参加民众剧团、人民剧团和新化剧团在山西大剧院的联合公演,演出了《法门寺》《走雪山》《空城计》等剧。秋天,民众剧团解散,丁果仙率部分演职人员参加了光明剧团。年冬至次年春,又组建了太原新新晋剧团,丁果仙任团长。她派人到北京邀请牛桂英回太原加入新新剧团,担任副团长。从此与牛桂英开始了漫长的舞台“情侣”生活。

1951年1月,太原市举办了解放后的首届新戏曲演出竞赛,晋剧、蒲剧、京剧三个剧种的7个演出团体参加了竞赛。丁果仙在《孔雀胆》中饰演段功,获优秀演员奖。4月,参加了在太原市杏花岭举办的演艺界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义演活动,演出三天,与牛桂英、乔国瑞、曹正国、乔玉仙、周瑜生、梁小云、刘俊英等名艺人合演《溪皇庄》《三打金枝》(剧中一个角色分别由三个演员扮演)等剧。

同年,在现代戏《小女婿》《刘胡兰》剧中,扮演了彩旦角色陈快腿和老农民张老四。尤其在《小女婿》中,她创造性地借鉴了“毛毛旦”的唱腔唱法反串饰演了彩旦角色的媒婆陈快腿。

1952年,丁果仙参加了针对老艺人的文化扫盲运动,收获很大,经过学习能够读书看报写字。7月,丁果仙率新新剧团全体演职员赴临汾、运城等地演出,与蒲剧名家阎逢春、王秀兰等切磋艺术技艺,互相学习交流,国庆这天,她与狮子黑乔国瑞、寒声在天安门国庆观礼台上参加了庆典活动。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丁果仙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与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乔国瑞、任玉珍、刘仙玲、张美琴等分别在北京剧场、长安剧场演出了《蝴蝶杯》《打金枝》《赠剑》《捉放曹》等剧,荣获演员一等奖。其间,还与牛桂英等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了《打金枝》。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主席亲切地对丁果仙说:“你把唐代宗演得很逼真。”“《打金枝》是很有意义的戏。你演的唐代宗很有气度,有风采。唐代宗这个人虽然治国无能,却懂得干部政策,他处理家庭矛盾是有办法的。”受到毛主席的肯定后,丁果仙对唐代宗这个人物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无论唱腔与表演都有更高更新的突破,终使唐代宗这个人物成为后来者很难超越的一个戏剧形象。丁果仙演重要角色,演大人物,但是她也演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是年冬,她就在现代戏《艺海深仇》中女扮男装,扮演了一个无名无姓的群众角色——卖香烟的小贩。这就是她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认知:角色无大小,只要戏需要。

1953年10月,丁果仙随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鲜慰问演出团赴朝进行了历时50多天的慰问演出。演出了《打金枝》《空城计》《蝴蝶杯》《三滴血》《百花亭》《打渔杀家》等剧。回国后,又到大同、张家口、柴沟堡等地慰问已归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从出国到慰问演出结束,前后历时3个多月。

1954年春,为培养接班人,丁果仙与牛桂英等同仁共同商议,创立了新新剧团培训班,先后招收学员30多名。几个月后,培训班与张宝魁成立的人民剧团训练班合并,成立了太原市戏剧训练班。丁果仙与牛桂英分别任正副班主任兼教师,为训练班捐献戏箱一副,并为每个学员缝制一套练功服。2月22日至3月13日,她参加为省内驻军和归国志愿军慰问演出活动。

8月中旬,丁果仙又参加了山西省第二次、太原市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为给大会助兴,丁果仙与牛桂英、郭凤英反串演出了《二进宫》,丁果仙在剧中饰演李艳妃。

11月20日至12月9日,丁果仙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与牛桂英、郭凤英合演了由上海越剧移植的《柳荫记》,饰演祝公远,并为大会展演了她的经典剧目《八件衣·闹公堂》,在剧中饰演杨知县。

1955年3月,新新剧团和人民剧团分别改名为太原市晋剧一、二分团,丁果仙与张宝魁担任一、二团团长。5月,丁果仙收来太原市晋剧团学习的任海仙为徒,并留任海仙在剧团学习了两年,边演出边向任海仙传艺。

5月至9月,丁果仙与牛桂英、郭凤英、冀萍、王正魁、梁小云等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晋剧《打金枝》戏曲艺术片,丁果仙在剧中扮演唐代宗。11月,参加山西省小规模戏曲观摩演出,演出《卖画劈门》。

本年,晋剧一团移植排演了秦腔剧目《屈原》,丁果仙在剧中扮演屈原,牛桂英扮演婵娟,郭凤英扮演宋玉。此剧摒弃了过去拍戏即串戏的旧习,聘请洛林、张焕为导演,为演员们讲剧本,分析人物,剖析主题,这种新的排戏方式逐渐确立了导演在戏曲舞台中的主导作用。丁果仙饰演屈原,对自己也是一个挑战,但是她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艺术实力。

1956年1月,太原市晋剧一、二分团更名为太原市晋剧一、二团,丁果仙继续担任一团团长。同时一团与山西大众蒲剧团、太原市晋剧二团、太原市安新豫剧团改为国营剧团。丁果仙主动提出降低自己的工资,由原来的400元降到艺术一级的270元。

3月下旬至6月初,丁果仙率团赴天津、北京、河北等地巡回演出,历时两个多月。从3月30日起,先后在天津的中国大剧院、新华剧院、南市剧院等剧场演出,与郭凤英、花艳君、刘致和、郭美英等演出了《打金枝》《清风亭》《教子》《反徐州》《法门寺》《南天门》《北天门》《凤仪亭》等剧。在天津演出期间,她还到天津音乐学院做了专场演出,并应学院的请求,将其与花艳君合演的《教子》、与郭凤英、马玉楼合演的《调寇》录了音,作为教学、研究资料。

从天津一路演到北京,已是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丁果仙再次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在北京期间,丁果仙又一次在中南海怀仁堂与花艳君、郭凤英、刘致和等演员为中央领导演出《打金枝》,为毛泽东主席清唱了晋剧改编的《屈原》唱段。并在长安剧场、苏联展览馆(现北京展览馆)、广和剧院、中央党校礼堂、公安礼堂等场所演出了《屈原》《卖画劈门》《蝴蝶杯》《秦香莲》等剧,邀请郭沫若、齐白石等名家观演指导,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随后拜访了齐白石先生,并向齐白石先生学习绘画。在以后的岁月里,绘画成为了丁果仙的业余爱好。当时,昆曲《十五贯》在北京演出引起很大反响,一时间成为戏曲推陈出新的范例。5月17日,文化部与中国剧协联合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召开的昆曲《十五贯》座谈会。周总理指名邀请丁果仙参加,她聆听了周总理关于戏曲和文艺问题的重要讲话,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5月19日,丁果仙又参加了中国剧协举行的粤剧座谈会。会后,与粤剧名家马师曾、红线女等在长安剧场举行联欢,同花艳君献演了《走雪山》。在北京期间的一系列活动,使她终身难忘,艺术视野有了很大提高,并受到极大的鼓舞。自此后,她便以积极的政治热情和孜孜以求的艺术作风从事晋剧推陈出新的舞台实践活动。

5月下旬,丁果仙一行离开了北京前往河北演出,在河北省保定市参观了保定戏剧学校,在石家庄与当地的戏剧界同行进行了艺术交流。随后,沿途在井陉、阳泉演出,于6月初结束了历时两个多月的演出。

1957年3月,丁果仙赴京参加第二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参加政协全国委员会文教组召开的戏曲工作者座谈会,并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发言,她谈到戏剧工作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工农兵服务;要勤俭演戏,不搞铺张;要重视恢复老戏,重视培养青年演员。参会期间丁果仙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返回太原后,丁果仙率太原市晋剧一团参加了太原市举行的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以便为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做准备。

4月18日,在省市文化局领导江萍、寒声、张焕、王易风的带领下,丁果仙、花艳君等人,到太原火车站欢迎由京抵并出席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程砚秋先生一行。4月20日至5月19日,丁果仙率太原市晋剧一团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与牛桂英、郭凤英等合演《算粮》《北天门》《详状》等剧,并获演员奖。

5月1日,太原市戏剧学校正式成立,丁果仙被任命为首任校长(次年改任名誉校长,校长由太原市文化局副局长张焕兼任)。

6月至10月,丁果仙与牛桂英、郭凤英率太原市晋剧一团赴临汾、运城、西安、庐阳、郑州、邯郸、石家庄等地巡回演出。期间与蒲剧名家阎逢春、王秀兰、筱月来、张庆奎、杨虎山,秦腔名家刘毓中、王天民、苏育民、孟遏云,川剧名家李笑飞、易征详及豫剧名家樊粹庭、常警惕、阎立品、常香玉等进行相互观摩、联欢演出、座谈交流等活动。在西安演出期间,《打金枝》连演十多场,观众百看不厌,演出效果非常好。

1958年4月,经张玉田等同志介绍,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表达自己对党组织的敬意和信仰,首次缴纳党费一万元。(注:有的文章中关于丁果仙的入党时间是1959年,但依据山西省晋剧院1966年10月的干部登记表记载,其入党时间为1958年4月)

5月,在省市文化系统为欢迎梅兰芳先生率梅剧团来并演出的欢迎会上,丁果仙与牛桂英演出了《走雪山》,梅先生与姜妙香先生看完戏后上台接见演员,亲切交流。之后,丁果仙连续观赏了梅先生演出的《贵妃醉酒》等剧,并陪同梅先生观摩了太原市戏剧学校的教学活动,观看了学生们的汇报演出。后又陪同梅先生游览了晋祠,并与梅先生在开明照相馆合影留念。

6月18日至28日,丁果仙参加山西省及太原市文化局举办的为周信芳先生率上海京剧团来并演出的欢迎仪式,听取了周先生为戏剧界做的艺术报告。为了配合省城举办的“纪念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剧作700周年大会”,丁果仙没日没夜地赶排关汉卿的名剧《赵盼儿》《谭记儿》,周信芳先生也赶排了《单刀赴会》。28日,在长风剧场举行的纪念演出中,石家庄河北梆子剧团演出了《窦娥冤》,周先生演出《单刀赴会》,太原市晋剧一团演出《谭记儿》,丁果仙在其中饰演了一个家院。虽然戏份很少,但也没有阻挡观众对她的关注与热情。

当年秋天,正是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期间,丁果仙参与到运动中,多次赴古交山区、西山矿区及清徐等地为炼钢大军进行了数十场慰问演出。为了鼓舞干劲,活跃气氛,解除大家的疲劳,曾与牛桂英、郭凤英反串演出,本是须生大王的丁果仙在《游花园》中扮演小姐梁凤英。还自编小戏《张老汉游公社》,把一个农民老汉演得活灵活现,受到村民们的极大欢迎。入冬后,丁果仙排演了由张玉枢、孛青萍编剧、张翔执导的现代戏《红旗下的花朵》,她在剧中饰女校长,牛桂英饰教师。次年1月,她带着此剧参加了山西省戏曲汇报演出大会,获得好评。

猜你喜欢

金枝太原市剧团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枫 叶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浮萍
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