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行业加强人力资源及经济管理的举措
2020-07-13马荣甘肃省陇南公路局
马荣 甘肃省陇南公路局
一、公路行业人力资源及经济管理存在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落后及缺少完善的晋升机制。交通行业基层养护单位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门,经过改革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职工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导致单位凝聚力不强、职工思想观念落后、单位发展潜能不足、工作效能低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科学的考核晋升机制虽然逐步完善,但受传统思想影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在具体改革中落实力度不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给人才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受挫,抑制了人力资源的潜力,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经济管理重视程度低。有些养护管理单位的领导人员缺乏成本核算和经济管理的认识,一味地强调经济指标任务的完成,在成本核算考核上缺少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主要表现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相互扯皮、相互制约等因素,协调推进力度不够,从而忽略了经济管理,给单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管理机制相对停滞。目前,事业单位采取统一招考方式解决人员缺岗问题,按照现行的管理模式是完全适应改革形势的,但基层养护行业由于岗位职责的划分不明确,论资排辈现象突出,优秀人才在单位不能发挥所长,时间一长就产生了消极怠工的心理,不能安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浪费,致使单位的发展处于不良状态。因此,只有不断完善与行业人才管理相配套,建立健全与岗位配置相协调的管理机制,才能达到人岗适应、人尽其才、效能最优化的目的要求。
二、公路行业加强人力资源及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进行合理化分配,建立健全的人事管理体系。要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理念,把继续加强学习培训作为强化人才培养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岗位特点和行业管理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的竞争激励机制等措施,细化考核项目,合理设定考核目标要求,优化绩效考核方式方法,制定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规定,建立现代人才管理模式,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在公路养护单位的日常工作中,有时会遇到各种如突发的水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表现非常优秀的职工要分清情况,特别对待,从而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二)重视公路工程实际及预算成本的经济控制和管理。要充分认识公路成本独立核算的重要性,把经济控制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从业务技术方面配强管理人员,让优秀职工承担关键环节的管理,在经济控制方面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表现好、贡献大的职工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指标、出现重大错的职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一套比较成熟、易于操作的管理体系,对行业人才管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要加大材料综合管理力度,对材料的采购建立一套完整的配套机制,严格按照采购流程,确保材料采购的质量和价格,既要确保工程质量,也要考虑成本核算,为单位经济健康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培训教育,形成科学专业的管理模式和人才使用机制。一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按照刚性要求重视对职工的约束性,在管理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理念,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二是要利用现代化教育培训手段,改变方式方法,加强培训体系的完善,按照岗位需要对职工进行系统培训,逐步建立制定与奖励机制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三是要不断完善建立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合理设置各类管理人员的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要达到公开透明,让职工有危机感,增强和提高竞争意识。四要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机制,通过有效措施激发优秀人才工作潜能和积极性,让优秀人才再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上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甘肃省交通运输发展处于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期和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公路养护行业依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按照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立足省情和地方实际,围绕人才发展战略,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用人才等措施,顺应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使人才管理模式适应市场体制和行业实际,畅通人才流动渠道,盘活现有人才,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人才资源的潜力,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