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干部岗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20-07-13刘春阳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化车务段
刘春阳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化车务段
干部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干部队伍建设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选拔、使用、管理干部是企业谋长远、打基础的战略之举、固本之策。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推进干部岗位管理,走出选人用人制度改革的新路子。结合在基层单位的工作实践,浅谈对推进岗位管理的思考。
一、实施岗位管理的实践
(一)竞争择优,营造良好生态。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推进岗位管理,坚持任人为贤的用人导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多方听取部门意见、分管领导意见,严格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程序,净化选人用人空气,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把群众满意、领导认可、组织放心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搭建公开选拔、择优聘用的平台,畅通识才纳新、选人用人的渠道,赋予管理(专业技术)岗位招聘工作新气象,具有强大生命力。公正公平的选拔制度,给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业务素质好、工作业绩优、有现场经验、有管理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
(二)严把关口,规范招聘程序。择优选拔岗位管理人员,操作程序逐步规范,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应聘者、交给职工群众。设定了资格审查、能力测试、组织考核、确定人选、任前公示等程序。充分考虑岗位特点和需求,“按岗纳新、一岗一标”,精准设定报名条件,明确竞聘人员的学历、经历要求,多部门联合进行资格审查;能力测试考察业务能力,同步考察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面试考核组临时指派、随机选取,有领导人员、有中层干部,面试结果客观公正;考核程序重公论、凭政绩,注重群众参与权,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优化结构,聚焦突出问题。推行岗位管理,契合我段干部管理现状,初步缓解“多不补缺”、结构性缺员和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的难题。招聘的13名岗位管理人员精通行车业务,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补充了行车岗位缺员,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从年龄结构分析,我段现岗干部225人(不含岗位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9.9岁,招聘的13名岗位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9.8岁,其中30岁及以下2人,31-35岁1人,36-40岁3人,41-45岁7人,对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起到调整作用。
(四)优胜劣汰,实施退出机制。岗位管理适应铁路改革发展新形势,岗位管理制度主要特点体现在“身份不变、能上能下”,明确岗位退出的否决条件,打破干部管理的壁垒,破解“能上不能下”的难题。严格入口、敞开出口,对实施退出机制条款进行细化。岗位管理人员不再是终身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对于岗位管理人员既是压力、又是动力,督促作用发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能上能下”。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结构性缺员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近年以来,受生产布局调整、货运组织改革等因素影响,从外单位调入的人多数、比例大,通过转岗、退休等方式,人尽其职地安置部分干部,仍有部分人员超配。因工作经历、年龄、健康状况等原因,这部分人员对车务系统行车业务不熟悉,无法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冗员,专业技术岗位缺员,“多不补缺”的问题仍然突出。
(二)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加剧。对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分析,凸显年龄老化和年龄结构断层的问题。我段现岗干部平均年龄48.9岁,5年内将自然减员35人,30岁及以下人员4人,31-35岁人员6人,36-40岁人员14人,41-45岁29人,46-50岁人员105人,51-55岁人员45人。干部年龄结构呈现“倒三角”,45岁以下干部仅为46-50岁干部人数的一半,5年后,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问题愈加严重。
(三)干部队伍梯次培养力度不够。在干部储备培养方面,虽重视梯队建设,却忽视人才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比较少,大多数干部靠自然成长;选拔干部经常会遇到“矬子里拔大个”和“拆东墙补西墙”的瓶颈;提拔任用干部还有拔苗助长的问题,需要后期补课提高;部分干部工作经历单一,管理和专业技术顾此失彼,存在“瘸腿”现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功课做得不足。
(四)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综合分析近两年本单位自查的经营管理、考勤管理、重要事项集体决策、评先选优等方面的问题,说明个别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差,自我约束不够严格,拿习惯当标准,无视制度约束;暴露出履职监督不到位,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在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思维创新方面培训不到位,任职前廉政教育、任职中的廉政监督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得到的启示
(一)岗位管理是适应体制改革,完善管理制度的需要。岗位管理是干部管理的有益尝试和科学探索,走出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的新路子;是竞争择优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实施全方位考察、多维度评价,能够任其所长、人尽其用;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实现选拔和使用的全过程跟踪考核,使岗位人员受约束、有压力,滋生内趋动力;是干部管理机制创新的有效方法,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干部队伍能进能出的良好态势。
(二)选拔和培养干部同等重要,必须一以贯之抓好落实。选拔干部是发现人才、启用人才的过程,把品行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群众认可的人才选拔出来,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安排在适合的岗位。
(三)优化调整干部队伍结构,是治企兴企的内在要求。干部队伍建设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决定因素,事关企业兴衰、改革成败。要做好人力资源结构性调整,把优秀人才选派到适合的岗位,充分利用年轻人的优势,推动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思维创新;要做好人力资源引进工作,规划和设计大学毕业生接受工作方案,注重在优秀年轻人才当中选拔干部,建设年轻化的干部队伍,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务实的干部队伍,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