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优化策略分析
2020-07-13文莲佛山市公用事业控股有限公司
文莲 佛山市公用事业控股有限公司
国家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对国企党建发展也提出了越来越的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了“持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重要命题,为新时期国企党建活动确定了方向。新时期,要推进国有资本更加强大,培养具备世界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需要遵循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念为引导,整体提升国企党建质量,通过高质量的党建活动引导国企的高质量建设。由此,国企需要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全面创新各项业务,加快国企党建活动的发展速度,使得国企经济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国企党建的必要性
在国家政治及经济背景下,国企一直把握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属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其他非公有制单位所不能承受的社会职能和职责。国企发展趋势和发展质量,较大程度上代表了国民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党建还决定了党的思想、主张以及观念在国企运营管理方面的应用及结合。长时间以来,党的各级部门都高度关注国企党建活动,陆续制定并执行了许多政策规程,获得了显著成效[1]。目前,国企所处的发展环境繁琐多变,唯有进一步转变党建工作,一直以党的先进观念引领发展趋势,方可为国企提供更加融洽稳定健康的内部环境,以更为昂扬进取的奋斗态度对待各种挑战和考验,积极应对繁琐局势下国企发展问题。由此,新时期,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发展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作用。
二、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基本现状介绍
(一)基层党员政治水平不高
现如今,有的国企党建工作并不重视党员整体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单纯的根据上级指令执行党建主张,没有考察党建活动开展效果,造成党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不能得到全面开发,很难在充分满足国企经营要求的同时创新培养党员政治能力。有的国企基层党员的使命感缺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党风建设方面不深入,未在政治水平培养方面获得良好的进展,使得党员整体素养很难全面满足国家战略目标要求,不能在政治水平培养上得到显著效果。
(二)党建模式尚待创新
党建模式决定了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及号召力。从国企党建基本情况来说,仍然采取传统保守落后的党建模式,没有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组织各种各样的党建工作,造成党建工作缺乏吸引力,党建政策执行受阻。而且支部建设重形式、轻实效、重传统、轻创新,活动多被动开展、应付式完成,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经营出现两张皮等情况。虽然制定了“灯塔党建”等先进的方法体系,但是因为党建缺少数字化基础设施创建,“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的执行出现形式主义情况。
三、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完善对策
(一)提高党委部门核心引领功能
国企应当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市场局势与社会状态,让党委部门在党建过程的核心优势能够获得精确的判断,且在党委部门的引领功能获得深入开发的状态下,更为完整的迎合国企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2]。党委部门应当分析国企的发展状况,根据国企的基本要求编制党委核心引领功能的科学开发方案,由此保障党中央的要求能够获得完整彻底的贯彻实行,且在完善党委部门常规业务内容的基础上,充分突出党委于企业发展全方面的重要引领功能。国企的党委部门还要高度注重干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建力度,且为民主廉洁的党建部门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
党建信息化包含许多方面,其不只是处理各种技术问题,还包含党建工作模式的变化,管理方面的革新,要求各单位党建组织的踊跃参加与紧密配合。不仅要着眼于今后,也要脚踏实地,持续采集现存的优秀方法,学习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努力推广使用。党建信息化发展要从党建管理网络化与党建管理信息平台化着手,统筹规划,尽量创建党建信息化综合项目。
(三)注重党务人才干部优先选拔
现如今,党务干部团队的综合素养对新形势下国企党建活动的开展有重要意义。所以,需要高度注重党务干部团队的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务干部团队的综合素养及水平。在挑选党务干部人员时,应当严格根据高素养、高觉悟等重要原则进行。而且,还要注重党务人才干部优先选拔应用。一方面,遵循精干、高效等原则。机关党务人才在素质方面需要精明强干,工作方面需要高效快捷,能力方面需要一专多能。另一方面,要遵守德才兼备的要求。
(四)创新党建模式
严格履行党建活动主体职责,制定高效科学的党建工作制度,党组织书记贯彻执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织其他班子成员根据“一岗双责”规定,处理各自分管区域和部门的党建活动[3]。要定时开展党建活动会议,探究安排当下党建活动现状和薄弱版块,提出针对性方法加以解决提高。例如定时组织基层党支部干部履职、廉政交流,及时了解党员思想情况。突出优势不疲软,此处的优势即党的政治优势。
四、结束语
总之,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国企党建活动变革及建设,是加快国企迎合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国企要注重党建活动的关键性,把党建工作全面融进国企各项业务改革及优化之中,制定行之有效的运营体系,科学优化与加快国企党建活动的发展进度,注重国企员工的思想政治发展,突出国企党建活动的核心价值及作用,实现国企长期发展,为国企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