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对策分析
2020-07-13江玲河南技师学院
江玲 河南技师学院
引言:财务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通过对单位的财务关系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可以有效规避事业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可以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长远发展。
一、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意义
从我国市场经济组成结构来看,事业单位占主要部分。提高对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能为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事业单位降低了对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会在工作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财务状况,不仅浪费单位的资源,还会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行,为单位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科学合理的对财务管理进行内部控制, 可以充分考虑到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并进行有效防范,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为事业单位的发展降低成本投入。
二、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单位内部缺少严格的财务控制措施。财务管理工作包含了多个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和人员众多,管理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正常工作中,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没有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工作问题,当工作出现问题后,没有明确的负责人承担责任,不仅降低了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还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1]。
(二)财务管理不够重视预算工作。在财务管理工作的众多环节中,预算管理工作的价值不容忽视。有效的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增强资金的使用率,但是,我国多数事业单位在工作中都缺少财务预算工作。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单位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没有进行准确的预算,导致单位在后续工作中经常出现漏洞,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运行,在单位的资金使用上容易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降低资金的使用价值。
(三)财务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的工作素养。从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部分企业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时都降低了招聘标准,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缺少专业的工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后续工作中经常出现失误,不利于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部分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没有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缺少对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降低了工作效率。部分工作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的工作素养,在工作中玩忽职守,缺乏认真对待,导致财务管理工作部门缺少良好的工作氛围,部分员工降低了工作积极性[2]。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对策
(一)事业单位领导应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单位领导应打破传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从根本上注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才能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单位领导可以通过宣传提高员工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时,需要严格考察其是否具有专业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否胜任此项工作。除了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还应考虑其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的工作素养,可以保证员工在后续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减少工作出现失误的情况。
(三)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控制制度。在单位内部,应做好宣传工作,带领全体员工学习相关政策,加强员工对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重视,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明确岗位职责的分工,通过严格的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确保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事业单位制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事业单位外部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会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阻碍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通过采取科学的手段控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可以对单位的风险进行预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能有效的降低事业单位的损失[3]。
(四)加强财务管理的预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的预算工作,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各个工作环节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严格把控单位的各类经费收支情况,对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监督,防止部分工作人员挪用、盗用单位资金,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
结语: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应加大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视,保证财务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能按照要求规范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应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满足国家的需要,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