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区域性社区教育发展创新路径—以贵州省铜仁市社区教育试点为例
2020-07-13宋友德田海燕
宋友德 田海燕
铜仁广播电视大学
一、区域性社区教育机构创新路径
1.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委员会,强化区域性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教育事关全体居民生计,社区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原则,一要高标准成立市级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二要全方位组建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三要统筹抓好社区教育县(区)级机构,确保社区教育顺利开展。
2.设置两级管理机构,构建全市社区教育管理体系。按照“整体规划、分级管理、分层推进、协调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设立市、区(县)级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在市级层面上,比如成立“铜仁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在县级层面上,成立XX区(县)社区教育指导服务办公室,负责区域内的社区教育业务指导、理论研究、课程开发、标准制定、示范创建和教学支持服务等工作。
3.设置三级办学机构,构建全市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铜仁市结合实际,创办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教育站(或学习点)。还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创办相应的富有特色的“农民学院”“新市民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苗绣艺术学院”“老年康养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精准扶贫学院”“社区书院”“社区学堂”“社区教育大讲堂”等,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体系。
二、区域性社区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1.制定公益性社区教育政策,优化社区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社区教育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全体居民的低投入、高回报的公益性教育事业。因此,铜仁市社区教育以公共服务为侧重点,加大针对社区教育的政策扶持,鼓励更多部门、机构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区教育,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也作为缓解老龄化问题、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
2.加强区域性社区建设,构建社区教育管理综合服务体系。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铜仁市依托社区成立社区学院、社区学校,构建区域性社区教育共同体,形成社区教育合力,让全体社区居民均有机会享受到社区教育的实惠,推动建设社区教育管理综合服务体系,促进社区教育管理创新。
3.服务异地扶贫搬迁,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本性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源头斩断贫困之根”的重要举措。目前,铜仁有贫困人口约58.32万,其中大多数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边远山区。为确保困难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就业、有保障、能致富”,按照“搬迁—脱贫—致富”的流程,采取“社区教育+”措施,精准施策,有效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根本性脱贫。
三、区域性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创新路径
1.区域性社区教育教师来源创新路径。社区教育总的特点是全员、全人、全程、全方位的教育。这些特点使得社区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需求具有多样性,运行模式具有多元性。
2.区域性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制度创新路径。一是地方政府要出台支持发展社区教育的意见,明确社区教育办学场地、机构编制、资金支持等;二是拓展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畴,把中小学教师到社区开展社区教育,纳入继续教育学时认定;三是建立社区教育人力资源登记制度和社区教育人才资源库,组建社区教育服务队伍;四是建立社区教育工作考核制度,把社区教育工作情况纳入单位、部门及个人的年度考核。
3.区域性社区教育教师团队创新路径。一是建设一个区域性社区教育管理团队;二是组建一个区域性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团队;三是建立一支区域性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团队;四是建立一支区域性社区教育发展专家咨询团队,推进社区教育和各类培训活动的高效开展。
四、区域性社区教育载体创新路径
1.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社区教育是未来走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大学逐渐完成学历补偿的教育使命,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转型?朝哪里转型?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指明了发展社区教育的方向。
2.依托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社区教育是重要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我国社区教育专家陈乃林先生提出“教育发力,跨界联动,协同治理,融合发展,项目支撑,合作共赢”的新时代社区教育的工作思路。
3.依托社团组织建设学习型社会,塑造社区教育品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相继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推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