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条锈病识别与防治

2020-07-13王淑兰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

消费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条锈病孢子粉剂

王淑兰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

在小麦锈病中条锈病是重要类型,其属于远距离以及高空气流传播病害,属于常见的小麦病害,当前在多数地区都较为流行。小麦条锈病流行、传染性较强,其产生的破坏作用较强,危害覆盖范围较广,对小麦种植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威胁以及负面影响,是全面限制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限制性要素。

一、发生症状分析

小麦种植过程中条锈病会对小麦叶片、穗部、麦芒、茎秆等部位产生较大危害,其中叶片是病害重要发生位置。小麦在各个阶段种植生产过程中均会感染小麦条锈病,在不同生长期感染之后产生的基本症状存有较大差异性。其中在苗期生长阶段感染条锈病之后,在小麦幼苗生长中叶片上会产生较多夏孢子堆,大多都是呈现为多层轮状分布排列形式。小麦种植生长中成株感染小麦条锈病,在发病初期阶段小麦叶脉上会产生较多椭圆形夏孢子堆以及鲜黄色长条子堆,发病之后小麦叶片生长发生破裂,开始产生诸多粉状物体。当小麦在接近成熟期受到条锈病侵袭,在发病初期阶段小麦叶鞘上会出现较多圆形夏孢子堆以及黑褐色卵圆形孢子堆。发病后期阶段开始出现短线状黑色冬孢子堆,此阶段要格外注意,小麦条锈病发生严重时与叶锈病状态较为相似,要注重合理区分。

二、发生规律识别

从流行病学研究中能得出,我国条锈病发生流行区域主要是集中在三大区域,主要是在越夏易变区域、冬季繁殖区域、春季流行区域。其中病菌秋季菌源区域是在越夏易变区域,春季菌源基地是冬季繁殖区域。在春季菌源基地中的多数病菌主要是以菌丝以及夏孢子状态在病叶中过冬。等到第二年小麦返青以后,夏孢子开始逐步扩散。随着自然环境温度不断变化,当小麦生长环境温度达到5℃之后开始产生小麦条锈病现状。在小麦生长阶段遇到雨水以及结露天气之后,孢子开始随着高空气流流动性四处传递,此时将会导致多数地区大范围小麦受到感染,产生较为明显的春季流行现状。在春季流行区域中多数条锈菌夏孢子在每年5月份下旬至6月份上旬,受到自然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开始从春季流行区域跟随气流转移到越夏易变区域,对小麦生长繁殖产生感染。在每年10月份下旬至11月份中下旬,夏孢子跟随气流自西向东转移到繁殖区域,对秋苗产生侵染之后,通过菌丝分布形式进行潜伏。等到第二年气温开始回暖,成功越冬之后,在4月份前后将会导致浸染爆发。在春季流行区域中,春季自然降水量较小,长期处于无露水以及无雨状态,将不能促进夏孢子萌发侵害。但是当春季降雾、结露、下雨等自然潮湿天气状态较多,将会加剧夏孢子生长萌发,将会导致条锈病大范围爆发。

三、小麦条锈病发病原因判定

小麦抗病性、抗逆性以及感病性较强的小麦种植面积,是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小麦品种属于易感病品种,对小麦种植生产具有较大负面影响。条锈病发生主要是由于致病菌导致小麦感染,其中菌源体数量是导致条锈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当菌源体数量较多,实际发病问题较为严重。近年来随着区域小麦种植产业快速发展,从外地引种频率较高,在引入的多数小麦品种中也存有带病菌品种,多数种植技术人员对于小麦种子缺乏针对性处理操作,将携带有病菌的种子转入到健康麦种当中,将会诱发较为严重的条锈病。最后气候问题也是诱发小麦条锈病的重要原因,多数条锈病病菌适宜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受到区域气候问题影响,将会导致空气湿度升高。在小麦生长重要阶段,以小麦为主体,在每年4至5月份空气湿度将会不断增大,此时对小麦进行播种操作,将更容易感染条锈病。

四、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措施探析

(一)调整品种结构,优选抗病性较强的种植品种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选取抗病性较强的小麦品种是全面防治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措施,从小麦条锈病发病规律整合现状中能得出,不同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抵抗力具有较大差异,当前要注重选取更多优良种植品种,对当地小麦种植品种定期进行更换,这样能有效预防小麦条锈病。川系麦、鲁系麦、天选系等均是我国较为出色的小麦种植品种。各系列品种种植过程中抗病性突出,要注重对区域种植现状进行分析,定期对抗病性较弱的品种及时进行更换。

(二)强化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

针对小麦秋苗发病较为严重的区域,在种植中要选取适用性较强的药剂进行拌种。依照种子重量选取0.30%三唑酮,选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g对150kg麦种进行拌种。或是选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至80g对50g麦种进行搅拌。在小麦种植田间喷药防治过程中,要选取针对性药剂防治措施,通过药剂防控能对大范围病害集中防控,对小麦条锈病流行阶段进行控制要在中心病团发生阶段进行控制。在秋苗种植培育发病初期阶段,要合理选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合理喷施。种植田间各项防治指标满足固定要求之后,要扩大用药范围,能选取的药剂主要有丙环唑、三唑酮、烯唑醇等。应用15%粉锈宁可视性粉剂100g/667㎡兑水30至50L。或是应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应用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合理喷施2至3次,能对条锈病蔓延现状集中控制。当小麦生长到拔节期以及孕穗期其病叶生长覆盖率能达到4%。当危害程度达到1%之后要及时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以及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实现多项防治操作有效结合。在小麦生长阶段,通过受到锈病、纹枯病、叶枯病侵袭,在发病初期阶段,在每667㎡中要选取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至35g,兑入50至80kg水进行喷施防控,实际获取的防治效果较好。还能选取代森锌等进行喷雾防控,实际获取的防治效果较高。在病害发生范围较广背景下,要对病情危害程度进行判定,对各类药物具体应用量进行控制。

在小麦培育中要施加酵素菌配置的堆肥以及腐熟有机肥,补充磷钾肥,对氮磷钾元素合理搭配,提高小麦综合抗病能力。在种植过程中做好种植灌溉操作,当土壤湿度较大要注重开沟排水,后期发病严重要及时进行灌水,避免产量损失问题发生。小麦种植中锈病、纹枯病混合发生中,在发病初期要选取667㎡12%特普唑可湿性粉剂20至35g,兑水50至80L之后获取的喷施效果较高,能起到良好抗病作用,还能对纹枯病以及叶枯病进行兼治。

(三)做好病情检测管控操作

全面调查大范围种植中秋苗发病基本现状,比如秋苗实际发病范围较广,病情与常年相比较重。较多患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冬季自然气温较高,在第二年春季3至5月份自然降水较多,能预报春季存有患病可能性。在春季中短期要进行预报,对自然降水量进行预报。从实践中能得出,在正常现状中早春1个月雨量超出40mm,能有效满足条锈病流行现状。在不同菌体量以及雨水基础上,会出现不同流行变化现象。

越夏易变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全面防治的重点,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选取两种防治技术体系,其中两种方式就是选取抗锈病良种以及药剂拌种,在此区域种植中针对性选取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小麦品种,对病菌发生变异进行抑制。针对苗期易感染病、成株期抗病性较高的小麦品种。在秋季播种过程中依照种子重量0.03%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对小麦种植生长中条锈病浸染现状进行防控。做好退麦改种以及适期晚种,在小麦条锈病发生重点区域进行玉米、油葵、马铃薯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进行播种。对小麦种植面积进行适度压缩,在小麦播种最佳范围适时晚播。冬季防治区域是控制小麦大范围传播的关键时期,此区域小麦条锈菌会对秋苗产生较大危害,在具体防治中要选取更多抗病品种。品种在选取中要能有效满足小麦全生育期中条锈病抵抗特性,对种子合理拌种。农技专家要进行专业化指导,对各类品种以及拌药药剂合理选取。在早春以及晚秋季节要对病情发生现状进行监控,做好针对性防控,避免病害持续性扩散。在春季流行区域,是春夏季小麦条纹病防控重点。在防治过程中要选取抗病品种以及防控药剂,在抗病品种中不仅要选取全生育期条锈病品种,还要选取成株期小麦条纹病品种。药剂防控过程中要结合病害中短期进行监控预报。在小麦生长拔节期或是孕穗抽穗期病叶达到5%之后选取化学综合防治,要对防治时间与药物应用量进行分析。

五、结语

小麦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物,近年来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种植阶段病虫害问题较多,其中条锈病是重要疾病,实际发病速度较快,产生的危害较为严重,在小麦栽培种要做好针对性防治,实施防治结合,全面提高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

猜你喜欢

条锈病孢子粉剂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制作孢子印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