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给文本“补白”

2020-07-12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补白奇石省略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乐亭镇井坨小学 河北 唐山 063600

在文章中有许多“留白”,这些留白是作者有意留出的空白,其目的是让读者自由想象,让文章内容更有神韵。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一些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留白,有些是作者故意给读者留下一些悬念,有些是文本内容说得很含蓄,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延伸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补白文本叙述跳跃部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一、根据文本的情节引导学生补白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一些文本,在文章的高潮部分或结尾处给学生留下悬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填补文中的空白部分。这时就需要教师抓住文本中的空白部分进行引导学生想象,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进行训练,不仅能起到深化文本的作用,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中讲到:小蜘蛛给老屋讲故事,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至于小蜘蛛讲得是啥故事,文中省去没说。小蜘蛛没有讲完的故事就是文本中的“留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小蜘蛛讲得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直没讲完,教师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让小学生替小蜘蛛把故事讲完。

教学《荷花》一文时,教师根据文本中的空白部分,给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小鱼游到荷花脚下,告诉荷花自己做了一个好梦,这梦是什么样的好梦呢?有的学生是这样写说得:小鱼梦到自己也变成了荷花仙子,一个小朋友光顾得看荷花了,一不小心,掉到荷花池里,荷花仙子深处自己的手,托住了小朋友。小鱼醒了以后,暗暗决定,一定要成为像荷花一样有用的人。教师应以教材文本为“抓手”,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对文本内容进行补白,这样有针对性的对文本内容进行补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

二、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补白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一些经典文章,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文中的重点语句展现的是作者思想及哲理的具体呈现。教师应利用以这些关键语句为切入点,在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想象,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教学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文时,文中一开始写出天都峰的陡峭,并没有详细描写“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只写了“我”与老爷爷的对话。文中结尾部分:“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师抓住“汲取力量”这一富有意义的留白部分,提出出示了这样的填空题:“我”汲取力量。学生给出的答案形形色色,但却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独特见解。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汲取力量”这一关键语句,根据文本内容,想象出文中人物当时的心情、神态、语言等,抓住文中的关键、重点语句进行想象,以原文为基础,对原文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以此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三、根据文本中的标点引导学生补白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有重要的作用,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标点符号在文中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及思想。有时省略号在文中往往给读者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引人无限遐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省略的部分内容“补上”,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想象,把想象部分的内容写出来。其目的是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悟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是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教学六年级上册《穷人》时,文中多出用到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桑娜及丈夫的心理活动,省略的是桑拿的矛盾心理状态。在教学此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桑娜在原本自己很穷的情况下,还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那种无奈的心理状况,引导他们结合桑娜一家的生活状况体会文中省略的内容,从中看到桑娜及其丈夫的善良、仁慈、无私。通过补白,学生能体会、理解,桑娜最学生心中的形象更高大。

由于文本的需要,文中运用省略号,省略部分内容,文章会更语言凝练、简洁,给读者的感觉是意蕴深长。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省略的内容“说”出来或写出来,以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写普罗米修斯把火星带到人间,人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猛兽……教师可让学生想此处省略哪些内容,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火,教师在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同时,激活了学生的语言思维,为学生进行再创造奠定基础,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根据文本插图引导学生补白

为了让学生领悟文本内容,教师应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配有许多精美插图。教材中的插图,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语言文字,阅读文本时,将文字与插图重合在一起,有助于强化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教材插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把图中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学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时,作者写黄山怪石有趣极了,并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从而仍学生黄山奇石有大致的了解。课文配了一幅插图,课后习题中还有三幅图片,针对这些图片,文章最后说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等着你去给它们其名字呢!文中简单的一句话,教师插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写出图中奇石的与众不同,并根据其形状起一个名字。教师借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黄山奇石的世界。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展开想象,从黄山奇石的有趣、多、奇形怪状入手,让他们写一黄山的奇石。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看图基础上的练笔,有助于提升其想象能力、表达能力。通过“补白”,实现了读写相结合。

猜你喜欢

补白奇石省略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九仙山奇石 等
多元“补白”,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立足文本,让思绪在空白处飞扬
关于增强小学阅读课堂教学效益的若干思考
奇石欣赏
紧扣空白点,深入理解文本
奇石连环画
中间的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