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文创陶瓷人才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一、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1.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将传统的陶瓷艺术与现代文化广泛结合,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促进传统陶瓷产业的振兴发展,一方面实现了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文化与人文创意的充分结合,丰富了陶瓷产品的形式,符合现代社会审美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力打造陶瓷文化创意园区,从而促进陶瓷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就目前来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存在人才稀缺的问题,人才结构也有断层现象,当前陶瓷产业以40岁以上手工艺人为主,中青年人才所占比重不足,人才数量少,人才质量低。全国范围内除景德镇以外,其他地区陶瓷产业多以日用陶瓷产品为主,讲究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层面结合较少。以往高校陶瓷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偏重技艺,授课及创作以美学造型为主,而在文化创意方面投入较少。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问题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仍旧以陶瓷制作技艺为主,教授内容固定,教学设计不足,存在着人才年龄结构断层的现象,人才的整体质量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没能加快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严重不足,传统的授课模式没能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文化创意方面的相关知识,不能基于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导致学生能力不足,不满足产业转型的现实需要[1]。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提高人才的整体质量水平,不能构建实践化教学与人才成长空间。

3.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价值

优化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整合高校教学资源,解决了传统人才培养资源消耗大,教学方式不利于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灵活性不强等问题。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协调,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整体有效性,实现校内外资源优化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地方院校可根据社会对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需要针对性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却传统陶瓷工艺课程外,应适当拓宽文化创意类、造型创意类课程,考察市场需求,增设相关课程,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建立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

二、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1.项目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培育行业精英的理念下培养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应当把技艺以外的内容纳入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首先,从市场对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需要出发,着力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的现实人才需求,基于典型陶瓷文化创意企业的用人理念、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来培养人才,促使人才具备融入现代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意识。其次,大力建设企业+高校的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于实践教学环节能够融入企业陶瓷文化创意项目的内容与情境,强调实践教学环节贴近企业的实际生产。第三,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还要具有工学研结合的特征,以企业典型项目达到有效培养人才的效果。运用项目合作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综合实践技能。第四,陶瓷文化创意项目既可以在企业开展,也可以将部分项目融入校内实训基地,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项目主导,学生主体,教师辅助的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既结合教学资源推动项目有效实施,又提高了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

2.陶瓷工作室模式

工学结合是现代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方式,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进行紧密结合,通过陶瓷文化创意工作室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例如,可以组织创作型的陶瓷文化创意工作室,基于学生对陶瓷的兴趣爱好构建“第二课堂”,利用陶瓷工作室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工作室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陶瓷工作室模式可以组织开展实践型的教学活动,通过专家指导学生深入体会课堂所学的内容,以及通过校内模拟实习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从事陶瓷文化创意事业。工作室为学生从事项目提供很好的平台,为学生有效融入社会实践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传统的陶瓷工艺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在项目创意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通过陶瓷工作室还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专业培训、专题研讨,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此外,工作室也为学生自由创作提供场地支持,为师生间的创作交流提供更为轻松的环境氛围,也可以工作室名义,组织学生将个人习作进行校内展示,通过创意集市等形式售卖作品,既能扩大校内宣传又能提高学生参与创作的热情。

3.建立综合育人模式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还要重视提高人才的综合文化素质,强调把多种教育教学元素融入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当中。围绕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过程,以及人才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内容,打造课程体系。例如,注重实现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人才广泛汲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将陶瓷产业的发展与世界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学习旅游、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促使人才具备新时代的思维特征,构建综合性的创意人才知识体系,拓宽知识板块,把艺术、经济、法律、管理、哲学等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我国陶瓷文化创意人才融入更大的市场中,有更好地施展创意的空间,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4.理念——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陶瓷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加大基础理论课程的讲授力度,还要在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课程授课上重视学生的创意激发,组织学生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操作。高校在培养陶瓷专业文化创意人才时应当以技能教学为主,同时融入人文素养课程与实践创意课程。强调在创意教学背景下设置具体的教学任务,既要传授学生有关陶瓷文化方面的知识,还要向学生渗透行业的前沿理论与研究导向,既让学生懂得设计方面的理论内容,又让学生了解市场开发的基本策略,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市场,提高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是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有效展示陶瓷文化的创意理念,促进人才积极投入社会实践,组织开展一系列具有市场化特征的人才培养活动[3]。还可以组织开展校内、校际的主题陶瓷文创大赛,并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创大赛结合,促进优质的文创作品在双创孵化中心投入生产,从而达到助推陶瓷文创人才自主发展的目标。

5.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现代化的教学体系应当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应当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首先,在保证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应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活动的比例,增加自主实践的教学安排,促进当代陶瓷创意人才主动了解市场,主动关注创意动向。其次,广泛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不仅关注校企合作的建设更应关注校企合作的有效运作,定期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见习,跟随企业导师参与实际项目,定期聘请行业精英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市场运作、项目运营、创新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大力构建学习与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文创实践活动的比例,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项目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陶瓷创意实践,推动联合育人的有效开展[4]。

6.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互联网+陶瓷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充分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构建线上线下互动体系,从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提高陶瓷文化创意实践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通过自主学习凸显学生个性化发展。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开发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强调线上平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着力于慕课平台的建设,如MOOC、超星等线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在线上课程建设中拓宽相关知识体系,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陶瓷创意教学资源的有效供给,通过在线测评、在线讨论、在线展示等方式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将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基于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师生之间课上课下实时互动,引导学生运用碎片时间不断拓宽与文创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促进陶瓷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专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论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应当注重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制定新型的文创人才培养课程,着力拓展陶瓷文创人才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只有根据市场现实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合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才能更好地促进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陶瓷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不协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文创陶瓷人才
陶溪川文创街区
人才云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