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丽中国”图片创作的大学摄影通识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4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摄影美丽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一、大学摄影课的普及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学校摄影公选课的普及

摄影术诞生至今已有180多年,这期间,摄影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展现出极其广泛的应用。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摄影处处存在,人人都需要摄影,全民摄影的热潮已经兴起。

就高等学校而言,除了一些艺术院校和专业外,绝大多数的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摄影公选课。一方面,因为教育部有“普通高校要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通艺术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大学生们普遍喜爱摄影活动,有许多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工作中都需要摄影技能。于是,各高校的摄影公选课教育普遍展开。

2.高等学校摄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走访调研发现,在高等学校,摄影通识课普遍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选课积极,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然而,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数课程仍然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教学中缺少互动与交流,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严重失调,多数课的教学计划安排都是理论教学的学时大于或远远大于实践教学的学时,不利于学生实践创作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三是教学考核方法过于简单,较为常见的考核方式,要么是学生上交一个小论文,要么是学生上交几张照片。而这些论文是否是学生亲手而写?照片是否是学生亲手而拍?却无法考证,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真实。也有个别学生从网上下载论文和照片来应付考核的现象,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美丽中国”及其呈现

“美丽中国”是党中央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被首次纳入国家五年计划。“美丽中国”的提出,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美好蓝图。随着“美丽中国”实践的不断推进,在我们国土上的好人、好景、好事会时时出现,处处出现。

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美丽中国”,怎样才能可视化地保存下来呢?用摄影图片来保存是必然的选择。一方面,摄影图片具有强大的纪实功能。另一方面,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美丽中国”的见证者,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再加上所学的摄影创作技能,一定会完美的呈现他们视角下的“美丽中国”。

三、以呈现“美丽中国”为核心的大学摄影课改革

1.“三高一体”的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依据“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将大学摄影公选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三高一体”的教学目的。“三高”指的是“摄影技能高”“综合素质高”和“爱国热情高”。

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一是要提高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二是要通过相应教学和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引导,利用有关经典“美丽中国”作品的讲评及“美丽中国”主题实践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教学中要通过递进式的方法来实现这“三高”目的,通过这递进式教学目的的逐步实现,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三程一合”的教学内容

摄影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摄影技术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在教学中通过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达到提高学生摄影创作技能的目的。[1]摄影创作分为拍摄前、拍摄中和拍摄后三个过程。依据这三个过程的不同特点,分别设置以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即为“三程一合”的教学内容。

拍摄前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相机的操控技术与艺术表现为主,主要有光圈和快门的操控技术与景深表现艺术、曝光控制技术与用光造型艺术、色彩控制技术与色彩表现艺术、滤镜使用技术与其运用艺术等。拍摄中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拍摄技法与艺术效果为主,主要有曝光时间长短控制技法与艺术效果、曝光次数控制技法与艺术效果、相机状态操控与艺术效果等。拍摄后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作品处理与设计为主,主要有数字影像调整技术与艺术效果、作品标题制作与艺术形式等。

3.“三学一果”的教学方法

“三学一果”指的是,通过实施“纵向学”“自我学”“横向学”这三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纵向学”是学生听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自我学”是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专题,进行自我学习的学习方式。“横向学”是指利用反转课堂,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使其他同学收获学习成果的学习方式。

“纵向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学习效果一般。而“自我学”和“横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参与讲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涉猎知识面广,钻研问题深入,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4.“三看一定”的考核方式

作品是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载体,为切实解决摄影公选课普遍存在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的问题,可以采用“三看一定”的考核方式。“三看一定”指的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可以以学生创作的作品为主要考核对象,在确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时,要通过“三看”,再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考核前,要求学生按类别上交一定数量的作品,并且要求每一幅作品要有三张图片。一是学生拍摄的现场图,二是作品的原始照片,三是处理好的作品。考核中,通过看现场图,确定作品是否为学生亲自所拍,通过看作品的原始照片,可以评判学生的拍摄技能,通过看处理后的作品,可以评判学生的后期处理技能。通过“三看一定”的考核方式,杜绝学生应付考核的现象,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四、以呈现“美丽中国”为核心的大学摄影公选课实践

大学摄影公选课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将改革付诸实践更为重要。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以教学改革为导向,努力探索基于“美丽中国”主题创作的摄影公选课教学模式,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1.围绕一个主题,实施“N+1”式教学

首先,确定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始终围绕“美丽中国”这一主题,通过“N+1”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1”就是“美丽中国”这一主题,“N”就是采取多种途径,达到实现主题教学的目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中通过多个途径,切实保证“美丽中国”主题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是通过典型的表现“国富民强”的摄影作品的讲评,加深学生呈现“美丽中国”的摄影创作理念。二是通过“美丽校园”“美丽家乡”等专题实践创作活动,让学生步入践行“美丽中国”的实践创作。这些专题实践的核心,集中表现为呈现与保存处处存在,时时可见的“美丽中国”。

2.把握两个结合,探索“全过程”式教学

摄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同时,摄影创作又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是后期的基础,后期是前期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将前期和后期的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探索以双结合式为前提的“全过程”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切实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强理论教学面向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并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了的全过程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作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环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作技能。

其次,针对公选的课学生来自不同的科类和专业,对于数字影像后期处理的各种软件的运用,以及对于影像处理方法与技巧掌握较少的现实,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意加大了这方面的教学,真正将前期教学与后期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了摄影创作的全过程。

3.突出三个重点,体验“创精品”式教学

“美丽中国”主题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摄影创作技能,让他们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即为“创精品”式教学。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突出三个重点的教学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在实践教学中,重点要求学生要以纪实的创作手法进行创作,以确保作品的真实性。二是重点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各类摄影技法与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以确保作品的良好效果。三是重点要求学生要运用不同的平台,通过不同的途径展示和呈现自己的作品,以实现作品的价值。

4.树立三个目标,实现“高质量”式教学

笔者在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三高一体”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呢?笔者通过树立与实现四个目标的教学途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在理论课上,通过讲评与讲述经典摄影作品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影像鉴赏力。二是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技艺叠加”式的实验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影像创造力。三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小组集体创作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开展各学生小组间相互点评拍摄方案与作品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布置“摄影是什么”的维度凝练作业,拓展了学生的哲学思考……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并通过“美丽校园”“美丽家乡”“美好生活”等不同阶段的主题实践与创作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心国家大事,随时发现与表现祖国的美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摄影美丽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
摄影坊:家有猫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