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产品设计开发与运营模式的探究*
——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2020-07-12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 454000)
据官方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学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3833万人,居世界首位。随着高校人数增多,高校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张,各行各业也纷纷瞅准了高校市场的大蛋糕,大力发展高校市场。校园文创产品作为承载着高校独特精神文化的特殊商品,已经发展成为大学新生、毕业生以及返校校友等特殊人群的校园文化消费热点,再加上各大高校不断增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得那些能够传递校园情节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创产品逐渐兴起,占据了广大的校园市场。高校作为文化发展和新生思想的最前沿,不同文化和思想碰撞出来的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得承载着校园精神文化的校园文创产品更加的丰富多样。如何通过校园产品来将这些包含着一所高校精神文化的独特情感发掘出来,并将之变成一个有着独特记忆的文创产品,而不是单纯的校园景观的一个缩写符号,这需要我们去仔细思考、探索和研究。
一、文创产品的定义
如何做好文创产品,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文创,文创,拆分开来可理解为“文化”和“创意”。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传承着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历史、地理、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传统民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等。从狭义的角度上可以理解为“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的规律或习惯。”
“创意”是指通过对现实中已知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将某一事物从创新的角度进行分解再创造,并使其原意更加突出的方法。”故而“文创”的概念便是“从创新的角度,对大众所熟知的文化进行再解读并创造出新的内容的行为过程。”那么,“文创产品”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文创产品”可被定义为“根据特定的文化主题,经过分解再创造,具有商业价值的物品。”[1]
二、高校校园文创产品现状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知名高校,他们有着非常成熟的校园文创产品研发和销售体系,产品从形象定位、设计开发、批量生产再到宣传销售。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完善的产业链。从纪念品,生活用品再到服装、配饰、办公用品等覆盖到师生和游客等消费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产品齐全,种类丰富多样,造型时尚美观,设计精巧,能够获得广大师生和游客等消费群体的喜爱和追捧。
反观国内高校的校园文创产品便起步较晚,无论是从研发到销售都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各大高校的产品也良莠不齐,虽然也有少数知名高校的文创产品相对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初步形成了校园文创产业体系,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但整体上仍是处于起始阶段,与国外的高校仍有较大的差距,可开发空间仍是非常巨大。
三、河南理工大学校园产品开发与运营的研究
在这里,笔者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为大家分享一个大学如何从无到有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校园产品研发和营销模式。当我们要把“无”变成“有”,我们就应该思考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做?我们为谁而做?我们该怎么做?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产品的价值和意义
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不同高校因其历史的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不同演变出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其即具有高校严谨、厚重的学术文化,又融合了年轻学子们青春飞扬的前卫精神,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完善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校歌,校风校训,校园雕塑无不体现着校园文化。从客观层面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将这种“意识”赋予到产品中,这时文化便成了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而校园文创产品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能够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打造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品牌。河南理工大学创办于1909年,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知名度却和其文化底蕴远远不符。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且关注的学校,往往会占据发展的先机。校园文创产品的开发无疑是展示校园文化、传播高校精神、吸引公众关注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校园文创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正日益成为校园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内涵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创“品牌化”的形成。在体现了学校思想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2]
(二)产品的研发
在产品开发中,笔者认为,文创产品开发应遵循“3C共鸣原理”,“3C共鸣原则”可理解为“culture(文化)”文化共鸣、“Creative(创意)”创意共鸣以及“Commercialization(商品化)”市场共鸣[1]。文创产品作为一个典型的"感性消费"商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才能够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款产品。校园文创产品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需要与消费者产生文化上得到共鸣,选取更能够引起群众共鸣的文化主题(如河南理工大学西门、校史馆、校训、校歌等这些具有代表性和大众熟知性的校园文化。在产品的故事性上引起大众共鸣,才能够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先天的基础优势。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时代,单纯的文化属性已经不能够完完全全被消费者所接受,人们越来越中意于高创意的产品,在文化达到共鸣的同时,通过创意的手法寻找到不同消费人群的共鸣点,对症下药,使绝大部分消费者能够与产品产生“创意共鸣”,可以为后期产品的销售提供坚实的保障。“市场共鸣”也可称之为市场价值或者市场反应,校园文创产品作为高校文化衍生而出的一种商品,其投入市场后所展现出来的商业价值,也侧面表现了其高校文化的影响力。
在产品的研发上,注重客群的“参与感”,“自我实现”。年轻化,不老气,不老梗,与时代对接,紧跟时代潮流的脚步。产品的形式不拘泥于实用、单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如河南理工大学和当地的云台山旅游景点相结合),高校文创产品与地域特色相结合,这也使得我们产品同市面上其他的高校文创产品相比更具自身的特色,同时借助地方优势达到弘扬学校文化的作用,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高校文化创意产品。
(三)产品的运营
河南理工大学校园文创产品的商业运营模式严格遵循“三个打通”“五维文化”“视觉演绎”和“六感体验”的商业模式。[3]三个打通要求我们能够明白产品细分的需求归属,做好品牌差异化分类,并找准产品购买人群的需求来制定项目的整体方向。五维文化告诉我们校园文创产品的品牌核心在于学校拥有的独特资源(如矿业高等教育发源地、历史文物建筑等)、出众的校园文创产品(如河南理工大学一百一十周年校庆系列产品等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校园所具备的地域文化(太行山西麓、英国福公司旧址等)、明星校友产生的明星效应和围绕高校校园文化故事而产生的校园粉丝(庞大的师生群体)等五个方面。视觉演绎是将文化提炼出来,对文化的再解读,并以视觉的形象去表现出来,并用于产品、包装、门店和广告上面,这一波要求我们要深度挖掘文化元素,并将我们对校园的情感与校园文化融合在一起,再融入时代的潮流,颠覆传统的内容,使其更加新颖出众。六感体验要求我们重视消费者视觉、听觉、触觉以及精神、思想情感六个方面的体验,使品牌故事得以丰富,品牌价值得到提升。
在注重产品的设计同时,不可忽视产品的运营的重要性,避免出现产品一直处于“展览”的窘况。结合项目的发展,选择合适的营销推广方式。当品牌定位、产品文案、推广计划都确定以后,需要结合当下流行的消费渠道,除了本校师生校友群体以及线下的门店外。打造多渠道销售策略以更加省时、便捷、高速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4]互联网快速发展,自媒体浪潮狂涌,5G的普及和直播带货形式的广泛传播,在产品的宣传销售上,文创产品也可以搭载上这趟顺风车。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营销矩阵,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进行文案营销推广外,还可以通过纪录片、宣传片推广。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品牌APP,小程序,打造一个“一条龙”文创产品线上交易平台,从产品的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四、结语
一个成功的校园文创品牌,不仅仅能树立起良好的高校品牌形象,传播校园文化,增加师生校友对学校的亲密度,维系师生对学校的情感,一个相对成熟的校园文创产业链,更能增加学校经济收入,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率。引领教育,带动就业发展。在国家对大学生双创的倡导鼓励之下,如何打造校园文创品牌,打造符合当前中国高校的文创产品商业模式,使校园文创更长久的发展是当前国内高校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