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基层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实践研究

2020-07-12杨晓娜

科技视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图书馆基层服务

杨晓娜

(秦皇岛市抚宁区图书馆,河北 秦皇岛 066000)

0 引言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坚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深入挖掘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模式,更好的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本文以秦皇岛市抚宁区图书馆为例, 研究新时代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服务[1-2]。

1 新时代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职能

1.1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对知识、信息等进行传递和提供使用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对知识、信息等进行收集、选择、加工、整理和存储,并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其中,极大地提高了传递信息的效率,使之成为本地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中心。

1.2 收集、整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收集、整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最基本职能,也是实现其他职能的本源。 基层公共图书馆对图书、报刊及地方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收藏,文化内容多元化、多层次化,有效的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多载体、全方位、高质量的为人民服务。

1.3 开展社会教育

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公共图书馆是本地区的藏书中心、 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人们进行再教育及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受教育对象享有平等的权利。 基层公共图书馆要不断创新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使社会教育职能发挥得更充分。

1.4 开发智力资源

基层公共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存储,为每一条信息找到使用者,为每一个有需要的读者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使智力资源得到最好的开发和利用。读者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料、参加各种活动,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充分体现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

1.5 开展延伸服务

建立符合本地区特点的以区级基层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为分馆或者图书室的总分馆制,统一采用集群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管理,通借通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分馆更换图书,进行业务辅导,促进创新服务向基层延伸[3]。

2 新时代基层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实践

2.1 创新阵地服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和休闲学习中心,要自觉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氛围,让读者把图书馆作为资料查询、学习、休闲、减压的好去处。 秦皇岛市抚宁区图书馆免费为读者办理借阅证、设立咨询台,主动向读者进行馆情、服务窗口介绍,讲解办证须知、借阅规则和方法,指导读者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提高读者的借阅能力和使用效率,留住走进图书馆的每一位读者。

2.2 创新馆内读者服务活动

秦皇岛市抚宁区图书馆是区级公共图书馆,多次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二级图书馆”。 近年来,在创新馆内读者服务活动、 培养阅读习惯上做了有益尝试。 利用节假日,为未成年人播放科普、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经典诵读、故事会、读书会等活动,举办文明出行、健康上网等讲座活动。 在开设的“道德讲堂”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弟子规亲仁》”“讲文明树新风”和“从《大学》《中庸》看国学”讲座活动等;在一楼大厅开展“中华传统佳节”“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光辉历程崇高使命”等图片展活动。 通过一系列积聚人气的创新服务活动,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4-5]。

2.3 创新馆外读者服务活动

要倡导一个全民阅读、 终身阅读的社会氛围,公共图书馆除努力搞好阵地服务外,还必须主动走出馆门,面向社会,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广泛宣传图书馆,吸引更多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近年来,秦皇岛市抚宁区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每年正月十五举办“元宵节灯谜游园活动”;每年利用馆藏资源编印《农业科技资料手册》《田园科技报》各4 期,约20 000 份,免费发放给广大农民,同时,根据农民需要,还免费发放种养光盘和各类期刊;组织开展“‘一本书的力量’—《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征文活动”,读后感、观后感、手抄报比赛等活动; 组织社会公众参与 《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史记》等中华传统典籍线上竞答活动;积极参与“第三届乐享阅读——全国百城公益小天使在行动”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向社会广泛宣传图书馆的同时提高了人们对书籍、对知识的热情,有利于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阅读风气。

2.4 创新数字化服务

随着互联网知识与技能的宣传与普及,人们已越来越习惯于上网浏览信息、搜索资料,公共图书馆应顺应时代潮流, 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融入新的理念。近年来,秦皇岛市抚宁区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理,读者可远程访问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图书、维普考试系统等8 个数据库;建立资源共享阅览室,共享全国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并与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链接,成为本地区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重要枢纽;利用“互联网+”,在大数据、数字平台的支持下,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触摸屏综合读报系统、电子书借阅机、自助借还服务系统等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大大缩短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服务。

2.5 创新延伸服务

公共图书馆在立足本馆,做好馆内外读者服务的基础上,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民众提供就近阅读的社会环境和优质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网络服务体系。 目前,秦皇岛市抚宁区图书馆已建立台营镇、茶棚乡、榆关镇、抚宁镇、抚宁第四中学5个分馆, 凭借Interlib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现了总分馆的数据管理,通借通还;先后在北郁家沟村、紫荆社区、 抚宁区组织生活馆等地建立了33 个流动图书室,促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 总计为分馆和流动图书室配备图书40 000 余册, 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为其更换图书,为基层读者提供了便捷的借阅途径,在倡导全民阅读入基层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新时代基层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

3.1 人才队伍创新

拥有一支有创新意识、 勇于开拓的人才队伍,是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内在动力。注重人才队伍的创新,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水平高的人才队伍,可有效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基层公共图书馆要结合本馆实际,组织馆员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2 服务方式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读者对信息资料的需求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基层公共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方式,以读者为中心,满足读者的各项需求。首先,要不断强化馆员的服务意识,确保能够准确把握读者的实际需求,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其次,要积极开拓个性化服务,使信息服务更有针对性,使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并能够对读者的信息需求进行跟踪和分析,为其提供专题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得到有效提高。

3.3 信息化服务创新

首先做好微信公众号, 在向用户发送资讯的同时,以辅助技术推送相应的音视频资料,让读者获得视听方面的阅读体验,凸显公共图书馆的特色;定期推送,引导读者养成合理的阅读习惯,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其次做好网站,尝试个性化表达,增强与读者的互动, 可以基于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提升网站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实现基层公共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3.4 总分馆建设创新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趋势的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多样化的创新服务推动文化惠民建设,提高民众满意度。 加快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依托,构建总分馆制的图书馆网络体系,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资源和服务的流通,为读者借阅提供便利,确保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

3.5 服务“三农”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基层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服务“三农”的意识,发挥教育职能,创新服务模式,以服务“三农” 为突破口, 开辟一条文献信息服务的绿色通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3.6 基础设施创新

随着服务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深入,基层公共图书馆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服务才能落到实处,实现长远发展。

4 结语

基层公共图书馆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载体中的重要一员,是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其丰富多样的创新服务模式,与广大服务对象融为一体,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文明的服务,将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快文化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图书馆基层服务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走基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