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保险与理赔”混合式金课建设路径优化及实践

2020-07-12李方媛赵长利

科技视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汽车保险金课课程目标

李方媛 赵长利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0 引言

汽车保险与理赔是一门兼具通识性与专业性的课程,能够满足“服务民生”和“对口就业”双重需求。与应对生活需求的能力标准相比,就业岗位能力的标准要高得多。 保险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行业,岗位人才需求非常多元化,毕业生即可选择车险承保业务端的运营推广岗、核保岗等,也可从事车险理赔业务端的核赔岗、理算岗等。 为了能让学生在未来有更多的选择,老师尽可能讲授更多课程内容,容易陷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知识点琐碎的困扰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深度融合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拓展课程深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当前,高校课程都以“建设中国金课”为目标,线上课程大幅增加,课程改革推进速度较快[1]。 然而,有很多课程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运行的并不顺畅,出现线上线下分离、利用率低等现象,初期取得的效果很不理想[2]。这与教师的准备不足,未能合理的设置任务,不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状态等有直接关系。

《汽车保险与理赔》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摸索并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对往期课程教学数据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瓶颈。 确定了沿着“顶层设计—过程监控—成果评估—持续改进”的建设路径,开展汽车保险与理赔的课程建设, 旨在将其打造成教学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1 混合式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1.1 开展多层次训练,注重互动交流,打造高效课堂

通过“在线学习、成果汇报、强化训练、问题拓展”四个层次的学习训练, 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吸收, 由学习知识走向探究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转变;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汇报、线上发帖、微信留言”多种方式,保证学生课课有讨论、人人有交流。

1.2 建设课程梯队,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课程深度

《汽车保险与理赔》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是一项任务量非常大的事情。精准且可行的教学活动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前提,丰富且足够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课前学习质量的有力保障,及时且全覆盖的学生学习过程跟踪是持续改进的基础。而要完成这一系列的事情,必须搭建一支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校企合作教学梯队,团队成员各司其职,不断完成课程建设的更新升级[3-4]。

1.3 强调课程思政,强化创新培养,紧跟车险行业发展

授课时在知识点中融入课程思政, 注重立德树人,可通过“案例展示、风控解析、效果评估”三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职业操守,抵制利益诱惑和各种压力,勇于与欺诈分子作斗争。此外,以实事变化为“媒”和信息科技为“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围绕车险及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准备。 例如,2020 年的疫情加速了车险理赔数字化、线上化发展,围绕线上业务办理及附加服务等强化创新创业的意识。

1.4 成立课程联盟,多校共建共享,建设国家一流课程

《汽车保险与理赔》 课程团队通过在线方式构建课程联盟,深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研讨,多校联合制定课程规划、优化整合课程资源、交流教学模式等,实现“多校多地、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的课程建设模式。

2 混合式课程建设的过程监控

为全过程监测学生学习,团队重构了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加大了平时成绩的占比,降低了期末考试的占比。《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平时成绩在课程考核中的占比由原来的30%调整到了70%,而且不断均衡课前考核、课中考核和课后考核的占比。 课前考核内容包括在线学习课程资源、MOOC 章节测试等, 课中考核内容包括主题讨论、问题回答表现等,课后考核内容包括课程作业、线上讨论等。 期末考试兼顾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以高阶满足课程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内涵指标点的要求。

3 混合式课程建设的成果评估和持续改进

成果评估分两种:课程中成果评估和课程后成果评估。课程中成果评估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价。课程后成果评估通过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来衡量。根据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制定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单个课程目标达成标准为达成度大于0.6, 且单个学生达成度分布合理,即课程目标达成;否则,未达成。 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可以对每位同学的每个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的弱点,进行必要的整改,从而保障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均能围绕毕业要求达成这个核心任务实施。

4 实践总结促进金课建设

自2015 年《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慕课在中国大学MOOC 平台上线,已运行5 年,从最早的每期几百人选课到现在的万人。 不难发现,前期课程资源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后续的使用维护、更新升级更重要。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 (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成果导向),从课程教学日历、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资源、课程跟踪评价、持续改进、教学团队分工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实现混合式课程教学的闭环控制。 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期末优良率、课程达成度、学生积极性与综合能力均得到较大提高。

作为混合式教学的省级一流课程,《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教学设计是“线上+线下(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2020 上半年,由于疫情学生不能到校,所以课程教学设计改变为“纯线上”教学模式。利用腾讯直播课代替课堂教学,通过为学生准备实践必须的素材和参考资料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实践训练,从而保障课程教学效果不打折扣。

今后,课程建设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不断优化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匹配性,课堂教学设计是否高阶满足混合教学需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探索因材施教的办法;学生学习感知与课程要求的适应度。

5 结束语

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是所有课程提升课程认知度和认可度的明智选择。 沿着“顶层设计—过程监控—成果评估—持续改进”的建设路径,《汽车保险与理赔》 课程团队进行了为期5 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发现了诸多的不足。为了能建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混合式金课,建立了闭环控制机制,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汽车保险金课课程目标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