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2020-07-12齐敏河南工程学院
齐敏 河南工程学院
为了解决当前高校中存在的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就学的问题,每个高校都颁发了一系列的高校资助政策,其目的是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不使任何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被迫退学。然而在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过程中,要注重的不仅仅是培养具备高实践能力的高级知识人才,更需要培养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这些要求都使得高校在资助学生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确保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道扣子。大学辅导员作为高校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在工作中一方面要确保贫困大学生顺利受助,另一方面要充分注意受助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问题现状
(一)容易产生急躁、焦躁的心理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担心自己因为上大学而加重了家中的经济压力产生自责心理,也会因为家中对自己的期望比别的家庭更高而产生负担心理。在这些压力的驱动下,多数贫困家庭学生开始盲目兼职但往往收入甚微,拼命学习而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更容易产生焦躁的情绪,即使有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的表现很好,也会受到焦躁、急躁情绪的影响在一些重要关键的考试、面试中发挥失常,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变得更加急躁、焦躁,如此这样往复循环,不断恶化。
(二)贫困大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
一部分贫困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从小就在一个经济困难的环境中长大。面对困难有的学生通过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实践来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有的学生却因为害怕家庭经济情况差而被别人轻视,一味的与比自己家庭条件好很多的同学进行攀比,再加上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而受到不法分子的蛊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违法活动。更有甚者因为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而变得压抑、敏感,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在遇到挫折后不愿意和同学、老师沟通,甚至还产生敌视同学、敌视老师、敌视社会的极端偏激心理问题。
(三)不愿意配合思想教育工作
目前的贫困大学生往往更愿意接受物质上的资助,认为物质上的资助更能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从而更多的愿意通过申请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来解决自己的家庭经济问题。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忽视了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正确的思想所能发挥的长期的能动作用远远大于当前短暂性的经济补助。他们往往表现在不愿意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思想教育工作,抵触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参加思想教育活动是自己比别人差的表现。
(四)贫困学生易产生依赖心理
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救济式的帮助,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直接进行经济资助,但是短暂性的经济扶贫并不能改变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出现的问题,而且还极易产生对助学金的依赖心理,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懒惰心理,认为提交一些证明材料就可以获得补助,从而过分的强调自己的物质利益,不利于贫困学生产生通过自立自强、充分提升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坚持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的结合
在面对不同的成长问题时,高校辅导员要进行一对一的全面帮扶。在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个体贫困学生存在的问题后对症下药,开展个体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问题能力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时,要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复杂的家庭困难现象中,找到导致学生心理发生变化的本质原因,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本质原因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改变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形式,并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的错误认识。要善于透过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到学生整体中存在的不足,坚持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的结合。面对学生存在的多种多样的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本质,以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开展广泛性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在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的时候要对个体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探索出更有针对性、更全面的群体教育方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不应该仅仅拘泥与讲座、宣传等形式,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数据,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比如根据当代贫困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拍摄情景短剧,进行潜移默化的素质宣传教育,或者举办有关家庭贫困生的辩论会增强学生间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联系
当前学生产生的思想问题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父母期望所表现出的心理负担。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要与受助学生家庭进行密切联系,家长是学生最初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也最能反映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因此学校要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要了解贫困学生在家中的变化,了解学生在家中生活交往与思想变化。同时学校也要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走向。需要注意的是,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情绪,充分考虑学生的尊严,避免因为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形式不合理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二)制定合理的计划,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相结合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质量互变原则,认识到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时,要制定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重点解决当前学生最关心、最急切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战胜困难。同时也要制定长期计划,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秀典型进行宣传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自立自强、勤奋向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经常与学生干部交流,全面排查、查漏补缺、汇总出现问题的学生,注重对学生持续性的帮助。通过进行长期性的、定时性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交流沟通的同时做好记录,并且通过观察、记录、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价值形成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本人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观念。
(三)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辅助体系
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应届毕业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目前,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四年的经济补助中产生了依赖社会、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错误思想。加之目前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毕业后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逐渐影响身心健康。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以积极与一些爱心企业进行联系,通过校企之间的联合,给一些希望兼职的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就业平台,一方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另一方面避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懒惰、依赖的心理。同时高校辅导员也应当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观,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建立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就业心理辅导机制,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案。高校也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并且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回到经济贫困的家乡创业,积极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带动地方经济。
(四)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强化实践能力
除了通过与家长、企业、学校联系等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毕竟贫困大学生最主要的接触群体是大学生群体,在处理问题上与自己的同学有更相似的思想方法。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圈,共同语言也更多,也更容易受到自己同学的影响。所以学院可以成立专门用来解决贫困生问题的社团,通过定期举行交流会的形式,帮助贫困学生敞开心扉和其他学生进行交往,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社团也可以适当举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定时去孤儿院进行义务活动,去养老院陪孤寡老人聊天、下棋,或者进行保护环境义务劳动等形式,增加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他们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三、结语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复杂,但是不论工作如何复杂,最重要的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思想,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方位发展。特别是在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时候不应该拘泥于具体形式,结合时代背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