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版《小妇人》对经典文学的继承与突破

2020-07-12浙江传媒学院310018

大众文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四姐妹梅格小妇人

(浙江传媒学院 310018)

迄今为止,出版于1868年的世界名著《小妇人》已被改编成6部电影、12部电视剧。而由格蕾塔·葛韦格编剧并执导的2019版《小妇人》(以下简称新版)在刚刚过去的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5项提名1项最佳服装设计,在北美获得的影评人分数达91/100,烂番茄爆米花指数(观众评分)92/100,全球票房超过2亿美元。这一成绩远远超过了同样由女性导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执导,全明星阵容的1994版《小妇人》(以下简称94版)。一部讲述150年前女性家庭生活琐事的电影,为何有如此魔力,能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受到无数影迷的喜爱?。

电影理论家巴赞曾经提出,完全忠实于原文本或原故事的改编毫无价值。尽管两版电影在玛奇家四姐妹的成长与变化上情节一致,但94版采用了传统线性叙事,新版则采用了套层非线性结构。后者将女孩们的成长经历分割成“过去”“现在”两个时空,同时,女演员西尔莎·罗南既饰演了原著核心主人公乔·玛奇(以下简称乔),又同时作为乔,在与出版商的对话中扮演原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角色。这种“戏中戏”结构是对原著的大胆颠覆,也使导演有机会将她的个人经历与艺术观点植入其中。正如巴赞对改编的要求,改编应是原作的折射,借助电影,诉说当下。鉴于94版《小妇人》在导演、演员等各方面配置上与新版接近,本文便以此进行对比,来分析新版《小妇人》对电影叙事和时代表达作出的继承与突破。

一、扩大叙事内容、强化叙事节奏

著名编剧罗伯特·麦基认为,一部120分钟的影片,通常第一幕高潮在30分钟处,第三幕为18分钟,这一节奏创造了一个长达70分钟的第二幕,因此需要增加次情节,即不断扩大的激励事件来趟过这一长长的泥沼,并将主情节推向高潮。按照三幕式划分,两版电影的第二幕都包括①乔和艾米的争吵,②波士顿舞会,③父亲住院,④贝丝感染猩红热,⑤梅格结婚,⑥乔拒绝求婚独闯纽约六个事件。94版在第一幕只来得及呈现四姐妹的人物性格以及劳里的出场,而在乔独闯纽约之后,却花了25分钟来讲她的个人奋斗恋爱史,使不少观众感到了“拖沓”。

笔者认为,这要归咎于电影在后半段的镜头力量配比失衡。乔的结局包括“结婚”和“事业成功”两部分,纽约之行就必须解决这两部分的因,才能得出果。而作为乔的终身伴侣,教授在第73分钟才出场,为此,电影就必须花时间去塑造教授这一“新人”,述说乔和他相恋的全过程。而此时的观众已经养成电影是关于四姐妹成长的叙事习惯,忽然间一直看一个人的恋爱史,必然产生“冗长”感。此外,由于剧情中时间的流逝展现不到位,在观众眼里,劳里刚对乔说自己将“心碎而死”,下一秒就看上了艾米,不免让人义愤填膺。可以说,94版由于信息过载无法平衡四姐妹的戏份,导致后半段出现负面的观影体验。

而在新版《小妇人》中,观众一开始便看到成年后的四姐妹:乔在纽约写作教书,有个爱慕她的教授邻居;艾米在法国学习绘画,偶遇劳里,提到了乔的拒婚;梅格在乡下相夫教子,买不起一件丝绸;贝丝留在康科德老家,健康状况堪忧。紧接着影片回到七年前,还未成年的四姐妹嬉笑打闹,期待着傍晚的舞会。舞会上,初识的劳里被乔的坦率个性深深吸引。短短18分钟,观众便接收到大量看似矛盾却足够引起好奇的信息:美丽大方又受人欢迎的梅格为什么生活变得如此困窘,初相识便互相喜爱的乔和劳里怎么没在一起,贝丝为什么生病,艾米踏入了上流社会,为何并不开心;七年间,女孩们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幕的前四个主要事件与94版相同,但在非线性结构的叙述下,剧情不仅没有丢下四姐妹中的任何一人,甚至在过去时空增加了贝丝与劳里爷爷的友谊,穿插了现在时空下梅格与丈夫因贫穷发生的争执、艾米和劳里关于婚姻理念的冲突。特别是在波士顿舞会后,梅格看清了上流社会的虚伪,但下一秒,现时的她和丈夫坐在阴冷的小屋内,又因贫穷发生争执。随着丈夫一句“很遗憾你嫁给一贫如洗的我”,镜头转向身处巴黎的艾米,正在被“纨绔子弟”劳里指责因为钱和别人订婚。三段处于不同时空下的情节剪接在一起,看似是平行叙事下的情节延续,实则是导演对婚姻发出的质疑:爱情与金钱孰轻孰重?通过梅格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对比,通过艾米对女性受不公平待遇的控诉,两人的选择其实都没错,但也都会付出代价。在之后的事件中,导演穿插了母亲对父亲一如既往的支持,劳里等人对玛奇家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些情节都在解答上一个事件中提出的问题,即亲情与爱情的力量将远胜财富与金钱。于是我们看到梅格卖掉了因虚荣买下的丝绸,选择和丈夫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艾米拒绝了“富二代”的求婚。而在这个过程中,劳里帮助艾米看清内心的选择,艾米帮助劳里重建积极的人生态度,两人互相促成了对方的成长,完成心灵的沟通。电影通过时空的穿梭,用过去的事实带领观众去理解现时中姑娘们的人生选择,不仅未丢下任何一人,也让选择导致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笔者做了统计,整部电影共33次时空转换,平均每次只停留3分9秒,最长的一次也只有8分43秒。从贝丝病危到葬礼,导演用对比蒙太奇的形式,将过去与现在贝丝的两次病重、家人的照顾、贝丝的康复与贝丝的死亡剪接在一起,通过不断加快的叙事节奏将战胜病魔的喜悦和被死亡笼罩的阴影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观众的情绪推至顶点,再打入深渊,强有力地传递出贝丝的离开给玛奇一家,特别是给乔带来的沉重打击。这样的结构设计也为之后乔在阁楼崩溃痛哭埋下有力的伏笔。可以说,这种两个时空互为依托的编排,既解决了大时间跨度下多人物可能导致的剧情理解困难,又使整部电影的节奏张弛有度,根本没有“冗长”的机会。

二、在角色的继承与突破中,表达时代的观点

1.离不开“钱”的艺术创作

正如前文所说,新版最大的改动在于采用了“戏中戏”结构。电影的结尾,乔和出版商关于小说的结局发生争执。这与其说是在讨论小说主人公最终是否该结婚,不如说是导演借用乔表达作者奥尔科特本人内心的希望。乔是坚强独立、精神富足的代表,她拒绝劳里求婚时明确说了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结婚,最后却选择和教授在一起,这到底是作者的希望还是对那个时代的让步?正如今天的电影工业,许多艺术家并不能完全遵循内心的希望,他们在进行电影创作时,要时刻考虑制片的要求、观众的感受,最重要的是,电影是否能票房大卖。借用乔和出版商之间的对话,“能卖钱的才是对的结局”,换个角度来看,艺术创作中的浪漫爱情本质上是“唯利是图”的表现,婚姻永远和钱有关。

当乔和教授在雨中接吻的场景被穿插进乔和出版商的对话中时,观众自然而然感受到导演给出的模棱两可的开放式结局,乔到底有没有和教授在一起,这到底是真实的浪漫爱情还是妥协后的虚构情节。当然,即使没有和教授在一起,乔也在写作中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奖赏,也许,这样的结局本身也是导演对好莱坞工业的一次妥协和调侃。

2.自我“背叛”下的自我肯定

新版另一大突破便是对艾米的正名。艾米作为玛奇家最小的女儿,从小就重视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自己的容貌,一心要嫁给有钱人,可以说是四姐妹中最不讨喜的姑娘。而在新版中,我们看到她毫不避讳地和劳里讨论女性的地位和钱的重要性。艾米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绘画天赋不足以支持她养活家庭,因此她必须嫁给有钱人。这反而让劳里看到了艾米与众不同的理性、客观与成熟,也让观众意识到,社会制定了对女性不公平的生存规则,无论是谁,都应该去努力改变这个规则,而不是指责身处规则中的人。

但换个角度,艾米争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乔获得了小说出版带来的收入,玛奇家的姐妹在生活富足的同时开办学校,帮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从《弗兰西丝·哈》、《伯德小姐》到《小妇人》,格蕾塔·葛韦格一直都在她的作品中提出一个问题,艺术创作者遵循惯例和准则来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到底是不是对道德的妥协和自我的背叛?如果无力改变规则,这样的遵守是否是另外一种自我坚持、自我肯定、自我表达的方式呢。

3.更多维的女性形象

早期的美国电影,女性离不开”弱者“或”花瓶“的固有形象。新版电影开头,出版商就对乔说,“主角若是女生,结局一定要嫁人,或是去世”。94版《小妇人》中,四个姑娘就都没能逃出浪漫爱情、美满婚姻或是死亡的窠臼。而近几年,好莱坞刮起的“女权主义”风,又一下子把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一股脑换成了女性。而这些女性形象在超越男性的同时,却也丢失了女性本身的性别色彩极其性格特点,呈现出男性化的趋势。

但在新版《小妇人》中,乔的自信、独立不再坚定不移,我们能看到她的动摇和脆弱。梅格出嫁、艾米远赴欧洲,乔感到孤独和暴躁,而贝丝的去世更是让她怀疑曾经坚守的“独立”,她在阁楼对母亲哭诉自己的孤独与寂寞,一边斥责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一边却太想被爱而后悔拒绝了劳里。即使母亲提醒她,被爱于爱他是两回事,乔依然写信想挽回劳里的感情。导演既没有夸大乔的写作才能,也没有回避她的敏感脆弱,此时的乔就像所有努力奋斗的现代女性,自信自强,孤独脆弱。

此外,梅格既有携手爱人共同面对生活的果敢,也有对丈夫的抱怨和牢骚。艾米不再是简单的美丽且虚荣,而是对自我、对社会有着理性的思考与判断。贝丝纯真善良,却也太过内向。观众看到了一群更现代、更多变、也更多维的女性形象,她们善良美好,也会脆弱无力,导演格蕾塔·葛韦格以女性的视角讲述女性的生活故事,将现代女性的喜怒哀乐融于150年前玛奇家的四姐妹中,呈现出了最真实的一群“小妇人”。

三、总结

当然,非线性套层结构的使用并不安全,稍有不慎,便会影响观众对人物关系和叙事线索的理解。因此,电影不仅将两个时空的画面色彩做了明显区分,还在每次转场中找寻流畅的衔接点,通过内容的延续,声音的缝合等帮助观众理解,在此不做详述。新版《小妇人》既符合了好莱坞行业规范,也反映了格蕾塔·葛韦格个人的艺术理念,看似复杂的套层非线性叙事结构,依旧按照传统的三幕式节奏,却将原本的线形发展情节拆分成多个相互交织互为依托的故事,对一个庞大的时代主题作出了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多方叙述,传递出新一代“小妇人”对爱情、婚姻、事业、自由的新思考。

猜你喜欢

四姐妹梅格小妇人
《小妇人》:多种面貌的女性力量
最后的夏天
花甲四姐妹的馄饨店
四姐妹40年
跨越时空的爱
亲人( 连载一)
《小妇人》的写作特点探究
觉醒
论香港舞台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创作手法
论香港舞台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的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