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下商业插画的交互性展示形式探索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4期
关键词:插画静态商业

(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岳阳 414006)

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的静态作品对于用户的吸引程度在逐步下降,与此同时,与传统绘画形态相比商业插画的易传播、高兼容等优势也开始逐渐丧失,在当前的传媒形势下,如果想获得用户或者用户的青睐,商业插画就需要在其展示形式上进行相应的改变,需要迎合当下的多维表达模式,因而视觉艺术也逐渐开始与人机交互进行融合。越来越多的商业插画开始在现代商业环境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以用户以及商业需求为导向,整合信息技术、人机交互、艺术绘画与传统文化进行创作才能达到商业插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直观、可交互以及信息的高效传播是交互设计的优势所在,结合现在移动设备的普及化、办公以及生活业务的移动化,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与生活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固然信息的传播效率也同样重要,那么结合这种直观、可交互的信息高效传播形式对于商业插画来说,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能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链,从而极大提高展示期间传达给用户或者用户的信息体量,也能通过运动图形达到吸引用户的关注的目的。

一、媒体融合趋势下静态图像进行动态化展示的必要性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时代的跨媒介、多圈层特性,使得插画作品投放平台也向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媒介,还有电子媒介、移动信息媒介等这些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搭建起的多维信息化发布平台。用户的使用习惯逐渐走向网络化、移动化,而基于用户需求的融媒体则可以通过信息化以及传统媒介进行广泛的信息传递,用户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以及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媒介与内容进行浏览,从而强有力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加之5G时代,信息的传递速率得到极大提升,使得网络延迟成为过去,促使短视频自媒体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为了切合时代的进步,商业插画行业也开始进行新表现形式探索,在传统媒体不断衰退并向网络媒体进行深层次融合的时代,静态的图形文字进行信息传达的能力明显弱于动态图形,为了切合时代的发展、用户的需求,可互动以及即时参与性正成为商业插画在融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体融合趋势下静态图像进行动态化展示的必要性包括:

1.动静结合下多渠道多传播平台的用户吸引度提升

传统媒介下的商业插画作品展示形式大多数都是数字喷绘装裱以及其他纸质印刷媒介,除去大型实境作品展、周边绘本以及宣发海报等一些特殊活动场合的应用,一般情况下,纸质媒介已经无法达到当今的展示传播需求,纸质媒介的信息传递地位逐渐下降;[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例如各大社交平台微博、LOFT,即时通信软件微信朋友圈、QQ动态等信息发布平台,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渠道的首要选择。而在这种信息平台上,支持多种信息形式的传递,例如文字、表情包、动态图片、短视频等,而在满屏幕形形色色的信息当中,相较于静态信息,动态图片与短视频则更加容易引起用户的关注,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与生俱来的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运动的物体上,这是一种生存本能,有研究显示80%的人发现动态图形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当下融媒体的主流媒介中,无论是在app、网站、在线广告、数字海报还是电视广告当中,动态图形和短动画、短视频越来越流行,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主要绘画元素仍然是静态的情况下,也常常需要随附着动态图像来吸引用户的眼球。在网页制作当中,一般移动的logo或者其他动态按钮,都能引起用户的注意,所以在网页和app制作当中,一般设计师都会使用这种方式使设计作品同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这意味着,通过动态的图形展示可以有效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2.动态化图形对于作品信息量传递的提升

由于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导致,用户空闲时间碎片化,所以用户通常没有过多时间安静地去欣赏某一幅作品,因而绘画作品的静态的图片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于信息的高效获取需求,由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趋势,使得信息获取时间也趋于碎片化,因而用户更期望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量,无疑这也是短视频兴起的原因之一,那在这种用户需求下,显然动态的图形能在短时间内传达出更多更精准的信息,从静态的构图视觉引导加上动态引导强调视觉中心,能更好地营造商业插画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画面感与创作理念。同时动态图形也具有将复杂信息简单化的作用,有时为了表达绘画作品的深刻含义,也可以在动态图形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图形与声音进行表现,因此相较于静态,动态图形具有将准确的消息进行全面传达的作用。

二、融媒体时代多样化的感官形式与交互体验

在5G技术支撑下,移动网络的信息传输速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极大地增强了网络动态图形元素的负载量,这种变化为融媒体丰富的感官形式与用户交互体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同时“live2d”技术的成熟,降低了商业插画的动态展示的门槛,使得制作时的技术难度与制作成本显著低于动画制作,从而免去了传统逐帧动画的复杂制作流程,使静态图像的动态化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仅需要略微了解动态规律的皮毛即可制作出合格的动态插画作品。而伴随着Unity引擎的面世,适合艺术类的可视化编程也成为现实,Unity面向移动终端的开发套件,整合了二维以及三维游戏引擎,加上内置的开源代码工程代码文件资源库,使艺术学方向的创作者,在学习基础程序编汇之后,能更快上手进行自定义修改。使得绘画作品的可触碰式交互也成为可能。

1.通过动态化处理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文化体验

商业插画的动态化展示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加直观的欣赏体验,例如《千里江山图》互动艺术沉浸展,将古文物与科技融合,通过沉浸式全息投影和感应互动装置,使传统绘画作品脱离二维平面,进入三维空间与画面进行互动,用户也可以参与进画中故事,体验“点山成鹤”的妙趣。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各类游戏软件,例如《江南百景图》《千里江山图》等,满足了用户欣赏传统绘画作品的同时,求新求异的体验需求,软件应用的活跃用户数量不断提升,这显然是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借助融媒体进行公众化普及的一个新传播方式。因此商业插画的多图层易修改等特性,更加方便后期的动态交互式转化。另一方面,对融媒体用户群体的行为习惯数据分析,发现用户的视觉偏好视听可互动的信息内容。在5G信息传输模式的支持下,高清影视以及交互应用的高速传输服务开始普及,在这种融媒体时代下可通过 4K、8K等高清移动应用以及视频资源提升用户视觉感官体验,体现美观和极致思维的特点。为了发挥 5G 技术支持下的移动互动视听体验优势,2019年初腾讯推出了《隐形守护者》以互动剧形式,结合了影视的表演要素与电子游戏独有的交互体验,用两者交融的独有的表现手法,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觉体验”。

2.通过交互形式为用户提供互动参与体验

现阶段,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静态绘画展示收到了很大的冲击,促使商业插画进行改变与创新,以往静态的插画艺术作品的展示与欣赏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对人类信息感知器官的有效利用,在作品表现上通过单方面对某种单一的感知器官进行刺激,并不能使所有的用户都能直观地对绘画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借助新媒体技术我们能基本实现多感官的信息传递,这种通感交互形式如果能成功应用到商业插画的表现上,能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度与信息传递效率。例如在绘画作品动态化的基础上,可运用传感装置技术,结合动态捕捉,通过动作识别、手势识别、面部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优化用户与作品之间的交互方式,为用户搭建一个可感受可参与的私人欣赏空间,调动用户主动欣赏作品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融媒体时代的高速带宽优势,使得用户足不出户也可通过VR设备,近距离体验商业插画作品,并通过主动交互获得第一视角独有的感官体验。例如“以梦为马第七回展—青年艺术家17面体”,观众可以通过VR、PC、手机等多平台方式,对作品进行360度全方位展示,在超现实的艺术世界中拥有独特的感受,足不出户也能沉浸在艺术当中,如果用户前往展馆现场实境观展,也能利用AR眼镜体验美术馆的现实增强功能,通过触摸现实增强交互按键即可让作品近在眼前,真实而震撼,同时也能避免传统绘画展示时为保护作品无法近距离观赏的劣势。在当下高度发达的移动通信硬件与技术的支撑下,这样的高清互动展示方式可以应用在移动APP 中,也可以应用在个人PC以及各大展馆的智能影音设备上,从而达到全平台多维度高兼容覆盖,提高传播范围,扩大受众总量。

三、结语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融合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传媒业态,并且驱动着绘画艺术向新技术靠拢,同时革新了绘画创作理论的创新发展,以用户需求与体验为主导的服务理念不断升级,通过动态交互视听提高用户体验层次。[3]总而言之,商业插画交互性展示可能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探索与经验积累过程,其涉及传统绘画、工学设计以及动画领域的知识与技术,但是交互式展示形式与当今主流的静态装裱展示形式相比,具有更强的互动参与性以及更高效的信息传递功能,因此其在形式上与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在绘画的展示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信息传递的效率是依赖着用户自身的视觉识别能力与注意力深浅的。因而对于如何提高视觉识别度以及如何有效吸引与固定用户注意力是我们需要在展示过程中注意的两个重要因素。希望通过本文对商业插画交互式形式的分析,帮助其实现展示形式的进一步探索与改进。

猜你喜欢

插画静态商业
就要紧紧粘住你
静态随机存储器在轨自检算法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无脸小插画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
机床静态及动态分析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