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汉语文选教学中的思政育人元素
——以《论语》①文选为例

2020-07-12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名作欣赏 2020年26期
关键词:古汉语文选好学

⊙潘 杰[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一、古汉语文选教学与思政的融合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思想状态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多元文化及不同的价值取向通过各种渠道冲击影响着年轻一代,许多大学生在认识方面出现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空虚、诚信意识缺乏等诸多问题。有些大学生越来越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甚至还有个别大学生把“金钱至上”“当官发财”作为自己人生的理想与追求的目标,把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但却恰恰忽视了自身的文化道德与修养,表现出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与贡献的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危机严重;他们认为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超强的能力是激烈竞争环境下的竞争力,全然忘记了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与完善,人人都努力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于是出现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等各种问题。大学阶段正是人的“三观”培养与建立的重要阶段,高校要充分利用所开设的各门专业课程,适时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通过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为祖国做贡献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二)古代汉语文选内容与思政教育

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古书阅读能力。古代汉语在学科性质、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文选中,有大量关于修身、处事、劝学、交友等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正是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意识的建立与形成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如《论语》篇目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等内容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对于“做人”的要求,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现实,增强个人的责任意识,建立美好的品德,对大学生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都极具指导意义。这些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再好不过的思政教育素材与资源,体现了古汉语教学内容在思政教育方面显而易见的便利条件,二者在浑然天成的状态下自然地融为一体。因此在古汉语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能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钻研古汉语,研究传统文化。借助古汉语文选中蕴含的优秀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人文元素,结合大学生的生活积累与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古汉语文选学习中与经典对话,扎实地掌握古汉语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方面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把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有效地落实在古汉语文选教学之中,以发挥古汉语文选教学在思政育人方面的作用。

二、《论语》文选中的思政元素

(一)学——为人之基

《论语》中“学”一共出现66次,在出现的66次过程中孔子及孔子的弟子详细阐释了什么是“学”、“学”什么以及怎么“学”。

“学”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什么是“学”?《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在子夏看来,“学”不仅仅是从师伏膺学问,而是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生活中,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竭尽全力;服侍君主,可献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子夏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了。这里的“学”可以理解为“接受教育”。“受教”是一个人脱离愚昧走向文明的标志,“知书”是为了“达理”,所以“学”是为人的基础。

学什么?在《论语》中其内容众多,如《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可见《论语》中涉及的“所学”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干禄”,有“礼”,有“文”,有“《易》”,有“圣”与“仁”,是社会实践中的全方位内容。

怎么学?《论语》通过孔子所谓的“好学”可以体会到怎么学。《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能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些方面就是“好学”,这些内容都不是指某种具体的知识,而是人生态度,且这些态度并非停留在认识层面,而要落实在行动中——即在生活中行出来。《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这里提出的“好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日知其所亡”,重点在于“知”,但是如果只有“知”,是不够的;所以,第二方面提出“月无忘其所能”,是强调“能”,就是要巩固住“行”,最好的巩固方法就是“行”。“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好学”。对于“好学”,《论语·雍也》中还这样记载:“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吾未闻好学者也。”颜回的“好学”体现在不迁怒于人、不重复犯错,这两点都是指人在“品行”方面的具体表现,表明颜渊是一个孔子所认为的“好学之人”。由此可以看到出《论语》中所说的“学”指处世为人等方面,即“学做人”。

具体到如何进行“学习”,《论语》中也给出了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学习”方法。如《论语·述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此这里给出的“学习”方法是“时习”,即对所学内容“按时”进行“复习”。因为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习的遗忘情况是有规律的,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学而时习之”,就是提醒人们学习知识要及时复习,目的是巩固所学,掌握知识,能做到如此,自然“不亦说乎”!《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诫人们学习务要“循序渐进”,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出“学思”的关系,说明“思学”并重的原则。《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具体说明学思必须结合,融会贯通,才是真正的学。《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两条内容都是强调学习态度,前者说明学习不要不懂装懂;后者指出学习需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就是要能够放下身段,向身份地位及学识等各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在强调对真知——“道”的渴求。《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条内容是表明学习是处处可学的,任何人的身上都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

(二)信——为人之本

“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由于《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有关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段文字表明孔子教育弟子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是“文、行、忠、信”,其中“文”是指历代文献,即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中了解历史、学习知识;“行”是指社会生活的实践,即体现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在行的过程中积累社会经验;“忠”是指对别人事情的认真,《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表明“忠”是孔子思想的“根本”,《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表明“忠”主要体现在对别人事情的重视;“信”是指与人交往的信实,《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见,“信”是孔子提倡的“交友”之道。《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入则孝出则悌”之后,紧接着就是“谨而信”,而这“谨而信”即在“孝悌”之外向外拓展,与他人交往要依托于“信”;有了“谨而信”的前提,才能承续“泛爱众”,所以“信”是人向外拓展的必要条件。《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在这里以车为喻,大车如果没有“輗”,小车如果没有“軏”,“车”就无法行走;“信”之于人就如同大车的“輗”、小车的“軏”一样,只有有了“信”,人才能在世上畅通无阻,否则将寸步难行。

《论语》非常注重实践,所以其“信”也落实在行动上。在《论语》中“信”由个人的品德诚信,推及人处世为人的行动中。如《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表现做人要“信实”,《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表明人如果能够做到言语忠诚信实,行为忠厚礼貌,那么就可以处处顺畅,通行无阻;《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表明如果民对统治者没有信心,国家是站立不住的,可见“信”对统治者而言,是使国家稳固的根基;《论语·子路》“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表明统治者的导向作用是很强的,如果统治者崇尚诚实守信,那么百姓没有敢不说实话的;《论语·子张》“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表明君子必先得到人的信任,才能使其愿意为其效劳,否则人会以为你是在使其受苦。所以“信”是为人之本!

(三)修身——为人之根

所谓“修身”是指在对自身思想认识提升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言语和行为,所以思想认识是人内在的心理反应,言语行为是由人的认识所支配的外在表现。《论语》在人的思想认识方面的反应体现在方方面面。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吃粗粮喝冷水,枕着胳膊就睡,这就是孔子的生活状态,他内心对此生活感到十分的快乐,“乐亦在其中”表明他的快乐正是在这种状态之中体现出来的。《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是《论语》中的一个高频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君子”是儒家思想中所崇尚和标榜的“为人”标准,只是“君子”的条件太多,人人是君子,又人人非君子,因此“君子”就成为中国人传统思想观念中永远在追求,但却始终无法达到的为人理想与目标。在此内容中,表明了“君子”在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讲究吃,甚至不求“饱”;二是不讲究居住条件,只要有地儿可居即可,不求安逸;三是在做事方面要求行动力,在说话方面要求谨慎;四是不论思想还是行为都要不断调整自己寻求“真理”(道),以“道”来正定自己的言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注重的正是“修身”,即思想和行动对“道”的认识和践行,在为人方面其要求甚高,从而反衬出孔子在物质方面要求很低。在孔子对其最欣赏的学生颜渊的赞叹中也有同样的表述,《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之所以那么强调颜渊是“贤人”,就是因为颜渊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与孔子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正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生活状态的写照,孔子对此的态度是“乐亦在其中”与“回也不改其乐”的态度完全相同。孔子对于那种“不义而富且贵”的态度是“于我如浮云”。

《论语》中体现的“修身”内容突出体现在人的思想品德的修养方面,即人对“道”的追求方面。《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表明孔子对“道”的重视,听到真理、正确的思想,死而无憾。那什么是孔子的“道”呢?《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此孔子明确自己“道”的“忠恕而已矣”,“忠”表现在对别人事情的认真与在意,对于“恕”,《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此孔子自己已对其做了说明,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要求,对人有包容、饶恕之心。

此外,《论语》中推崇的“道”,还体表现在对“利”与“义”的态度上。《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表明孔子对待“利”是在“义”的前提下,“义”是指合理的事、应该的事;在不义情况下所得的“利”,孔子是不主张的,所以他才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此孔子认为小人才只看中“利”,而他所推崇的君子是只看中“义”。

《论语》中所强调的“修身”,就是要使自己能够“就有道而正焉”,即“身正”。《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了强调“身正”的原因。《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是内省的,时刻反省自己,要求自己;而小人是要求别人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所以孔子能够做到不怨恨天,不责备人。人性的许多弱点在孔子身上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修身”的结果。《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表明社会是有秩序的,而这种秩序的体现在于社会成员能够守住自己的位分,尽自己位分所当尽的职分,不要“僭越”。这些做人的道理对大学生而言是十分需要的,让他们明确自己当前的学生身份,懂得努力学习方为学生的本分。

“《论语》是一部常读常新的经典,只有孔子这样的在平易的教育情境中体现的伟大人格,才经得起也值得每一个人这样去读,这样去反思人生,这样去理解中国,这样去开启智慧”。也特别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面对这个人格伟大的智者,听其言、观其心,追溯既往,体会今天”。正如《论语》文选一样,古代汉语文选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需要教师去深入挖掘,并能结合古代汉语教学特点寻找合适的融合思政教育方法与形式,实现古代汉语课程育人资源与思政教育协调统一。

①文中《论语》内容均引自《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华书局(影印世界书局阮元校刻本)1980年版。

②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人民日报》2016年12月8日。

猜你喜欢

古汉语文选好学
画与理
画与理
要想从头再来 就从现在开始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画与理
画与理
担心等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