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硬密封调节阀改型
2020-07-11蔡国辉刘璐程俊宝
蔡国辉 刘璐 程俊宝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福建福清 350318
M310核电机组的SVA(辅助蒸汽分配)系统功能为向各用户分配辅助蒸汽,以及排出凝结水。在核电机组停运和启动期间由厂区辅助蒸汽母管提供辅助蒸汽,在核电站运行时由蒸汽转换器生产辅助蒸汽。产生的1.2MPa.a的蒸汽通过由两台减压阀串联而成的减压站转换成0.45MPa.a的蒸汽供下游用户使用,如ASG除氧器、TEP系统的除气塔和加热器,TEU系统的加热器以及TES的用汽,对三废系统正常运行有重要作用。
1 福清核电SVA减压站减压阀缺陷
查询福清核电历史检修工作,发现SVA减压站减压阀均在阀体解体维修后出现内漏,包括预防性解体工单和缺陷解体工单,如更换填料等。出现内漏缺陷后,下游管网压力持续上涨,超过下游安全阀定值后,安全阀起跳,泄压。因持续内漏,安全阀频繁起跳。一方面严重影响安全阀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因下游用户设计的额定蒸汽压力为0.45MPa.a,内漏导致SVA无法提供满足需求压力的蒸汽,影响下游用户的正常运行。还会产生相关报警,影响运行人员正常工作判断。对核电机组运行产生安全隐患[1]。
1.1 内漏临时处理方式
因系统设计要求,运行期间不可将减压站减压阀长时间隔离。面对内漏缺陷,现场检修人员对阀门检修检查维修,包括对阀芯阀座重新机加车削密封面、更换新阀芯阀座备件、阀芯阀座对研。但在回装后仍存在内漏,无法有效消除缺陷。最终根据系统设计,福清核电1号机组采用小开度开启减压站下游疏水阀至凝汽器,通过人为制造一个小蒸汽用户,保持蒸汽管网压力在0.45MPa.a左右,满足系统运行要求。但该方法会导致蒸汽浪费,也未在根本上解决减压阀内漏缺陷。福清核电3号机组因系统设计与1号机组存在差异,不存在连接凝气器的管路,前期采用由运行人员定期开启和关闭减压阀上游隔离阀,通过人为控制蒸汽压力,但此举严重增加了运行人员负担,后通过参考1号机组方式,小开度开启减压阀下游排污管线进行排汽,通过观察,可以满足系统运行需求。但因排污管线与安全阀排水管线相连,导致蒸汽从安全阀排气口排出,在雨天时,会导致安全阀出口管道积水,使安全阀浸泡在雨水中,会影响安全阀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
1.2 阀门结构分析
SVA减压站减压阀为双金属硬密封调节阀,密封方式为阀芯与阀座均是金属硬密封,且为双密封方式,即阀芯上有上下两道本体机加的密封面,阀座上也有上下两道本体机加的密封面,仅有两个密封面同时密封时才能保证阀门有效密封。因两个密封面均是直接机加在阀门和阀座上,是固定的,不同于一般截止阀阀芯和阀杆配合方式,可以有一定的活动量。因此当该类型调节阀安装精度偏差一些,就会导致阀芯与阀座无法两道密封均有效贴合,从而产生内漏。同时因系统运行汇中,阀芯与阀座双密封面在长期的开启和关闭中,已磨合出最佳配合角度,解体维修后无法完全有效按照原角度与方向,丝毫不差的回装。因此回装后出现内漏几乎是等于必然。经与阀门设备厂家咨询了解,其在厂内装配是会在检测台上检测,即装配好后进行打压,对出口进行检测,不合格则重新调整机加,并再次检测,直至合格才出厂发货。而现场是已完成安装的阀门,进出口已焊接至系统管道,无法进行解体后内漏检测,仅能在系统投用后才能验证。因此,该结构阀门在现场使用可靠性极低[2]。
1.3 改型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结合其他调节阀结构形式,分析了最优成本和工作量最优化,制定了在保持阀体、阀盖和气动执行机构组件以及相关仪表控制设备不便的情况下,改造阀芯组件和阀座。
原阀内件结构为套筒双金属硬密封结构,组成部分为套筒、阀芯、阀杆组成。改造后为笼式单座密封结构,组成部分包括阀座、下套筒、上套筒、阀芯、阀杆、径向密封圈。详见下图:
图1 改型前阀芯阀座组件
图2 改型后阀芯阀座组件
1.4 处理结果
根据改型方案采购相关部件,在合适检修窗口对阀内件进行更换。系统投用后观察压力变化,减压站下游压力能稳定在0.45MPa.a左右,不会超过安全阀起跳定值,阀门调节能力满足系统使用要求。福清核电3号机组SVA减压站减压阀于2018年11月完成阀内件改造更换,系统投自动运行,持续运行一年多,未再出现下游超压情况,证明改型有效[3]。
2 结语
通过3号机机组的改造,证明改型方案的有效性,通过该改型方案,除了无需更换阀体、阀盖和气动执行机构外,也无需更改阀杆填料尺寸信息以及中法兰垫片和阀座垫片尺寸规格,一方面有效彻底解决了阀门内漏缺陷,使系统能够按照原设计要求正常运行,另一方面,最大程度降低了设备信息的修改,优化了管理成本。此次改型的成功,对后续其他同类阀门的改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